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讓我重新認識了匹克品牌和産品,他們的匠心精神,以及對運動和潮流的理解,讓我真切的感受到,選擇作為匹克這樣一個科技新國潮品牌的代言人,見證中國品牌的崛起,真是一件幸運的事。”日前,青年演員吳磊在匹克一場活動上作為代言人的身份表示自己對于匹克的全新認識。
作為民族品牌,匹克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匹克極具特點的三角形标志更是中國的驕傲。近年來,匹克品牌正在通過一系列技術、産品、品牌上的升級,不斷刷新着大衆心中的品牌印象。
自2018年底智能自适應中底科技“态極”問世以來,匹克就一直引領着中國運動行業科技創新的熱潮。如今,态極科技系列産品已經累積銷售超過2000萬雙,其中态極跑鞋,态極籃球鞋和态極拖鞋等,都長期在同品類銷售額和市場占有率中處于領先地位。
匹克粉絲節上,匹克還展示了匹克數碼科技新品、匹克3D足型掃描系統和匹克智能可穿戴等科技新品,讓粉絲們大開眼界。
在逆境中創新匹克體育的涅槃重生上世紀八十年代,匹克創始人許景南借着國際大牌耐克在泉州開辦工廠的契機,創建了自己的品牌“豐登”,這也是匹克的前身。後來,許景南将公司名字改為peak,中文名為“匹克”。
2000 年左右,國産運動品牌紛紛從商場專櫃轉型到專賣店,匹克雖然起家最早,但在這一波渠道改革中反應稍慢,使得生意一度停滞不前。
後來,匹克能扭轉乾坤,與兒子許志華加入公司後力推的品牌國際化戰略離不開關系。
2005年,在許志華的遊說争取下,匹克成為姚明所在的休斯敦火箭隊唯一主場的贊助商,匹克也成為了第一個進入NBA賽場的中國運動品牌。借着NBA的影響力,匹克在國際市場迅速打開名氣。
2009年,許志華從父親許景南手中接過CEO的位置時,公司和他都是風華正茂。同時那一年匹克也成為了繼安踏、特步和361度之後,第4家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的福建運動鞋服制造商。
那一年,許志華三十一歲,剛結婚,志得意滿。原以為許志華大展宏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但沒料到事業便遭受到了阻礙。
此後幾年,由于匹克戰略問題,沒能抓住國内體育鞋服市場的機遇,匹克逐漸被安踏、李甯、特步等國産運動品牌拉開差距,匹克的市場受到極大沖擊。到 2012 年,匹克共關店 1323 家,最終在2016年11月,匹克體育宣布正式從港交所私有化退市。
在逐漸落後之後,許志華沒有選擇停滞不前,依然在積極尋求轉型方案。
2016年一次出差,許志華想去跑步,卻發現自己穿着的是便于走路的鞋子,沒有帶功能性跑鞋。
當時他就想,能不能有一雙鞋,既能在走路時舒适,跑步時又能提供彈力呢?回到公司,許志華就把這個需求提給團隊,但研發團隊告訴他,這個需求幾乎不可能完成。盡管如此,許志華依然堅持要尋找這種新材料。
直到有一天,時任匹克産品經理的蔡維健拿着一團類似橡皮泥一樣的材料走進許志華的辦公室,介紹了一種由西安理工大學的材料學家發明的名為 “P4U” 的高分子材料有可能達到許志華想要的效果。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 年末,匹克推出一款跑鞋 “态極 1.0”,售價 499 元。許志華對媒體說,“态極” 所用到的鞋底材料是匹克自主研發,将成為運動鞋領域的一個劃時代性技術,它可以在日常行走時保持柔軟,但跑步的時候瞬間變彈,提供較好的支撐。
不出許志華所料,“态極” 系列一經發售便迅速爆火,三年來賣了超過 1500 萬雙,累計銷售額達到 35 億元。在态極相關産品的帶動下,2019 年匹克線上銷售增長翻了3倍多。“态極”系列的爆火,也讓匹克有了“翻身”的餘地。
在時代巨變的競争下,許多人會在茫然中消失,而許志華選擇重新創造價值,再一次力挽狂瀾,将垂危的公司帶回正軌。
穩中求變運動品牌愛上“黑科技”在所有平面多邊形中,隻有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在許志華看來,匹克體育的品牌戰略,也應該像其三角形Logo一樣,具有足夠強的穩定性。“新時代背景下,我們打造品牌也要先求穩,再求快。”許志華說。
