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在外面打工有什麼規定

在外面打工有什麼規定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8 10:37:43

在外面打工有什麼規定(雇人擡轎被罵踐踏轎夫尊嚴)1

博主因雇人擡轎被網暴

近期,一旅遊博主在網絡上發視頻稱,自己因為在重慶某景區雇人擡轎子(當地稱為滑竿)上山,之後遭遇網暴。

有網友譴責他:“大家都生而為人,你憑什麼花錢踐踏他的尊嚴?”

這樣的說法遭到了更多網友的指責,一個花錢坐轎,一個憑力氣吃飯,有什麼不對?

除此之外,該視頻博主還稱,他與滑竿師傅攀談得知,很多年輕人都不敢坐(滑竿),怕發到網上被人罵,師傅還說現在生意不好,一天最多能拉兩個(遊客)。

鍵盤俠邏輯被網友指責

相關視頻的抖音、微博留言中,大部分網友對于所謂“坐轎上山”的指責表示不屑。

有網友表示,這些叔叔們在家裡做農活,肩挑背扛,分量也不輕。倆人擡一個人,對于他們來說相對輕松;也有網友調侃,現在網絡上有個怪圈,客人說可以,大哥說可以,網友說不行!

甚至有人表示,鍵盤俠譴責的邏輯相當于:“外賣員好辛苦啊,我隻要不點外賣,他們就能在家吹空調了。”

景區:不收取轎夫任何費用

據報道,視頻拍攝地點是重慶武隆區天生三橋景區,該景區工作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景區從事滑竿服務的共有68人,他們的年均收入在5萬元左右,平時景區每天大約有20多個人常駐向遊客提供服務。

同時,他們都是景區附近的農民,在景區憑力氣掙錢吃飯。景區沒有向他們收取任何的費用,盡量給他們提供就業的平台,對他們進行規範的管理,并且有一定的準入機制,必須是附近的老百姓,且身體健康才能進入景區服務。

“景區要求,轎夫和遊客自行商量價格,但規定一趟不得超過400元。”景區工作人員接受采訪時說,價格方面,看遊客是選擇全程坐轎還是半程,或者視遊客體重情況由轎夫定價,遊客也可以還價,景區隻負責安全,不會收取轎夫任何費用。

轎夫:想大家都來坐

倪師傅表示,他是家裡主要的勞動力,上有70多歲的父母,下有正在讀中學的孩子。他在景區擡滑竿每個月可以掙3000~4000元,對于農村家庭來說是比較可觀的。倪師傅表示:“肯定想大家都來坐,個人工作掙錢得嘛。”

據報道,在貴州銅仁梵淨山、江西上饒三清山、湖北恩施大峽谷、湖南張家界、四川峨眉山等全國很多景區,都有轎夫存在。

江西上饒三清山景區的轎夫林大祿就是上饒本地人,早前在外地打工,2006年回到家鄉做了轎夫。雖然已是知天命的年紀,但林大祿對自己的身體有信心。“擡個一百二三十斤的遊客沒壓力,擡兩百斤的有點吃力。”林大祿說,有的遊客爬一天山,第二天就會感到腿腳酸痛,而山裡人體質好,轎夫即便擡一天轎,隻要晚上睡一覺,第二天就恢複了。

有網友看了坐轎子的視頻後,表示轎夫失去了尊嚴。林大祿覺得,到了他這個年紀,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壓力大,轎夫是憑力氣吃飯,“并不覺得丢人”。

事實上,就在該事件發酵前不久,當地媒體《重慶晚報》就于7月25日報道了轎行演變為西南地區民間通信巨擘的曆史,其中提到,“在沒有汽車、沒有高鐵的年代裡,轎子、滑竿在山城大行其道,成為最主要的代步工具。”

在外面打工有什麼規定(雇人擡轎被罵踐踏轎夫尊嚴)2

轎子滑竿是山城一大風景

回溯中國西南郵政發展史,轎行是繞不開的話題。

轎子,我國古亦有之,不過能支撐起城市交通半壁江山的,恐怕隻有重慶。歌謠中唱道:“好個重慶城,山高路不平,出門要坐轎,遊耍不到通遠門。”

舊時山城爬坡上坎、街巷狹窄,轎子和滑竿小巧靈活的特性就發揮出來了。尤其在僅供一人通行的巷子裡擡滑竿,為了保證通行安全,前後兩人需得一路對上“報路号子”,也稱“報點子”。例如,前說“天上一朵雲”示意路旁有小孩,後答“地下一個人”便是回複。這些铿锵的字詞,在爬坡上坎間起伏,就像一首首富有趣味又激昂的歌曲,成為舊時山城的一大風景。

