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閱讀提示】杭州女老師深夜的一封信: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閱讀提示】杭州女老師深夜的一封信: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
光明網評論員:日前,浙江杭州建蘭中學的一名班主任給自己的學生們寫了一封信,為孩子們帶去安慰與鼓勵。通過互聯網,更多的人看到了這封信,為其中的愛與責任感感動,也引發孩子們關于如何認識災難,如何認識社會、人與社會關系的思考。
這位班主任在信中寫道:
“這幾天有一句詩在我做飯的時候,在我拖地的時候,在我陪孩子玩的時候,在我洗臉的時候,在任何時候,都會從我的腦海裡跳出來——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人都有信仰,它不是你平日裡高喊的口号,它不是你挂在朋友圈的簽名。它,貫穿了你一生的靈魂。而我的信仰,就是對這片土地,最深沉的愛。因為我愛腳下這片熱土地,我想告訴我的孩子們,它也應該是你的信仰!”
那麼,什麼是愛?什麼是信仰?如何使孩子們在災難中認識愛和信仰,這是一個問題。
“非典”時的大中學生甚至小學生,大都已至婚齡或者已有了下一代。雖然隻隔了短短的十幾年,但兩代人分别所處的社會氛圍已經有了巨大的差異。“非典”時期的學生,網上、線上教學的技術手段還沒有普及,移動網絡終端還剛剛在國外幾個為數不多的國家出現。人們接收信息的渠道和數量與今日相比相差甚巨。
這就給人們對災難的認知帶來了很大的不同。如何認識災難,不僅僅是對客觀現實的認知問題,更有來自經驗者的外部心理調适問題。認識災難,首先需要直面災難,需要知道災難産生的原因和結果,也需要知道個體在災難中的打開“姿勢”——應對方法和措施,知道自己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從而在正确應對的基礎上,在安全度過災難與承擔自己的責任之間達到平衡。這種認知大人要調試,也需要通過言行帶給孩子。
從行為方面,一些在幼兒時期就該養成的習慣,在當下這種災難中都具有再現實不過的意義:勤洗手、保持公共場所的接觸間距、打噴嚏掩口鼻、使用公共衛生設施保持潔淨等等,其實都與避免災難、戰勝災難具有緊密的聯系。
在災難中強化這些習慣,可以使孩子們認識到文明行為及習慣與社會環境之間存在着複雜聯系的現實,對每個成年人來說何嘗不是重新認識和強化這些觀念的機會呢?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正是災難,反襯了文明的可貴以及演進的必要。
從認知方面,對于孩子而言,“心靈雞湯”固然可以溫暖無助和恐懼的心靈,慰籍其特殊時期的孤獨和難以言說的情感,但更為重要的,是從孩子起就要告訴他們直面災難的勇氣,用躲不開、實際正在發生的災難現實,向孩子說明勇敢面對與說出真話對于避免災難和戰勝災難的關系。隻有這樣,他們才會在災難中成長,而不是在災難中無感;隻有這樣,他們才會在遇到各式各樣大小災難時,在正确自處的同時,為避免和戰勝災難效力奉獻。
災難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對此都需要老師和家長做出适當的解說和闡釋,告訴孩子們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醜惡,告訴他們為什麼人們為李文亮大夫鞠一捧淚水,為什麼對欺瞞推诿憤怒不已……隻有這樣,他們才能知道什麼是愛、什麼是信仰,知道“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
【上一篇】人命關天的當口,專利是冰冷的字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