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日照港發展集團

日照港發展集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00:48:47

日照港發展集團(日照港集團盧翔超)1

盧翔超,1987年,男,日照港集團鐵路運輸公司“徐玉金班”勞模工作室班長。

2018年,盧翔超帶領班組一年完成技術攻關3項,其中新型缸套專用吊具成果獲得國家專利。“我們年輕人有知識、不怕難,更要像前輩們把心紮在本職工作中。”談起工作感悟,盧翔超說,“其實幸福就是讓自己專注在修車這件事上,每當看到機車轟鳴地返回作業場區,自己心裡比蜜還甜。”

日照港發展集團(日照港集團盧翔超)2

日照港發展集團(日照港集團盧翔超)3

薪火相傳

鑄造港口工匠精神

29日,記者在日照港集團鐵路運輸公司機務段見到了盧翔超,他正在班組成員對機車維修進行讨論。 “班組成員都很厲害,大家經常一起抓培訓、搞創新,建實訓室、編故障案例、開成果發布會。”盧翔超說,這個平台實現了由“單兵作戰”到“群策群力”的聚合效應,自己的維修技能也在不斷提高。

2012年初,盧翔超進入日照港集團鐵路運輸公司工作,擔任機車副司機。2015年3月進入“徐玉金班”,從事機車傳動、走行和柴油機的維修。2016年11月,盧翔超從師傅徐玉金手中接過“接力棒”,成為“徐玉金班”班長以及工作室負責人。年輕人的朝氣蓬勃,為“徐玉金班”的二次騰飛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通過潛心探索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的門道,班組很快獲得“全國港航系統優秀質量小組”稱号。

在徐玉金的影響和帶動下,盧翔超重視技術創新工作,帶領班組完成技術攻關課題十餘項,節約維修成本超過30萬元,其中内燃機車安全提鈎裝置和柴油機缸蓋缸套漏水測試裝置兩項成果獲得國家專利。盧翔超本人也獲得了2017年日照市“五一勞動獎章”。

工匠精神,是執着,是創新,也是一代代人的傳承,“咱當不了科學家,可以做一名能工巧匠。我們傳承了他的手藝,更重要的是要傳承他踏實肯幹的韌勁。”盧翔超說。在師傅徐玉金的眼中,盧翔超謙虛好學,每當工作中遇到困惑和壓力時,都會主動找人交流,這點讓他很放心。徐玉金告訴記者,“我常常開導他一定要甩開膀子加油幹,年輕人幹事情一定要有不服輸、不怕難的勁頭。”

日照港發展集團(日照港集團盧翔超)4

不僅技術好

也是管理創新能手

機車中修是一項大工程,需要班組全員三個月才能完工。為進一步提高效率,壓縮工期,盧翔超與班組員工一塊分析研究,發現缸套吊裝過程,因為吊具設計不合理,導緻效率太低。通過一遍遍測量,試驗,他們終于設計出一款安全簡便高效的缸套專用吊具,把機車中修工期壓縮了兩個工作日,這項成果也獲得了國家專利。

2018年,盧翔C超帶領班組一年完成技術攻關3項,其中新型缸套專用吊具成果獲得國家專利。

面對工作量大、年齡結構老化、人員緊缺等發展瓶頸,怎樣才能讓一個人頂三個人用呢?盧翔超決心開展一專多能人才培養,徹底打破班組内的專業壁壘,讓每個人都成為“多面手”。他提出“三三制”培訓計劃,即每人至少能勝任3項以上技能,每項技能至少有3名員工能勝任,至少有3名員工能勝任班組全部工作。通過記名維修制、紅旗設備評比、故障案例分析等手段,全方位提升機車管用養修效能。

“我們年輕人有知識、不怕難,更要像前輩們把心紮在本職工作中。”談起工作感悟,盧翔超說,“其實幸福就是讓自己專注在修車這件事上,每當看到機車轟鳴地返回作業場區,自己心裡比蜜還甜。”

見證城市生長

感受時代變遷

1989年,日照建市,到現在已經30個年頭。“我是1987年出生的,論年齡,我比日照還大兩歲呢。”盧翔超是一個地道的日照人,他的成長,見證了日照城市的發展變化。

“小時候家住在奎山,周邊唯一的高樓還是一棟二層的教學樓,高樓建築很少見。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增加了許多,寬闊筆直的街道,跟我小時候的日照反差很大。”盧翔超感歎道,日照的高速發展,提升了日照市民生活的幸福指數。“道路寬敞明亮,交通方便快捷,環境更加優美,市民素質也有顯著提升,公交車上讓座、随手撿起垃圾、井然有序購置年貨……日照現在也有了文明城市處處可見的文明風尚。”

“現在高鐵有了,飛機場也有了,市民出行變得更方便了。而且現在日照定位旅遊城市,環境很适合居住,能生活在日照,我感到很幸福。”他希望,日照的發展能越來越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隋忠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