同時,号子在特殊時期也隐藏着極大的秘密,這些轎夫間自發形成的信息收集、傳遞功能,恰是轎行、郵遞、物流業一脈相承的明證。

轎子和轎夫要持證上崗

據《城市地理·重慶轎幫風雲》考證,轎夫除了擡轎,也順帶幫人送信送物,稱為“甩手”,由此發展出第一個細分門類“信轎行”,其在從事客運生意的同時,也承接信件的來往、貨物的運輸和彙票的傳遞。

清道光、同治年間,川鹽興旺,重慶作為四川最大的物資集散地和西南貿易中心,對交通物流運輸的需求更甚。由此,西南各大轎行以重慶為中心迅速興起。也是在此時,大批豪紳富商崛起,擁有一輛專屬的“私家車”裝點門面成為标配,于是專營街轎的“小轎行”進入發展鼎盛期,轎子的種類也增添了涼轎、藤轎等,轎子、轎夫一律“持證上崗”,和現代出租車如出一轍。

第三個細分門類則是服務紅白喜事的“花轎行”,其一誕生便迅速在江南、江北流行開來,成為婚慶業的鼻祖。

至此,信轎、小轎、花轎三行經營業務被細緻劃分并嚴格執行,大家各守其規,互不争搶。

在外面打工有什麼規定(雇人擡轎被罵踐踏轎夫尊嚴)3

圖源:重慶晚報

網暴事件發生後,多家媒體對處于事件中心的轎夫群體及更多勞動者予以聲援。

光明日報:看到普通勞動者的真實處境

對于師傅們乃至一切勞動者來說,尊嚴,從來不是來自網上陌生人的空洞說教,而是建立在自己踏踏實實的努力打拼中。在為他們提供好相關保障的基礎上,社會尊重他們、肯定他們的勞動價值才是維護他們尊嚴的正确方式。那種揮舞虛無道德大棒指責遊客的言行,不僅不會幫助他們,還會造成他們收入的減少,是名副其實的“幫倒忙”。

愛普通勞動者,就要看到他們面臨的真實處境,看到他們的實際需求,從我做起釋放善意,也呼喚給予他們更公平合理的工作環境和待遇;愛普通勞動者,也不意味着就要“踩一捧一”,就要不顧實際、不管邏輯地指責另一個群體,要克制想當然地進行道德譴責的沖動,尤其不能輕易突破法律底線,對他人實施網暴等行為。

成都商報:無端指責不是博愛是自私

社會是一個高度複雜、緊密協作的集合體。人與人的工作相連、利益相連、情感相連,我們不能孤立地看待某個事件或者某種行為。正常情況下,在一個市場經濟體系下,交易公開、透明、平等,我們各自的正常消費,都是對彼此行業的支持。這隻是一種社會規律,沒必要動辄用道德來說教,稍加換位思考便可以理解。

但是,為什麼一些網友就連這最基本的常識都沒有呢?或許,他們也不是沒有常識,而是根本就不從“愛”出發。當他們理直氣壯地訓斥那些乘坐人工轎子的年輕人時,與其說他們是在心疼擡轎師傅,倒不如說他們隻是在刻意營造自我的道德形象。站在“道德”高地上指手畫腳,無視人家用正常的勞動獲取收入,還高談尊嚴,這并不是一種博愛,而是一種自私。

極目新聞:不妨多一些換位思考

轎夫憑勞動掙錢,就赢得了尊嚴。遊客給轎夫服務費,也會赢得尊重。也許有人認為,遊客自己不登山,靠轎夫擡着,觀感不好。但是,一些體力不佳者想上山看一下,又沒那個力氣,坐轎有什麼不行的呢?看着種田人辛苦勞作,難道你就不吃糧食了?

如果你覺得他們風霜雨雪裡不容易,就請多些理解和包容,接餐的時候說聲“謝謝”,就是給他們最大的安慰和尊重。

職業不分貴賤,隻是分工不同。一些服務類的人員,自己首先不能有“沒有地位”“沒有尊嚴”的包袱,對客戶有禮有節就行,遇到不公正對待一定要勇于維護自身權益。對所有人而言,給各行各業的人多些尊重,多些換位思考,也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

(綜合來源:上遊新聞客戶端、極目新聞、重慶晚報、光明日報微信公衆号、成都商報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