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文化底蘊遠超其他國家。而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是民族認同感的重要前提,所以我們應該大大的宣傳我們的傳統文化,自己經營好才不會被某些國家盜竊去。但是傳統文化的流傳似乎并不像想象中那樣樂觀,現在的年輕人更願意去過一些“洋節”諸如萬聖節,情人節,而對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了解不多,中元節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日子
中元節,清明節和冬至是相似于西方萬聖節的鬼節,但是我們的節日在文化内涵上卻不僅僅是鬼節那麼簡單,和西方的節日相比有它自己極為明顯的特色
中元節的一重要内涵是來自印度的佛教。 佛教融入中元節, 似乎始于魏晉。 佛教的原始教義漠 視世俗人倫關系,主張禁欲、絕親、 不敬王者。 正如唐朝韓愈所言: “夫佛本夷狄之人, 與中國言語不 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 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 父子之情。” 然而,本土文化對外來佛教進行了中國化, 最終使其成為富含盡忠盡孝内涵的宗教。
而中元節的流行,李唐王朝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李唐王朝建立後,統治者為了提升自己的威望,将道教始祖李耳奉為自己的祖先,從此道教的地位就急轉直上,高居三教之首。因此,道教習俗在主流意識的影響下滲透進民衆的生活中。而佛教為了和當時的道教相抗衡,于是将7月15号定成盂蘭盆節,意義是通過誦經,布施事物給孤魂野鬼來使衆生免于倒懸之苦,可以說是佛教借着道教孝親的禮俗變成了宣揚佛法的節日,所謂的和尚其實并不老實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 外來佛教的輪回觀念竟演化出超度先祖的佛事, 衍生出超度、 祭奠鬼神的盂蘭盆節。 ———梵語 “盂蘭盆”(Ullam-bana)意為 “救倒懸”, 但當時将這一音譯詞附會為盛物的盆器, 梁武帝時依此制造出盂蘭盆會。南朝梁代官員宗懔的《荊楚歲時記·七月十五》 記載: “七月十五日, 僧尼道俗悉營盆供諸佛。” 還描述了各地寺廟的盂蘭盆節盛況: “廣為華飾乃至刻木割竹,饴蠟剪彩, 模花葉之形, 極工妙之巧” 。
而到了後來,中元節已經有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就像過年吃年飯,端午吃粽子一樣,七月成了一個鬼月。新亡人初一到初七回家探親,已故三年以上的老亡人初八到十五回家探親,七月半快來的時候,一般家庭都會去寺廟裡幫忙紮燈,換取功德,有的則向會要幾個回來自己放。從七月十二開始到十五,主婦在其中一天中午備飯菜,魚肉和豆腐,關上大門擺八副碗筷在堂屋大桌子上。
新鮮米飯添在碗裡,然後男主人到神台前燒“包袱”,一邊燒一邊祭告祖先保佑,燒完後叩拜,家裡未出嫁的兒子和女兒一起也來叩拜,然後放鞭炮全家吃飯,晚上到江堤遊玩看燈,一連幾天都有不同的廟在放河燈,有上廟許過願的婦女自己放燈,就在自家水缸、水塘、馬路邊上(稱為路燈)或者江裡跟着廟裡的船一起放燈“放完燈燒紙錢、潑水飯,察告鬼魂求保佑等。
當然,清明節也是也是一個祭祖的鬼節,但是二者的還是有很大區别的,他們的不同大緻可以用一張圖來概括
但是随着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習慣已經無法繼續這樣的傳統了。大部分人在完成學業後基本都會選擇去發展前景較好的城市工作生活,這些傳統節日目前也隻有清明祭祖和過年仍然是極為重視的
那麼在現今我們要如何過好中元節呢
在今天,”孝“一般被理解為“孝敬長輩”,但在古代,“孝”還有一個意思,就是“緻鬼神”。《論語泰伯》有“孝,敬鬼神”之句。鬼神是指祖先的亡靈,緻是指祭祀。在中元節這個鬼節,我們可以把緻鬼神的孝轉化為孝敬長輩的孝。
中元節的白天活動可以分成兩部分,一是孝敬自己的長輩,而是孝敬别的老人
這一天,無論多忙,也最好能和自己的父母吃個飯,如果不在身邊,那也必須給家裡的父母打個電話詢問一下家裡情況,關心一下。而對于學生來講,可以宣揚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這一天,學生們可以組成小組進入社區、養老院,對那裡的老人進行慰問和幫扶工作。如表演節目,一起聯歡,也可以幫助老人打掃衛生、做飯,幫助老人洗衣,陪着老人聊天散步等等
這些所謂的鬼節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能促進我們對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思考如何對待死亡,如何對待生命,如何善待他人。這是一個節日,也是我們這個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