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楊公堤是誰主持修築的

楊公堤是誰主持修築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4 06:16:05

楊公堤是誰主持修築的?張嶽(1492—1552),福建惠安人,明嘉靖年間著名的政治家、理學家、文學家、方志學家和軍事家他文武全才,一生清廉,有“廉勤稱粵中第一”的美譽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年底,總督湖廣(湖南、湖北)、貴州、四川軍務作為唯一載入《明史·列傳》的惠安人,張嶽在曆史上有着廣泛的影響,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楊公堤是誰主持修築的?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楊公堤是誰主持修築的(主持興建南方長城第一人)1

楊公堤是誰主持修築的

張嶽(1492—1552),福建惠安人,明嘉靖年間著名的政治家、理學家、文學家、方志學家和軍事家。他文武全才,一生清廉,有“廉勤稱粵中第一”的美譽。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年底,總督湖廣(湖南、湖北)、貴州、四川軍務。作為唯一載入《明史·列傳》的惠安人,張嶽在曆史上有着廣泛的影響。

南方長城又稱為苗疆邊牆,西南起自鳳凰縣亭子關,東北向貫穿鳳凰,過乾州延至保靖縣喜鵲營(現屬湖南吉首),逶迤380餘裡,是中國曆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築之一。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明宣德間都督蕭授所建的“二十四堡”(清乾隆《鳳凰廳志》記載為十堡),直接形成于明嘉靖間張嶽的十三哨,最終完善于明萬曆間總督蔡複一主導所建的苗疆邊牆。2000年4月,羅哲文等10多位專家學者到鳳凰古城考察,認定當地的苗疆邊牆即南方長城,是中國長城的一個組成部分,應和北方長城一樣加入世界文化遺産之列。

鳳凰縣廖家橋鎮永興坪村中國南方長城全石營營盤遺址立着石碑,碑記說南方長城由參将孫賢主持修建。筆者查閱有關湘西苗疆的史書後,認為張嶽才是南方長城的“總設計師”和主要建設者。

據清光緒《乾州廳志》卷之《五兵防》記載:(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以總督張嶽留鎮沅州。嶽與副使高顯、參将孫賢籌劃形勢,疏罷灣溪等堡,更設十二哨,曰五寨、曰永安、曰清溪、曰洞口、曰筸子、曰乾州、曰強虎、曰石羊、曰小坡、曰銅信、曰水塘凹、曰水田營,連鎮所共十有三,有城、有樓、有校場、有隘門、有官防、有社倉。分防有督備、領班、領隊、領征、營标、管倉、吏目、土官等官……顯而易見,十三哨是張嶽牽頭籌建的,而高顯和孫賢隻是張嶽的兩個下屬,并非主帥。

《麻陽縣志》卷九載有邑庠生田英産撰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的文字:(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以地方失事,參論官員,随奉聖旨,敕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副都禦史張總督湖廣川貴軍備,駐紮沅州,居中調度……次年(應為嘉靖三十年,即1551年)正月十四日旋即班師……設參将二員,分鎮兩省,一駐紮銅仁府,一駐紮麻陽縣,置哨堡十三,星列防守,令以督備,統以參戎,限以邊牆……此文亦可佐證,參将二員是張嶽所設,而十三個哨堡系其所置。

清乾隆《辰州府志》卷十二《備邊考》、乾隆《鳳凰廳志》卷之三“沿革”、清嘉慶《湖南通志》卷六十三《苗防三》、清同治九年所修《沅州府志》卷二十八《名宦志張嶽傳記》,以及《沅州府志》等相關記載,同樣可以證明十三哨是張嶽“籌善後機宜”所設,是他為保家衛國、長治久安所籌劃的軍事工程和民生保障,最終為貴州和湖廣帶來了五六十年的和平。這才是南方長城的真正由來。南方長城的主導者是張嶽,執行者是孫賢和高顯。

