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這事,曆史非常悠久,但是,主子線這種線組搭配,出現的時間卻并不算太過于久遠,而我們在配置線組的時候,往往都是主線粗,子線細,而以往的線組,則是一根線通到底,而很多釣友往往認為,子線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釣組靈敏度,同時多一個魚鈎,多一個刺魚的機會。
實際上,主線和子線的這種搭配,确實包含有上述的作用,但是要說主子線搭配的主要作用是這兩個,那就純屬胡扯了,而之所以主線和子線要主粗子細,其實是有着其他意義的。
首先,我們要确定一件事,有沒有子線,對釣魚的影響其實并不算大,其次,子線這一物事出現的時間也就三四十年而已,子線之所以存在并且被廣大釣友接受,主要有一下幾重作用。
一、子線的作用是為了保護線組、保護魚竿
傳統的線組,是一根魚線通到底,垂釣環境相對複雜,要考慮到挂草、挂底等諸多情況,一旦處理不合适,切線就代表着一副線組就廢掉了,魚線的損失僅是一小部分,浮漂、魚鈎、鉛墜的丢失就比較讓人心痛了。
如果線組不斷,改為魚竿斷裂,那損失就更為慘烈了,所以子線最主要的一個作用,就是保護線組、保護魚竿,畢竟不是每一個釣魚人都是土豪,事實上,我們在配置線組,做主子線搭配的時候,第一個應該考慮的也是這一因素。
即子線的打結拉力值一定要小于主線的打結拉力值,這樣才能确保中魚之後,拉力達到了阈值之後,子線能第一時間被拉斷,至于這個拉力阈值設為多少,這就要參考魚竿的極限拉力值和目标魚的體型大小了。
二、子線可以讓釣組的靈敏度發生變化
傳統釣法的釣組,是不存在靈敏度這個說法的,基本上都是重鉛沉底,而有了主線和子線的搭配,我們可以通過控制鉛墜的離底距離,進而調整子線在水底的彎曲程度,如子線緊繃,釣組就是比較靈敏的。
子線彎曲,釣組就是比較鈍的,鉛墜躺底,就是最鈍的,這種對釣組靈敏度的轉換,在實戰中的意義非常大,要知道,在傳統釣法中,除了逗釣、子母釣、走釣等釣法,其他釣法幾乎全是屬于被動守釣,但是配置了子線之後,調靈釣鈍完全由釣魚人自己掌控。
三、子線相對較細,可有效減少進窩魚的警惕性
單鈎通線釣組,為了盡可能地保證不切線,不說魚線越粗越好,肯定是越結實越好,同時為了在挂草、挂底時,第一時間将魚鈎拉拽出來而不會導緻魚線打卷,魚線往往又會偏硬一些,這在實戰中,擋口現象是比較明顯的。
子線的材質比較軟,線徑都比較小,即便進窩魚撞線、蹭線,對魚的影響也不會太大,魚在吞食鈎餌的時候,線徑越細,越是柔軟的子線,對魚的警惕性越小。
總結
綜上,我們會發現子線相較于主線,用的雖然不多,但是實際作用非常大,正确的搭配,不僅能起到保護線組、保護魚竿的作用,在實戰中,對魚口的影響也是非常明顯,所以,明白了子線的作用,也許無法讓我們的漁獲明顯上升,但是隐形的好處,卻不是一點兩點,從長遠來看,還是非常劃算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