“态極”系列的爆火,讓許志華明白了産品研發這個核心競争力的重要性,2020年,匹克125未來運動科技大會上,許志華宣布匹克品牌定位更新為一家運動科技公司,并把态極科技和3D打印作為匹克赢得未來的兩把制勝的兩把鑰匙。
對于黑科技的不斷探索,正是品牌基因中的“創新”一詞的诠釋。
2021年,第二屆匹克未來運動科技大會上,品牌發布了生物基·澎湃科技和爆澎科技兩個最新的超臨界發泡工藝創新科技成果,同時推出跑步領域最新産品——UP30 2.0、UP30 2.0 elite(精英版)、态極4.0、态極4.0 Pro一系列單品。在籃球領域,匹克也推出了兩款性能迥異但各有所長的專業籃球産品——态極超級大三角及态極大三角。
此外,匹克體育的3D打印業務線也正處于發展中,品牌推出的“普羅米修斯”“FUTURE FUSION 4.0”“源型”三款産品,均運用了3D打印技術,采用了可回收利用的環保材料。
打造品牌的同時匹克體育也一直在追求營銷效果,在做推廣時提出了“品效合一”的概念。在許志華看來,品效合一是一個理想化的狀況,是推廣和銷售效果的一個完美結合。
比如,在常規的雙微運營、微信小程序以及各個自媒體平台的推廣等品牌打造的手段外,許志華做了一個名為“匹克 ”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可以把匹克贊助的賽事,自己打造的賽事以及跟消費者的互動都集于一身。許志華說,這是處在社交媒體時代背景下把賽事品牌以及粉絲鍊接起來的一個嘗試。
匹克體育另一個新的營銷手段是體驗式營銷。許志華介紹說:“我們讓第三方公司為匹克定制了一個跑步賽事,賽事名為‘匹克 U’,希望‘匹克和你(即消費者)’連接在一起。”
這一定制化賽事的現場除了賽事本身,還配備體驗産品,專業化服務等。許志華表示,雖然目前跑步賽事很多,但匹克體育作為一個專業的運動裝備品牌,在設計賽事時首先要考慮到對産品、對消費者更有用,通過這些科技化的數據讓跑者體驗不一樣的品牌主張和産品科技。
堅持以消費者為核心創立國際品牌作為運動科技公司,堅持不懈的創新精神是匹克的根基,科技是品牌不斷攀登向上的驅動力,而用戶需求則是品牌的出發點。
許志華表示,匹克品牌堅持以消費者為核心,秉承“用戶共創”的創新發展理念。
品牌理念上、傳播上,以及産品上的每一次升級進步,都是以消費者當下或者未來的喜好和需求為基礎的。
尤其是直接觸達消費者的運營環節,匹克品牌積極與用戶及潛在用戶進行深度溝通,并以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加深了雙方之間的鍊接。
2020年,品牌錄制了自黑的“毒舌屋”視頻,将受衆的吐槽一字一句地讀出來,最直接地表現出品牌對于消費者意見的重視。
匹克還舉辦了匹克粉絲節,組織了産品設計大賽、賽高計劃等等,通過與用戶的互動和接觸,讓更多消費者參與到匹克的設計與研發工作中,也讓匹克的産品得到了群體智慧的進一步打磨和加持。
同時,為了在當前主流消費群體年輕人當中建立自己的影響力,匹克不斷選擇與潮流IP進行合作,無論是與國民動畫《海爾兄弟》、知名手遊《魔域》的聯名,還是與經典怪獸IP“哥斯拉”、日本動漫IP“哆啦A夢”,都讓匹克産品跨越了不同圈層,被更多人所認知。
匹克體育開放的态度,也讓品牌不吝于與許多國内新銳品牌強強聯合,品牌與設計品牌NOBADAY和定制平台愛定客的合作款産品,也收獲了雙方粉絲的好評。品牌進軍市場潮流領域的野心,也正是它迎合年輕消費者、實現年輕化轉型的體現之一。
許志華曾表示,匹克始終“創國際品牌,做百年企業”為宗旨的發展道路,這意味着匹克的成長,不僅在過去優勢的基礎上,以當前的潮流趨勢為目标,也會着眼于未來的長期發展,不斷夯實産品力和品牌力。
近年來,在Z時代浪潮的驅動下,匹克堅持圍繞消費者需求,主動融入年輕人的生活圈和社交圈,與粉絲交朋友,深入了解用戶的生活方式和場景,滿足用戶日益多元化和個性化的需求,與年輕消費群體同頻,用産品科技和故事赢得消費者的共鳴和認可。
許志華說,未來,匹克将通過持續的科技創新和用戶共創,一起譜寫屬于匹克,也是屬于所有匹克粉絲們的一個又一個高光時刻。
圖文來源:泉州商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