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談孫尚香和孫權的兄妹關系
偶然看到一個易中天談三國的視頻,他的一席話讓我意外和不解。說漢末在官宦之家和上流社會,地位比較高的人取得名字都是單名,沒有雙名,比如曹操、袁紹、孫權、劉備、關羽、張飛。取雙名的人都是地位比較低的人,比如黃巾起義的将領馬元義、程遠志、張牛角等。
如果孫尚香出生在官宦之家的上流社會,就絕不會取單名,說當時取單名成了漢末士族的風俗,所以孫尚香不可能是孫權的妹妹,難道是吳國太在江邊撿來的不成?真是會胡扯。
孫權從孫堅那代創業起,到孫權這一代已經是割據江東,雄霸一方的諸侯,權勢地位财富不言而喻,而且在孫權的父輩和兄弟姊妹中好像都沒有取雙名的,由此推斷孫權絕沒有孫尚香這個妹妹。這種推斷顯然是任意猜測,沒有曆史依據的,也是他個人的一家之言,不足為信。
太荒謬了!
曆史上有沒有孫尚香這個人一直争議不休,《三國志》裡隻提了“孫夫人”,而《三國演義》裡說孫堅有兩個老婆,一個正房一個偏房,正房生了四子一女,偏房吳國太(又說丁母)生了一子一女,孫權是正房生的,孫夫人孫尚香是偏房生的。
孫夫人孫尚香
但也有人認為孫尚香是孫權的親妹妹,因為正房不僅生了四子也有一女,而吳國太隻生了孫朗一個兒子,孫尚香不是她的親生女。從孫尚香的驕橫和劉備招親的故事細節中可以看出,如果不是親妹妹就沒有侍女成群那麼大的派頭,也沒那麼大的膽量去喝退追趕她回荊州的将軍。吳國太對她的女兒視若掌上明珠,孫權又是大孝之人,即使是庶出也會視同親妹妹看待。所以從地位高低論取名顯然是荒謬不堪。
易中天認為孫權絕沒有叫孫尚香這個的妹妹
按易中天的說法是不是地位高的人在漢末取得名就是單名呢?他列出的名單中劉備、關羽、張飛當時出身就不是地位高的人,他們都是在底層通過後來艱苦卓絕的征戰和九死一生的奮鬥才奔出了功名利祿,比不得袁紹,曹操他們世代都是名門官宦。
袁紹出身漢末名門“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袁安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紹早年任中軍校尉、司隸校尉,二十歲時,舉孝廉為郎,授洛陽北部尉,後任騎都尉。曹操的父親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曹操二十歲就舉孝廉在朝廷當官,和袁紹一起舉起了反黃巾和董卓的大旗,是當時舉足輕重的風雲人物。
四位逆襲的名人
我們再來看劉備,雖然是漢室宗親劉勝的後代,卻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親戚,到了他父親和他這一代早已是一個沒有官銜地位的平民,年少父亡,在樓桑村和母親在一起靠織席販履為生。
關羽因為殺死了仗勢欺人的地方豪強在外流浪五六年,亡命天涯,靠推車生活。
張飛雖然經濟寬裕,頗有家資,當時也不過是一個賣酒屠豬的粗人,也沒什麼地位。
易中天特别提到了諸葛亮,說也是單名,諸葛隻是他的複姓,但他當時的身份和地位并不高。按諸葛亮自己在《出師表》裡說的隻不過是躬耕南陽的一個布衣。
所以易中天說地位高的取名是單名就顯然是錯誤的,像劉關張他們出道的時候肯定不是名門世家,王侯将相,隻不過是一個籍籍無名的人。袁術在關羽溫酒斬了華雄,張飛為他請功的時候就看不起他們,說關羽隻不過是劉備這樣一個小縣令手下的馬弓手,還要把他們轟出去,我們不能以事後發迹來論他們的地位和官職。
易中天認為取單名的是地位比較高的
還有就是易中天認為漢末地位低的人才取雙名,這也不對,雖然李春香是黃奎的小妾,秦慶童是董承的家仆,但不代表當時取雙名的人都是地位低下的人,漢獻帝在衣帶诏裡就委托了在朝廷他認為信得過的幾個大臣去聯合扳倒曹操,其中吳子蘭是昭信将軍,王子服是侍郎,能得到皇帝信任的人應該是有身份的人吧,底層的人會發衣帶诏給他們嗎?
還有像三國演義裡的蔣義渠就是袁紹的大将,曹安民是曹操的侄子,能說他們社會地位低嗎?再說黃巾起義的領袖并不都是雙名,張角,張寶,張梁還是黃巾起義的領導,也不是單名嗎?而且他們也不過是落第的秀才,不是什麼進士,大學士,所以說易中天說漢末社會地位低的人就取雙名也是錯誤的,站不住腳。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就是單名,他出身農家,不過是泗水縣一個亭長,後來逆襲成了皇帝,當時他有什麼地位?是不是漢朝取單名與劉邦這個開國皇帝的名有關呢?我想隻能是一種猜測。
易中天認為取雙名的是地位比較低的人
其實易中天品三國隻不過是信口開河,聊聊而已,很多觀點都不可信,都是他自己的個人想法,漢朝沒有規定取名還要論身份吧,如果是,那他的觀點還有道理;如果沒有那樣的規定,取單名取雙名也不過是父母的個人意願,誰又知道自己以後會不會封侯拜相,混入官宦之中成為上流社會的人?
易中天在《品三國》中談到劉備托孤諸葛亮時“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句話就有主觀臆斷的味道,和他認為取名要看地位的觀點如出一轍。他引經據典,兜來說去都是想表達劉備在防患諸葛亮,怕他有異心取代劉禅奪取蜀漢的江山,這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諸葛亮用自己,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三代為蜀國盡忠報國的感人事迹來擊碎了一些人的妄想和惡意猜測。
如果劉備懷疑猜忌諸葛就會早做準備,不會讓他掌管軍政大權。其實曹操、曹丕也搞了托孤,司馬懿就是其中的一個,曹操一生都懷疑司馬懿有野心,就有三馬同槽的說法,但還是托孤相信司馬懿,重用他,何況是赤膽忠心,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劉備難道沒有曹操看人準嗎?其實他看魏延,馬谡就看得很準,這也是劉備至死都堅定諸葛亮是一個可靠而值得信賴的人,易中天顯然又是在亂說一通。
易中天談劉備托孤認為諸葛亮有異心
孫尚香無正史記載,關于她的名字也有很多,比如枭姬,孫仁等名,孫尚香的名最初出現在《甘露寺》的戲劇中,但孫夫人是有記載的。
如果從曆史真實性考據分析,說孫權有沒有孫尚香這個妹妹還說得過去,畢竟他兄弟姊妹多,又不是同一個母親生的,孫尚香的名也是民間戲稱,沒有曆史記載。
如果單從身份地位去分析猜測說孫權絕沒有孫尚香這個妹妹就是非常絕對和武斷的錯誤觀點。易中天僅從劉備、袁紹和黃巾起義将領等一些人的身份推斷出這樣的結論是沒有說服力的,也值得大家反駁和批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