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上海安福路上的米蓋爾·德·塞萬提斯圖書館裡開幕的《都市漫遊探索》攝影展,更像是一個西班牙語版上海生活圖示指南,從典型的石庫門生活,到現代高樓大廈的金融中心陸家嘴,薄皮多汁的小籠生煎,充滿動感節奏的酒吧迪斯科……事實上,參展的四位攝影師來自智利的阿萊汗德羅·斯科特(Alejandro Scott)、來自西班牙的胡安·亞巴達(Joán Llabata)、中國攝影師何成和姚瑤,他們的作品正是為新版《上海指南》的配圖。
圖說: 胡安·亞巴達攝影作品 主辦方供圖
新版《上海指南》是塞萬提斯圖書館将2010年為世博會編寫的《上海指南》進行了整理與更新,聚焦上海文化的新地标新脈絡,延續上海曆史變遷的點滴,文字由居住在上海多年的西班牙文化研究者進行編輯。為《上海指南》提供圖片的4位攝影師,通過使用各種攝影器材和表現方式,定格了我們熟視無睹的生活場景,引導我們重新理解人與城市的關系。他們彼此之間擁有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展覽的視角更為豐富。
圖說: 胡安·亞巴達攝影作品 主辦方供圖
胡安·亞巴達在上海居住了六年,長時間關注上海市民生活的他,喜歡采用中畫幅的膠片機來記錄街邊老房子一個個房間中的情景:市民們在窗外晾曬的衣物,一位老先生笃悠悠地坐在街邊曬太陽,窗戶裡戴着胸牌穿西裝的中年男子在昏黃的燈光下算賬,男人細心地為妻子吹了一個他心中的時髦發型……六年來在上海大街小巷的梭巡,仍然沒有讓胡安熟知這些街道的名稱,但胡安對這座城市依然感覺到了親切。他的作品要求和拍攝工具注定無法躲避被拍攝者的眼光,他會首先禮貌地詢問被拍攝者的意願,尊重他們的生活,如果不願意,那他就作罷,街頭巷尾的大多數人還是願意進入他的鏡頭。“現代化的大都市從東方到西方都差不多,而上海的特色不一樣。雖然這些舊時的場景也正在漸漸流失,但我想把這些記錄下來。”正方形的構圖使胡安的作品看起來更像一幅油畫,透露出一種時代感,這也正是他尋找的美感。
上海的街頭巷尾藏滿了驚喜,攝影師以他們的眼光一一拾起,濃縮在這一本《上海指南》裡,讓來自西方的友人與這座城市的無窮魅力相遇。(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