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代練通代練賬号被封

代練通代練賬号被封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8-08 04:47:19

代練通代練賬号被封?近年來,網絡遊戲行業高速發展,衍生出遊戲代練服務南都記者近期發現,雖然遊戲代練已被遊戲廠商明令拒絕,卻仍在電商平台、二手交易平台、專業代打App等平台大行其道更為嚴重的是,通過遊戲代練,未成年人卻得以繞開實名認證,順利登錄網絡無限制進行網絡遊戲,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代練通代練賬号被封?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代練通代練賬号被封(遊戲代練常見未成年人身影)1

代練通代練賬号被封

在《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一年之際,南方都市報、南都大數據研究院與監管方向同頻共振,再次發起系列報道,繼測評150款熱門手遊的防沉迷成效之後,本期推出破壞網遊防沉迷規則的灰黑産現象調查,通過及時發現問題、探讨治理思路,以期為未保措施的進一步落實,為網遊行業的健康發展,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獻計獻策。

近年來,網絡遊戲行業高速發展,衍生出遊戲代練服務。南都記者近期發現,雖然遊戲代練已被遊戲廠商明令拒絕,卻仍在電商平台、二手交易平台、專業代打App等平台大行其道。更為嚴重的是,通過遊戲代練,未成年人卻得以繞開實名認證,順利登錄網絡無限制進行網絡遊戲。

遊戲代練糾紛維權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民調數據顯示,超過60%的受訪者接觸過“代練通”“代練媽媽”等專門的遊戲代練App;近一半受訪者在電商平台上接觸到過遊戲代練服務,如淘寶、閑魚等。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淘寶等電商平台是遊戲代練工作室活躍的主要場所。此外,在短視頻以及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代練工作室和私人代練也以視頻等各種形式吸引買家。比如,在微博搜索代練,許多代練工作室的粉絲都以十萬計數。

“虧本接單”“首單特價”“秒上号”等被作為代練工作室的宣傳亮點。此外,安全措施和保證往往被對方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以應對時常爆出的“遊戲代練卷款跑路和盜号的事件”。

在代練領域,逃單、盜号等問題确實屢見不鮮。南都“記者幫”曾接到市民孫先生反映稱,在某短視頻平台上關注了一個粉絲數160多萬的遊戲博主,其後委托對方代練《王者榮耀》遊戲賬号。支付了2000元服務費後,孫先生卻被“炸單”,還被對方拉黑。孫先生稱,對方工作室并沒有營業執照,隻是簡單拉個“打手群”,“我都不知道怎麼維權?”

網絡上同樣充斥大量關于遊戲代練的投訴。南都記者浏覽代練商品月銷量達10萬 的淘寶店“獵象**”,留意到在評論區有買家表示“商家把單放到代練平台上”“都是丢單給僞代,封号禁言,洩露你密碼”,據一爆料玩家提供的消費記錄顯示,其在“獵象**”下的單,不久即能在代練平台上找到。

此外,由于遊戲賬号内的一些裝備物品并非實物,且價值認定困難,導緻糾紛頻生。有玩家反映,在賬号上積攢的上千元物品被無良代練轉走;還有代練惡意操作,比如“借号”“毀号”等,而号主往往維權無門。

未成年人代練不少見

随着遊戲代練興起,也出現了一批遭遇中間商壓價,被平台克扣報酬的遊戲代練選手。據悉,部分平台會對代練收益采取高抽成的模式,部分代練人員提供服務還需要交效率金和保證金。

以“代練通”App為例,在社交軟件能看到類似“黑心商家聯合平台坑下家”的大量用戶負面評價。梳理發現,用戶對“代練通”的投訴主要為壓榨“打手”、壟斷信息、騙子多這三個方面。曾在“代練通”做過英雄聯盟“打手”的黃先生向南都記者反映,“代練通”向“打手”收取各種服務費,“提現要服務費,充錢要服務費,打單子結算也要服務費”。

曾經從事過遊戲代練服務的劉先生向南都記者透露,代練也是有組織的,加入代練工作室可以獲取流量,且不會被查驗身份年齡,“有未成年人,而且不少。”南都民調數據顯示,絕大多數參與調查者都曾遇到過未成年人進行遊戲代練的情況,占比達86.16%。

事實上,遊戲代練已經被未成年玩家作為除租号外無限制遊戲的一種方式。在閑魚、貼吧、小紅書等平台搜索有關遊戲代打的内容,能看到許多未成年人提供代練服務的身影。如在“原神代練吧”,就有用戶稱自己是高中生,因為想賺零花錢或想玩遊戲而成為遊戲代練。

許多代練平台也存在鼓勵和縱容未成年人提供遊戲代練服務的現象。以今年1月被上海法院責令停止未成年人代練行為的“代練幫”App為例,其要求用戶注冊為“打手”時提供身份證信息,并進行實名認證,但未成年人通過網絡生成或購買的身份信息照樣可以通過認證,并進入遊戲,賺取費用。

在“代練幫”一案中,騰訊發現,“代練幫”App以“發單返現金”、設立“王者榮耀”專區的形式引誘、鼓勵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用戶通過其平台進行商業化、規模化的《王者榮耀》遊戲代練交易,未成年人因此能夠繞開“防沉迷”機制進入遊戲并賺取費用。

