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君今天想和大家來聊聊
“咖喱”
“咖喱”這個美食命題,
存在于味DUDU和滿大街的泰菜館裡,
吃君通篇寫完後,
知道味DUDU是哪種咖喱風格,你呢?
篇幅較長,
适合高速塞車,居家發呆,
路上無聊,半夜餓肚子時觀看..
在這篇文章中,
你将會看到以下内容:
1. 什麼是咖喱
2. 咖喱對身體的作用
3. 印度咖喱介紹
4. 泰國咖喱介紹
5. 日本咖喱介紹
據說斯裡蘭卡咖喱也是一大類,由于沒有親身體驗過,也就不多作贅述。以上僅僅聊一聊,那些在我們日常中常見的東亞與南亞的咖喱種類。
什麼是咖喱?
咖喱,英文譯為Curry,從專有名詞“kari”演化而來,太泰米爾語中指的是“把各種香料加煮一起而成的醬料”。源自于印度,在南印度一帶是多種不同菜式的集合,把咖喱與蔬菜或者肉類一起煮制,伴米飯食用。
在咖喱的發源地印度裡,并不是所有“咖喱”都叫咖喱。在我們一般的認知印象中,咖喱是一種香料。
印度早期是沒有所謂的咖喱,大多指的是用肉汁或醬汁搭配米食與面包的吃法,在北印度和巴基斯坦一帶,咖喱(Curry or Khadi)裡,包含了餐配的酸奶(Yogurt)和印度酥油(Ghee)。
而“咖喱”泛指所有醬配菜式的這種不嚴謹的說法,是從英國殖民地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無論是哪個地區的咖喱,所包含的香料大體相同,卻有着各自的巧思。
咖喱對身體的作用
在南方長大的吃君吃咖喱的時候,聽得最多的是“别吃那麼多,容易上火”。這座城市裡的長輩,對小輩勸導,别吃不健康食品時,總愛抛出的一句”容易上火“。問題是,咖喱是真的上火嗎?
咖喱是由花椒、八角、姜黃粉、桂皮、丁香、茴香、肉苁蓉等等數十種香料而成,這些香料組合對人體的作用有很多。
促進血液循環,協助傷口愈合;
姜黃素能激活肝細胞并抑制癌細胞;
增強胃腸蠕動、有益于腸道健康;
預防老人癡呆症。
由于咖喱裡含有肉苁蓉,印度Aligarh大學研究表明,黃咖喱更是對男性某功能有不可描述的作用。
印度咖喱
關鍵詞
濃香辛辣、家庭自制、粉狀
印度雖貴為咖喱的鼻祖,但并沒有固定的咖喱食譜。
隻有由于南北地區差異造成的,不同的咖喱配餐做法,西印度多配玉蜀黍、栗等制成的面包;東南部一米飯為主食;北部地區則是配麥子制作而成的面包。由于地區氣候差異,除了配餐不同,印度的咖喱口味也會有所不同。
辛辣度:南部地區>西印度地區>北部地區
但無論哪個地區,地道的印度咖喱都是用料重,甚少用椰漿來減輕咖喱帶來的辣味,所以印度咖喱大多濃香辛辣,味道濃郁。
不能說印度人對咖喱有種蜜汁熱愛,而是咖喱的這種做法是印度人民生活習慣使然,咖喱是印度飲食文化中作為基礎的一部分,他們再洗習慣在每日的烹饪中熟練地使用不同的調料。
據說,每道菜使用的調料都有10種以上。走在印度街頭,似乎每個人身上、甚至街道上都帶着一絲咖喱的氣息。
大多家庭都會自己制作咖喱,把姜黃粉、孜然、胡蘆巴、丁香、小茴香籽、芥末籽和辣椒等各種香料烘幹後研磨,制成咖喱粉。
如果在印度餐廳點餐,可依據以下幾種,來判斷咖喱的辣度。
辣:Madras、Vindaloo
中辣:Bhuna、Dupiaza、Rogon Josh、Jalfrezi、Balti
溫和:Korma、Tikka Masala
泰國咖喱
關鍵詞
鮮香鹹甜、紅青黃、椰漿愛好者、膏狀
泰國咖喱發源于泰國宮廷菜式中,在泰文中有自己的名字,與印度料理并沒有直接的關系。
雖然泰國在歐洲殖民時代,并沒有被英法殖民統治過,但位于英法殖民地緩沖帶的國家,歐洲人對泰國文化也有一定影響,在飲食文化中,所謂“咖喱”隻是由于做法雷同,也被簡單粗暴地冠以咖喱(curry)的名号。
在遍大街的泰菜館裡,我們或多或少會曾吃過泰國咖喱。而泰國咖喱更适合中國人的口味,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泰國咖喱使用材料,與中菜使用的材料相似。
除了姜黃、孜然等材料以外,泰國咖喱中加入了羅望子、香茅、魚露、月桂葉等香料,更會為了增添香味和減低辣味而加入椰漿和棕榈糖,讓泰國咖喱口感清新而帶甜。
泰國的咖喱是由新鮮的香料制作而成,呈膏狀,以新鮮的辣椒、檸檬草、蔥姜、蒜子、姜黃根、孜然和姜黃制作而成。泰國咖喱中最為人熟知的是紅咖喱、青咖喱和黃咖喱,在咖喱的基礎配置中加入不同的香料所制成的。它們又有什麼不同呢?
