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是媽媽最珍貴的寶貝。但是,你想過嗎——爸爸媽媽也曾經是很小的嬰兒,甚至拄着拐杖、滿頭白發的爺爺奶奶也曾經粉嫩地被抱在懷裡、受到呵護。這麼想的時候,是不是覺得很溫暖呢?
而且,即便我們的身體長大了,但在内心深處,那個小小的孩子依然還在。今天,我們就來拜訪一下這個小小的孩子,學習“子”、“包”、“已”、“了”、“保”、“仔”這些漢字。
子
“子” 畫的就是個小寶寶,
寶寶的身體被暖暖地裹了起來,
隻露出小腦袋和兩條揮動的胳膊。
直到現在,這還是嬰兒最常見的睡姿。
話說,有點像繳械投降哦~
(人家内心安穩,全無防禦嘛)
那麼,這個寶寶出生之前,
又是什麼樣呢?
包
“包”現在看上去跟“子”很不一樣,
但在造字之初,
它表示小寶寶在出生之前,
裹着一層胎膜,
安睡在媽媽的肚子裡。
當然,小朋友也可以想像成——
外面那個圈就是媽媽的肚子,
裡面裹着個大腦袋的小寶寶。
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睡了九個多月,
慢慢地長大了,
開始覺得媽媽的肚子有點擠,
于是決定到外面的世界來玩一玩,
就這樣,寶寶出生了!
已、了
這是“已經”的“已”字,
它的意思是:完成了!
寶寶從媽媽的肚子裡出來了,
所以,已經出生了!
它還有個雙胞胎兄弟“了”呢!
“了”是沒有畫出手臂的“子”,
表示小寶寶剛剛出生,
雙臂緊貼在胸前,
還沒有來得及舒展開呢。
估計你已經發現——
“已”和“了”的篆文很像,
上半部分的大腦袋一模一樣,
隻是下半部分筆劃的拐彎方向不同,
所以,它們可以表達同樣的意思:完成,了結!
仔寶寶出生之後還很幼小,
需要大人随時随地來看護,
這時候的寶寶也被稱作“仔”,
後來,“仔”也被用來指幼小的動物寶寶。
“仔”,就像一個大人正背着寶寶。
表示孩子還很幼小,
需要大人的扶持和看護。
現在我們還說:做事要“仔細”,
意思就是要認真留意細小的東西。
保
“仔”也有一個長得像的兄弟,
那就是“保”,
表示大人為了保護孩子,
在行走或勞動的時候,
反手把孩子背在背上。
中國古代的養育傳統中,
父母外出或耕種勞作時,
會把孩子背在自己背上,
這樣既方便幹活,又很安全。
這種傳統一直沿續到現代。
“保”,雖然造字的時候是人字旁,
代表人類對孩子的背負和護持,
但這種真心護衛幼仔的愛,
卻不分物種和族群,
這種愛,是宇宙間最溫暖的力量。
你感受到了嗎?
和孩子一道,
回溯方塊字創造之初的緣起,
在有趣的故事裡學習美麗的漢字。
大小星球去年底推出了《漢字奇遇》識字盒子。那些富有想象力的水墨畫和生動的漢字故事,受到了寶寶家長們的好評。
我們希望寶寶第一次接觸漢字就是一個很美很有趣的開始,讓這種美好的體驗伴随他們成長。
看看我們往期的漢字小課堂,一起做個回顧吧!
“秋”裡原本有隻蟲!|好玩的字
今日大暑,告訴你“暑”字的來源|好玩的字
今日建軍節|揮晖輝渾葷裡都有個“軍”,暈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