那麼,為什麼孫賢會被認為是南方長城的最早建設者呢?這就要從南方長城鳳凰段的建設談起。

清乾隆《辰州府志》卷十二《備邊考》按語中所提到的劉臬,明嘉靖間官至南京都察院左都禦史。他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撰寫的《新建五寨司城記》披露,湖廣設置哨保,起因是“宣德、正德間屢勤王師”。張嶽繼任湖廣總督,因麻陽位置較偏,将鎮竿參将移鎮五寨長官司,複上疏請求修城。皇上乃玺書參将孫賢負責修城。五寨司城始建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三十六年(1557年)夏竣工。

由此可見,孫賢負責主建的是五寨司城,而不是廣義上的南方長城。《新建五寨司城記》中,鳳凰縣不提張嶽而突出孫賢情有可原,但充其量隻能說明在南方長城全程中,鳳凰地段是孫所主建,而不能偷換概念,将孫拔高為整個南方長城的創建者。

《麻陽縣志》卷十《外紀志》之《鎮竿總說》雲:當事張公洞燭夙弊,議添參将,領敕控制諸土,駐麻鎮守,而守備屬焉。張公嶽竟以握兵久外勞殒,善後事□得兵憲高公、參将孫賢志同謀協,奏增一十二哨……連鎮所共十有三……三十三年又議移參府駐鎮五寨司城,就便調遣邊防。

可見,《鎮竿總說》同樣也是将南方長城建設歸功于張嶽。《五寨司哨圖說》中也沒有孫賢的名字,隻是說嘉靖“三十年方議建”。嘉靖三十年(1551年),正是張嶽在任之時,而孫賢尚未到任,說明包括五寨司(今鳳凰縣城)在内的建設方案,都是張嶽的規劃與設想,孫賢是執行者。

實際上,南方長城并非湖南所獨有。我們從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張嶽的《保留參将石邦憲疏》中可知,貴州銅仁地區也有南方長城,參将石邦憲便參加了其中的建設:“自捐廪糧銀兩,鼎立望樓四座,修葺損壞串垛中築子城,以便用武。又于南岸漁梁頭、衆思塘、黃蠟等處,築保開濠,紮營防禦。”“自參将石邦憲到任以來……内則修理城垣,外則防守隘路。”

對于南方長城貴州段的建設,在嘉靖三十年(1551年)的一份奏疏中亦有提及。當年四月二十二日,據貴州布政司分守新鎮思仁兼管撫苗道右參議劉望之呈報,他曾“議同該省巡撫都禦史任轍審度要害,于石子坡、黃蠟灘、壩地崗、木桶、龍于、四十八旗等一十一處,設立哨堡”。

由此可知,南方長城的範圍并不局限于湖南,更不僅僅是鳳凰,其範圍跨越了貴州、湖南兩省。從時間上也可推進到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前。

另據伍新福先生在《明代湘黔邊“苗疆”“哨堡”“邊牆”考》考證:張嶽所建營哨,後來又有增減。據萬曆中辰州府推官侯加地記載,隆慶三年(1569年),裁銅信、冰塘坳、水田管等哨。又以丫刺關改永甯哨,新建箭塘營。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增設盛華哨和王會哨。按侯加地記載,共有14哨、2營、1所。

關于明代湘黔邊苗疆的邊牆,《明實錄》《明史》等正史資料均無記載,明萬曆年間辰州知府馬協留下的《議哨牆》,第一次言及邊牆之事。據他記載:“嘉靖季間,參将孫賢立烽建營,險築邊牆七十裡。”但後來因“不繕修,傾頹殆盡”。孫賢,第一任麻陽參将,受總督張嶽委用處理“善後”。他創修的邊牆,至萬曆年間(即50多年以後)已“傾頹殆盡”。

此文肯定“五寨哨,即五寨長官司治,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建哨”一事系張嶽主導,同時亦認為孫賢無非是受張委用處理“善後”,通篇都沒有将孫作為南方長城的最早建設者。同樣認定在貴州銅仁也有張嶽所建的南方長城,所以以“明代湘黔邊‘苗疆’的‘邊牆’”統稱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