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5300年前的一天,在伊洛河彙流入黃河處,一隻胖胖的家蠶正在吐絲,先民許是被觸動,将這一瞬間精心雕刻于獸牙之上。
5300年後,考古工作者用手鏟拂去曆史的塵埃,牙雕蠶在鄭州雙槐樹遺址“破土而出”。它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時代最早的蠶雕藝術品,對探尋“中國絲綢起源”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9月1日,第九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産品與技術博覽會在河南鄭州開幕,牙雕蠶文物數字藏品同步上線發行。衆人再次将目光投向這件國寶級文物。
這是河南鄭州雙槐樹遺址出土的牙雕蠶(資料照片)(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這隻用野豬獠牙雕刻而成的蠶長6.4厘米,寬不足1厘米,厚0.1厘米。其造型和現代家蠶極為相似,背部凸起、頭昂尾翹,呈繃緊的“C”形姿态,仿佛即将吐絲或正在吐絲,形神兼備。
“野豬獠牙材質基本透明,符合蠶吐絲階段蠶體透明的特點;而牙雕蠶的一側是牙的原始表面,則是因為吐絲階段的蠶體會發黃。”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顧萬發認為,牙雕蠶工藝之精巧從選材就可見一斑。
一件小小的牙雕蠶,為何如此重要?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馴養家蠶、缫絲織綢的國家。早在黃帝時代,就流傳下“嫘祖始蠶”的故事;大約在戰國時期,古希臘人已經稱中國為“絲綢之國”;到了漢代,随着絲綢之路的開通和興盛,絲綢成為中華文明的标志之一,傳向世界各地。
中華文明史始終與桑蠶、絲綢密不可分。對于中國蠶桑和絲綢起源及發展曆程的探索和研究,也是中華文明探源的重點課題。
1926年,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在山西西陰村遺址發掘出半個蠶繭。自那以後,幾代中國考古人執着“尋絲”,在我國多個史前遺址中,發現了豐富的與蠶、絲綢相關的考古實證材料:
在安徽蚌埠雙墩遺址,距今7000多年的碗底,刻畫有寫實的蠶吐絲結網圖像;在山西夏縣師村遺址,出土了距今6000多年的石雕蠶蛹;在河南荥陽汪溝遺址的甕棺中,發現有距今5000多年的絲織物殘存,其中有一塊被專家認定為“绫羅綢緞”中的羅織物,這也是目前為止世界範圍内發現的最早絲綢實物……
這是河南荥陽汪溝遺址出土的碳化絲織物(資料照片)(鄭州市文物局供圖)
“但仍有關鍵問題有待厘清:這些蠶究竟是野生的還是馴化的?遠古先民是否對蠶絲進行了規模化利用?一直是難解的謎題。”顧萬發表示。
雙槐樹遺址牙雕蠶的發現,讓上述“謎題”迎刃而解。
“通過吐絲姿态識别出此為家蠶極其重要,這意味着它不是古人對于物類的一般表現或單純的寵物性表現,說明中原地區的古人當時已經掌握了養蠶缫絲技術。”顧萬發說。
“中華文明的一個典型特征即是農桑文明、絲帛文明。中國新石器時代各地代表性文化的農業都較為發達,但在距今5300年前後,除了‘河洛古國’雙槐樹遺址,全國其他地方卻沒有與桑蠶紡織業有關的确切發現。”北京大學教授、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說。
這是雙槐樹遺址出土的牙雕蠶與現代家蠶的比對圖(資料照片)(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雙槐樹遺址的牙雕家蠶和大量的農作物,連同附近青台、汪溝等遺址發現的仰韶時期農業和絲綢實物等,充分證明了在距今5300年左右,中原地區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農桑文明形态。
李伯謙直言,以雙槐樹遺址為首的黃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發現中國農桑文明發展史上的時代最早的代表。
如今,在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館展廳,不斷有觀衆前來一睹牙雕蠶的風采。這隻栩栩如生的“雕蠶”,向今人講述着5000多年前先民們“黃河畔、事農桑”的生活……
文字記者:桂娟、袁月明
視頻記者:任卓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