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越來越偏向應屆生,絕大多數崗位都允許應屆生報考。所以,應屆生在公務員考試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擁有更多的崗位選擇權。隻要能接受基層崗位、能吃苦耐勞,專業和崗位要求吻合,就能在公務員考試中一展身手。
在曆年公務員崗位中,符合應屆生可報的崗位占了絕大多數。
為了解決應屆生的就業問題,也為了吸引應屆生報考,公務員考試對“應屆生”的要求越來越寬松。不僅當年畢業的大學生叫應屆畢業生,且畢業兩年内未就業的大學生也能以應屆生身份參加公務員考試,大多數崗位隻是要求應屆生可報,隻有少數崗位會要求“僅限當年應屆畢業生”。在曆年省考中,就有部分崗位要求為某一年應屆生可報,如2021年省考中,部分崗位要求“僅限2021屆應屆生”或“僅限應屆生”,應屆生的優勢比往屆生更大。
那麼,應屆生身份在公務員考試中有多重要?我們今天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應屆生分為兩種:
一種是即将畢業,還沒有拿到畢業證的大學生。比如即将在2022年6月份畢業的大學生可稱為2022屆應屆生。這類應屆生的優勢最大,不僅可以報考“僅限應屆生”崗位,也可以報考“僅限當年畢業的應屆生”崗位,還可以選擇往屆生崗位。如果滿足其他要求,可以通過精準報考縮小競争壓力,滿足條件越多競争壓力越小。
還有一種是已經畢業離校,但在擇業期内且未就業的大學生。根據規定,普通高校畢業生畢業兩年内未落實工作,其檔案、組織關系仍在學校保留,或在各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保留,或是在各大是人才招聘機構的大學生,可按應屆生身份對待。這類考生在報考前需咨詢報考單位,隻要符合“僅限應屆生報考”崗位的其他要求,即可報名參加。
已繳納社保、簽訂三方協議,算應屆生嗎?
已繳納社保的考生,到底算不算應屆生?這是由用人單位決定的。一般來說,隻要能順利改派就沒有關系,不過有些單位就認為大學生繳納社保後就算就業,不算應屆生身份。
已簽訂三方協議,未繳納社保,未簽訂勞動合同的算應屆生。三方協議充其量隻是個人與用人單位之間的一份約束性文件,沒有任何法律效益,考生即便與用人單位簽訂三方協議,也是可以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一旦考上了公務員,隻需要在去單位報道前與原單位解除三方協議就行。
2022省考越來越近,公務員工作穩定、待遇好、旱澇保收、社會地位高,是應屆生最合适的就業機會。圖圖也希望各位應屆生能抓住機會,好好備考接下來的省考,争取一次上岸,實現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