南都記者加了一位自稱高中生的遊戲“打手”,他表示,比起租号或者買二手遊戲賬号,他更青睐做不加入工作室的遊戲代練,因為這樣既可以玩遊戲又可以穩賺錢。“平時找你代打的人多嗎?”記者問;對方回答“挺多的,低段位我一天能接3-4次”。可見,遊戲代練使得“打手”可繞開網絡遊戲實名制和防沉迷措施,給未成年玩家無限制遊戲提供了機會。

遊戲廠商抵制代練,未成年人代練違規

目前,針對代練和代打的約束隻是停留在遊戲廠商用戶協議層面,尚未有專門針對此類行為的法律法規。

對此,上海協力(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曾祥欣表示,涉及未成年人的代練涉嫌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有關未成年人實名注冊登錄網絡遊戲的要求。另一方面,即便不涉及未成年人,代練行為存在明顯的不正當性,因為其破壞了“一身專屬性”這一互聯網賬号生态的“基石”——在幾乎所有基于網絡賬号的互聯網服務協議中都會有的條款:“賬号僅供注冊人一人使用”且“不得轉讓、出借、共用”。因為互聯網賬号具有人身屬性。很多通過代練平台拿到的QQ号、微信号實際就是發單人的私人賬号,接單人拿到之後可以看到該号碼的好友、聊天記錄、空間朋友圈等信息,有洩露個人隐私和賬号被盜的風險。

出于影響遊戲公平性、破壞防沉迷系統等原因,再加上提供賬号給他人存在安全隐患,抵制遊戲代練的說明早已被多數遊戲公司寫入用戶協議。以《英雄聯盟》的用戶協議為例,第9.7條規定如果玩家使用的QQ賬号不是自己申請或者通過騰訊提供的其他途徑取得的,卻知悉該賬号的密碼,不得使用該賬号和密碼登陸。除此之外,在騰訊遊戲許可及服務協議裡第2.6條明确規定,用戶不得将個人賬号以任何方式提供給他人使用。衆多遊戲公司早已表示,違反用戶協議而産生的後果均由玩家自行承擔。尋求代練的玩家容易面臨陷入遊戲賬号被禁、被轉賣、虛拟道具轉讓等風險。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田豐表示,代練本身是網絡遊戲行業的衍生行業。如果涉及未成年人,就與現行規定有了沖突。田豐指出,按照現行網絡遊戲的使用規定,未成年人是不具備代練資格的。

專家:代練平台吸納未成年人要擔全責

如何杜絕未成年人進行遊戲代練?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民調結果顯示,超過75%的受訪者認為監管部門應加大對涉及未成年人遊戲代練平台的打擊;将近75%的受訪者認為遊戲平台應對玩家進行人臉識别有利于減少此類行為;60%的受訪者認為遊戲代練平台也應對用戶進行嚴格的身份查驗;超過40%的受訪者認為針對繞過防沉迷的現象設立相關法律條例,對杜絕此類現象有利。

田豐表示,“遊戲代練平台不應讓未成年人在其平台上作為代練玩家來繞過防沉迷系統。從責任角度講,代練平台要承擔全部責任”。他認為,遊戲代練平台應當充分考慮防沉迷和網絡遊戲監管的要求,把未成年人排除在系統之外。從灰黑産角度來講,最重要的是對所有賬号進行實名制管理,“比如說遊戲公司跟代練平台能不能形成一個合作機制,發現一些代練的黑名單或者黑用戶,對此加以封禁,最終實現保護未成年人的目的。”

北京雷騰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文化産業促進會數字文化委員會負責人王軍義認為,遊戲代練平台“繞開防沉迷”系統鑽漏洞的事實,表明網絡遊戲的防沉迷實名驗證機制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一些網絡遊戲的開發商和運營商顧慮用戶活躍度和用戶體驗,對于代練、租号行為置若罔聞。開發商和運營商更應維護公平性和競争性的遊戲環境,主動作為、打擊代練行為。治理“繞過防沉迷”問題,應當更多地發揮遊戲開發商和運營商的主體責任。衆多網絡遊戲僅在登錄時開展人臉識别認證,并沒有玩遊戲過程中的動态監測機制,遊戲開發商可在兼顧用戶體驗的基礎上,通過技術方式實現多頻次的網絡遊戲防沉迷實名驗證。

曾祥欣則表示,作為遊戲行業的“周邊産業”,可考慮将代練等平台納入國家統一建立的未成年人網絡遊戲電子身份認證系統以封堵防沉迷的漏洞。而對于是否進一步強化網絡遊戲的身份查驗這一問題,曾祥欣認為身份查驗的嚴格程度取決于社會公衆在實名制落實和個人信息保護二者間矛盾的選擇,單純提高身份查驗的嚴格程度,高頻率的啟用人臉識别等生物識别手段自然能夠降低未成年人繞過的概率,但還應當考慮成本和效率是否匹配。另一方面,“未成年人遊戲沉迷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共同解決的綜合性社會問題。相關的參與主體主要有政府、企業、學校、家庭。從與未成年人接觸的物理距離看,由近及遠分别為家庭、學校、企業、政府。距離越近,保護成本越低、效果越好。因此,相比較繼續在技術手段上加增加個人信息洩露風險,家庭及學校應當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出品:南都大數據研究院

網絡内容生态治理研究中心

研究員:林芯芯 王一雪 實習生:付思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