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沒有以前或者現在長了刺瘊的朋友在呢?可能這個名字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什麼,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先。
刺瘊,是俗稱,醫學上叫千日瘡,又名疣目、枯筋箭、悔氣瘡、瘊子等,多由風熱毒邪搏于肌膚而生;或由怒動肝火,肝旺血燥,筋氣不榮所成。也有因外傷染毒而引起,比如小孩子在外面玩水容易感染。
刺瘊剛開始很小,慢慢變大到黃豆大小,如果收到擠壓碰撞會有劇烈疼痛感。多發與手指、手背、足部等。
這雖說不是大病,但是卻會嚴重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而對于刺瘊的治療發往往時間較長,效果不明顯。
正所謂一物降一物,中藥中的鴉膽子在治療刺瘊上卻有着獨特的效果。鴉膽子為苦木科植物鴉膽子的幹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幹。其性味苦寒,有小毒。可以清熱解毒,截瘧,止痢;外用腐蝕贅疣。常用于痢疾,瘧疾;外治贅疣,雞眼。
鴉膽子性寒味苦,歸大腸、肝經。
用鴉膽子治瘊子的方法:
1、割開瘊子表面,注意做好刀具的小毒工作;
2、取5顆左右的鴉膽子碾碎,最好能成粉末狀,敷在猴子劃破的地方,用繃帶綁好固定;
3、過2-3天後等傷口結痂即可解開繃帶,此時不要去揭開結痂,等其自動脫落即可。
注意:
鴉膽子有小毒,且會腐蝕正常皮膚,必須用膠布保護好;
疣體有化膿,糜爛,或者旁邊好皮膚出現不适,就要停下來;
鴉膽子有腐蝕性,剛敷上去的時候會有疼痛感。
本篇為中藥材普及,由于每個人體質不同,對中藥藥效的反應、吸收也不盡相同。如有疑問還請聯系我們。
更多健康資訊、中藥配方,請關注微 信 公 衆 号“随身醫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