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篇
重溫一下詩仙李白的名篇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裡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再來看看《水經注》中描寫長江三峽的一段:
自三峽七百裡中,兩岸連山,略無阙處,重岩疊嶂,隐大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裡,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說剽竊有點嚴重,天下文章一大抄。不過确實能看出李白這首詩是完全基于《水經注》這篇描寫三峽的文章而構思提煉的。
詩仙把近200字的《水經注》中的原文,經過自己的再加工,精煉濃縮,化作四句詩,名揚千古,傳誦得更廣,也是為《水經注》打call宣傳了。
時代背景
再看看《水經注》與作者郦道元。郦道元所處魏晉南北朝是個引人矚目的時代,中國處于一場大規模的混亂中,動蕩不安的社會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環境方面産生了深刻的影響。
長城無法阻止北方遊牧民族的南下。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民族的遷徙帶來了新的文化、地理觀念,相互交融。
對多樣地理環境的感受,拓寬了人的視野,豐富了地理知識,地理思想的活躍伴随着社會政治勢力的此起彼伏。郦道元就生長在這樣一個時代。
他出身官宦世家,書香門第。前幾輩都是做官的,郦道元也曆任了各地的各種職位,官至三品,屬于北魏高級官吏。魏晉南北朝時代文學領域牛人輩出,除了郦道元,像王羲之家族就是代表之一。
為《水經》做注
郦道元從小喜愛遊覽,對地理興趣濃厚。《水經》是東漢地理學家桑欽所作,郦道元發現《水經》很不完善,也漸漸與時不符,于是決定為《水經》做注。注釋過後比原著增加20多倍,這已經不僅是注釋了,而是完成了一次新的創造。
《水經注》以河川為綱,包括自然與人文地理,記述了河流的發源與流向,流域的地形地貌,人口變遷和社會發展,及火山、溫泉和水利工程等。
作為地理學書籍,其系統性、科學性和文學性都是空前的。其中兩篇千古傳頌的傑作,一個是寫黃河的孟門瀑布(壺口瀑布),另一篇就是開篇提到的寫三峽的文章。
《水經注》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曆史地理、軍事地理、經濟地理學的綜合,兼具金石學、語言學和文學價值。同時也是研究郦道元的一手資料,也是具有自傳性質的一部作品。
參考文獻:地理的故事
(網圖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