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創業就業工作?【促就業·全社會在行動15】 ,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青年創業就業工作?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促就業·全社會在行動15】
光明日報記者 邱玥
“畢業喽!”走出北京城市學院校門,王甯躊躇滿志。在校園裡已有過多次創業經曆的他,對于如何就業,早有了自己的打算。
去年4月,王甯成立了公司,專門為校内學生、教師及周邊小區人群提供外賣、快遞上門配送服務,打通了外賣配送服務的校園“最後一公裡”,很受客戶們歡迎。但是,剛步入社會,這個校園裡的“創業老手”還是碰到了困難:資金不足,怎麼辦?
“天降及時雨!北京市順義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竟然主動來幫我啦。”王甯激動地說。原來,通過高校畢業生大數據摸查,該局了解到王甯的需求,并針對他目前創業遇到的難點、堵點,為他量身定制了一攬子解決辦法。
很快,一個為王甯服務的專班建立起來了。他們與王甯面對面溝通,為他詳細介紹北京市創業擔保貸款、一次性創業補貼等惠企政策,并幫他結合實際情況,一項一項分析各項政策申請條件、詳細講解貸款辦理流程及需要提供的相關材料,幫助他和北京銀行順義支行對接,指導他去銀行辦手續……一條辦理貸款手續的綠色通道,在王甯面前鋪開。
沒多久,實地核查公司的經營狀況後,王甯申請的1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就批了下來。“這種機制幫我解決了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有效緩解了資金壓力,心頭的包袱一下子變輕了。”王甯露出了笑容。
從校園走入社會,王甯感覺到,公司的事務越來越複雜了。“以前是幾個人結伴做生意,現在變成了真正的企業,很多問題都必須面對。比如,給員工繳納社保這樣一系列的基礎問題。”作為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王甯在這些方面的知識、技能都存在不足,急需專業知識、政策方面的系統培訓。得知這個情況,專班專門邀請區社保中心、勞服中心、就業促進科等部門為王甯提供指導。
專班還主動提出建議,幫王甯與北京市人社局、北京市股權交易中心進行對接,指導他登陸“新四闆”大學生創業闆,着手準備相關材料。經過兩個月時間,王甯的公司成功登陸北京四闆市場大學生創業闆,公司發展邁上了新台階。
今年以來,面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困難和挑戰,全國各級各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王甯的創業故事隻是個縮影。圍繞穩定就業尤其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各地人社部門紛紛打出政策“組合拳”——
陝西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開發政策性崗位8.2萬個,同比增長26%;
安徽組織各類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1123場,發布通知引導高校畢業年度學生到中小企業實習見習;
山東開展“就業服務進校園”,人社局長“牽頭”,動員百個服務機構、千名職業指導師、萬家優質企業,推進政策、崗位、培訓等“七進校園”;
遼甯開展“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584場,開發政策性崗位11萬個、市場化崗位38萬個、優質見習崗位2萬個;
湖北實施“才聚荊楚”工程20條,對高校畢業生直接憑畢業證落戶,給予租房和生活補貼;
廣西實施“高校畢業生留桂就業計劃”,引導高校畢業生留桂就業;
…………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出台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新政策,明确了崗位開發、強化服務、簡化程序等20條政策措施,畢業生離校前後,又及時啟動實施未就業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開通未就業畢業生求職登記小程序,高頻舉辦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落實實名制就業幫扶,對困難畢業生開展結對幫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人社部将深入實施未就業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以實名服務為支持,加大崗位拓展、招聘服務、困難幫扶等力度,确保工作不斷檔、服務不斷線,助力畢業生走穩就業路。”
《光明日報》( 2022年07月23日0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