紅咖喱
雖然大部分國人更接受黃咖喱的味道,但紅咖喱才是泰國人的最愛。紅咖喱裡加入紅色的幹辣椒,因此呈紅色,在泰國,紅咖喱的辣度是最高的,一般用來搭配牛肉這種肉味較濃的紅肉類。
青咖喱
加入了新鮮的綠色小辣椒制作而成,青辣椒辣度也是不容小觑的。一般用以搭配雞肉和蔬菜,味道相對清新。
黃咖喱
黃咖喱作為我們最熟悉的一種咖喱,黃咖喱裡加入了小黃椒和雙份的姜黃,口感香濃醇厚,被泰國人用來搭配海鮮,用來祛除海鮮中的腥味,所以咖喱蝦、咖喱蟹、咖喱魚頭一般都是用黃咖喱烹制的。
其中在泰國較為出名的咖喱有兩種:
Panang
又稱為Phanang,自1890年出現,是以馬來西亞西部的一個島嶼來命名的,它的特别之處是會在咖喱中,加入了花生末(泰國咖喱中隻有Panang和Masamam裡含花生),它屬于紅咖喱的一種,口感厚重,味道偏鹹甜,在泰國本地和西方國家比較受歡迎。
Masamam
又稱Masaman,中文一般翻譯為“馬沙文”,17世紀時候,從馬來一帶傳入,在泰國南部興起,受到馬來地區宗教的影響,一般不用于搭配豬肉,大多用來搭配牛肉和雞肉,有人稱它為“穆斯林咖喱”。馬沙文咖喱味道把甜鹹辣和椰子味完美結合,是泰國咖喱大賽中的冠軍,如今在國内也漸漸為人熟知。據說加入了馬沙文咖喱,新手也變米其林大師。
日本咖喱
關鍵詞
濃縮果泥、蔥香帶甜、細膩溫和
日本人吃咖喱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明治維新時期,從葡萄牙傳入,材料大體也是從印度傳入,但與正宗的咖喱還是有所不同的。
據說日本人吃咖喱帶着戀愛的感覺,主要是日本咖喱辣味帶着甜,一般都在咖喱中加入濃縮果泥增加甜味,有些店鋪更會加入低糖的巧克力來增加粘稠度和甜味。
咖喱在日本人手中,不僅有戀愛的感覺,更是跟上了工業生産的大時代,大規模生産的咖喱粉、咖喱塊和咖喱真空包裝,不需購買食材,隻要稍微加熱,倒在白米飯上,就可以食用了。
咖喱飯這種從日本本地根生的食物,用面粉和咖喱粉等,加入土豆、紅蘿蔔等蔬菜,調成黏糊黏糊的醬汁,和圓胖的東北大米結合,是日本人日常生活常見的美味。除了咖喱飯以外,制作方便的日本咖喱,還可以成為拉面和烏冬的湯底。
以上那麼多種的咖喱,
哪種是你的最愛呢?
來,給你一道閱讀理解題:
味DUDU是哪種風格的咖喱?
評論留言裡等你~
撰文 | 小刀
攝影 | 部分圖片由小刀拍攝,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圖片 | 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