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日報
原标題:可接近 可獲得 可感受(引題)
“家門口式”訴訟服務就在您身邊(主題)
2021年,江蘇省法院部署推進“家門口式”訴訟服務改革,運用信息化手段,依托協作聯動機制、集約化管理等方式,實現全省跨地域、跨層級一體化服務。這項改革被确定為全省政法惠民十件實事、“我為群衆辦實事”重點項目。
全省法院通過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緊扣“一站式”“一體化”,推動訴訟服務實體平台、熱線平台、網絡平台融合發展,推廣蘇州、徐州法院“一窗通辦、一站全辦、跨域聯辦”全域訴服工作經驗,健全線上線下一體化訴訟服務體系,構建一站、集約、集成、在線、融合的訴訟服務新模式,實現“法院一盤棋,服務一體化”,為群衆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訴訟服務。
蘇州姑蘇區法院立案庭幹警前往平江街道東園社區開展巡回訴訟服務活動,為居民解答法律問題,提供訴訟輔導、立案咨詢等訴訟服務。 潘政 攝
“零障礙”全域訴服可感可知
目前,全省三級法院網上立案、跨域(跨境)立案全覆蓋,當事人異地打官司,不再需要長途奔波到外地法院去立案,可以向家門口任何一家法院遞交起訴材料,通過網絡辦理立案手續。
2021年9月10日,加拿大某國際貿易公司以蘇州一家藥業公司為被告,通過跨境立案方式,在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立了案,解決了跨境訴訟當事人的立案難題。2020年以來,全省各級法院網上立案129萬件,跨域案件1.1萬件次,跨境立案46件。
全面推進跨域立案的同時,省法院還借鑒銀行“通存通兌”模式,在全省法院推廣蘇州法院、徐州中院全域訴服工作經驗,開發全域訴服平台,當事人可以不受地域、審級限制,就近選擇一家法院“全域訴服”窗口,辦理立案登記、保全申請、案件查詢等服務,實現“一窗通辦、一站全辦、跨域聯辦、就近可辦”。
全域訴服,全域通辦,從“來回往返”到“一站通辦”,律師們感受尤深。筆者在蘇州相城法院走訪時,巧遇來立案的周律師,“全域訴訟真的特别方便,有時到相城開庭,其他法院的案件就能帶過來提交,不用再專門跑一趟,省時又省力。”
跨域閱卷範圍不止蘇州,而是可以“橫跨”全省。前幾天,來自鹽城的束先生給相城區法院檔案室打來電話,詢問調閱案卷證據所需材料和法院下班時間,準備購買下午的車票來蘇州調檔。小劉主動告知,省内法院在當地即可辦理。第二天上午,收到鹽城大豐區法院申請後,小劉按照工作規範第一時間完成審批授權,束先生感謝之餘感慨道:“到蘇州跑一趟要一天時間,現在家門口就能調檔,效率太高!”
目前,全省各級法院已經普遍設立“全域訴服”窗口,實現跨域材料轉遞、卷宗查閱、文書打印和跨域查詢等功能。
12368總客服架起“連心橋”
訴訟服務熱線接聽難一直是群衆反映突出的熱點問題。省法院緊密結合貫徹落實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部署要求以及“我為群衆辦實事”重點項目推進,借鑒“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部署模式,以打造全省訴訟服務“總客服”為目标,将分散在各家法院的12368熱線省級集中部署,架起人民群衆與法院之間“連心橋”。
2021年下半年,12368熱線統一部署在南京地區開始試運行。試運行期間,熱線接通率由以往的51%提高到99%,滿意率達99.8%以上。省人大代表柳雅訓告訴筆者:“現在撥打12368,不需要等待,解決的事項也越來越多,為熱線服務點贊。”目前,全省法院12368訴訟服務熱線集中部署工作已開始落地推進,預計各設區市将于2022年3月底之前分期分批全部完成上線。
多層次多樣化精準服務擦亮“金字招牌”
省法院會同省司法廳、省律協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律師服務平台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共同推廣應用律師服務平台。泰州等地已實現律師訴服平台培訓應用全覆蓋。目前,全省已有63.90%以上的律師注冊服務平台,平台申請立案近7萬件。律師辦理訴訟事項的便捷性顯著提高,家裡辦、網上辦将成為新常态。
在互聯網帶來訴訟便利的同時,絕不讓不會、不便使用網絡的群衆出現“數字鴻溝”。全省各級法院充分關注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訴訟群體的需求,積極開辟特殊訴訟群體綠色窗口,通過多樣化的訴訟服務,滿足人民群衆多層次、多樣化司法需求。全省124家法院均在訴訟服務大廳設置了綠色服務窗口以及采取一對一導訴等措施,為老年人、殘障人士等提供專門窗口人工辦理服務;針對出行不便的特殊群衆,提供預約本地立案和異地立案服務,實現立案“上門可辦”。
“服務好不好,群衆說了算。”省法院在推進過程中,始終以人民群衆滿意作為根本标準,持續推進各類訴服平台升級完善,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建立群衆滿意度評價機制,在訴訟服務網、訴訟服務大廳配置滿意度評價設備或二維碼,引導群衆對大廳環境、工作人員服務态度和事項辦理情況進行評分。12368訴服熱線接收來電人的評分,收集記錄對立案和訴訟服務工作的意見建議,并在規定時限内予以處理。
“把方便留給群衆,把困難留給自己。”“家門口式”訴訟服務改革,實現了将功能定位從立案受理向全程服務的轉變、服務方式從大廳現場服務向線上線下立體服務的轉變、運行機制從分散粗放向集約集成的轉變、服務品質從“有沒有”向“好不好”的轉變。全省法院以人民群衆滿意為根本标準,推動工作不斷走深走實,讓“家門口式”訴訟服務這塊“金字招牌”底色更亮、特色更濃。
(張羽馨)
責任編輯:郭麗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