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周末,我就喜歡去跑個LSD。
撰文:橙橙
編輯:橙橙
談到LSD,俗稱長距離慢跑,英文為Long Slow Distance。很多人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慢慢的跑個長距離。對于速度多慢,長距離多長都沒有什麼概念。
有的教練建議跑30-32公裡,有的教練建議跑35公裡,還有的教練建議跑25-28公裡,那在馬拉松比賽之前,LSD最多跑多遠才能讓你在比賽中跑出更好成績?(馬拉松助手malasongzhushou)
比如有位跑友為了備戰一場非常重要的比賽,在這4個月的時間内,他進行了9次30公裡以上的長距離訓練,這個長距離的訓練次數要比一般跑友訓練的次數多出6次。一般我們得到的建議都是在馬拉松比賽之前1-2個月内進行2-3次30公裡以上的LSD就可以了。那他為什麼還要進行這麼多次的長距離訓練呢?那是因為他想打破自己2小時50分的個人最好成績,精英選手跟普通選手的差别就在此。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賽前進行9次LSD訓練顯然是不現實的。新手的訓練方法不适合有經驗的跑者,有經驗跑者的訓練方法不适合精英選手。很多人會被灌輸這樣一種思想,要想跑下全程,賽前練習2-3次30公裡左右的LSD就行了。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教練擯棄這種方式,為什麼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價值6萬美金。(馬拉松助手malasongzhushou)
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比賽前長距離拉練的距離和次數?
很多跑者認為跑得越多越好,他們認為這樣做能夠在比賽中發揮更好。其實這是錯誤的,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在比賽當天的狀态會非常差。所以賽前1-2周要逐漸減量,将最佳狀态調整到比賽當天。
如果這樣做能讓你感覺很好,而且比賽中也不會感到特别累,那麼你可以跑得更多。關鍵是這樣并不會有很好的效果。(馬拉松助手malasongzhushou)
長距離訓練的前提條件
在進行長距離訓練之前,建議跑友打好自己有氧運動的基礎。馬拉松訓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建立起比較好的有氧運動能力,比如你已經可以輕松跑完15-21公裡,這個你可能要花比較長的時間去提高,然而才可以進入到第二個階段——馬拉松專項訓練階段。
當建立起來很好的有氧運動能力,你就可以進行專門針對馬拉松的訓練,比如長距離訓練,馬拉松配速跑,間歇跑等等。(馬拉松助手malasongzhushou)
長距離訓練的速度問題
如果僅僅是慢速長距離拉練,對成績提高并沒有幫助,對于避免撞牆也沒有任何幫助。你需要更高質量的訓練,比如以馬拉松目标配速跑長距離,要比單純的累計跑量效果好很多。對于有經驗的跑者來說,建議長距離拉練的速度要提上來,距離保持在25-28公裡,而不是僅僅為了跑夠30公裡甚至32公裡。
提高配速的長距離訓練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精英選手采用。比如一位波士頓達标選手,此前備戰一場比賽會進行5-6次的30-32公裡訓練,但現在則是進行馬拉松配速跑25公裡左右,或者進行2個小時的輕松跑,接着半個小時的快速跑。(馬拉松助手malasongzhushou)
如果你進行30公裡的長距離訓練,但時間超過3個半小時,這樣的訓練對你來說,沒有什麼好處。如果你是新手,你可以跑這麼長的時間或者距離,讓身體适應長時間高強度運動,但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很好的完成一場馬拉松,到了最後10公裡甚至後半段,你還是會跑得相當痛苦,甚至隻能是走下來,而且這樣也非常容易受傷。所以不建議新手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跑馬,比如很多人隻是在賽前進行一兩次25-30公裡的訓練,然後就上賽場了,這是非常不科學的。
對于馬拉松這項運動,一定要帶着敬畏的心态,不要盲目跟風,當你的身體可以适應長距離跑步的時候再去參加比賽。
那麼LSD的距離該如何拿捏呢?
有很多因素影響着你跑多遠和跑幾次長距離。
第一個是依照你的恢複情況而定。比如你這周末進行了LSD訓練,然後在接下來訓練你是跑不動還是依然能進行速度訓練?
第二是受傷風險。如果你經常受傷,那麼不建議跑多次30公裡以上的距離,因為你有可能再次受傷,然後比賽就泡湯了。(馬拉松助手malasongzhushou)
當然應付傷病也是馬拉松訓練中的一個重要科目。運動損傷,顧名思義,因為運動造成的身體損傷。避免傷病除了要有很好的跑步姿勢,跑步經濟性和理想步頻之外,還需要進行核心力量訓練,此外,适當的休息也非常重要。
總結:
初跑者,備戰首馬
如果你的目标是完賽,那麼進行1-2次的長距離訓練就可以了,距離不要超過30公裡,或者時間不要超過3個小時。總之是要在不受傷的前提下訓練,如果受傷那就得不償失了。
如果你的目标是進5個小時或者4個半小時,那說明你已經有很好的有氧基礎,那麼長距離訓練的次數也不要多,1-2次就可以,不過要提高訓練的配速。(馬拉松助手malasongzhushou)
進階跑者,追求PB
目标應該是進4小時或者3個半小時,建議2-3次長距離訓練,配速是馬拉松目标配速。如果是破4,馬拉松全程平均配速要達到541,根據比賽實際情況,訓練的時候最好配速快個5-10秒;如果是破3個半小時,馬拉松全程平均配速要達到459,比賽時你前幾公裡會比較慢,所以訓練時配速最好稍快一些。
精英跑者,為排名
對于精英跑者來說,備戰一場馬拉松要非常精細。長距離對你們來說并不是什麼問題。建議沒4-5周做一個訓練循環,比如前兩周總跑量很大(100-140公裡),周末進行長距離訓練,後面兩周開始減量,最後一周跑量最小或者是調整周,接着循環2-3次。(馬拉松助手malasongzhushou)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