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強降溫來襲沒有最冷隻有更冷

強降溫來襲沒有最冷隻有更冷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11:26:52

來源:中國新聞社

今天(1月5日),我國進入小寒節氣。此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嚴冬,河流冰封,土壤亦凍結,民間諺語有雲:“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小寒正值三九前後,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時段就此開啟。

小寒節氣全國平均氣溫最低

據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王偉躍介紹,小寒節氣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下降明顯,北方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南方霜雪交加,冷透肌骨。氣象數據顯示,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全國平均氣溫最低的節氣,僅-5.1℃;其次是大寒節氣,達-4.5℃。

強降溫來襲沒有最冷隻有更冷(全年最冷時段來了)1

常年小寒節氣,全國大部進入嚴寒時期,尤其是北方基本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時期。從小寒節氣的平均氣溫來看,淮河以北基本在零度以下,尤其是内蒙古中東部、黑龍江、吉林以及北疆地區平均氣溫基本處在零下15℃以下,天寒地凍。

小寒節氣期間,南方氣溫也是明顯下降,秦嶺、淮河一線平均氣溫在0℃左右,江南、華南北部地區處于一年中較為幹冷的時期,雖然相對北方來說不算非常寒冷,但沒有暖氣的南方小夥伴也會感到瑟瑟發抖。

小寒來了,雪下哪了?

未來幾天,全國的雨雪用兩個字概括:少啊!連常年這個時節最難見晴天的西南地區,5日開始降水也将明顯減弱減少,6-7日迎來陽光。

至于大家心心念念的雪都去哪兒了?去新疆和遼甯、吉林等地啦~在渤海氣旋影響下,6日遼甯、吉林等地有較明顯降雪天氣。

強降溫來襲沒有最冷隻有更冷(全年最冷時段來了)2

進入小寒

傳統的農曆臘月來臨

“臘”在此處有三層含義:第一指它的本義“幹肉”,此時天氣幹燥少雨,最适合制作風幹臘味;第二寓意新舊交替,如《隋書·禮儀志》中記載的“臘者,接也”;第三層涵義與祭祀相關,人們将年終祭祖拜神的重大典禮稱為“臘祭”,有“臘者,逐疫迎春”之說。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時節,北方大部分地區正值田間歇冬,南方地區也多是從事果樹修剪、小麥油菜追施冬肥、蔬菜越冬保暖等工作,農事并不忙碌。

然而農人早已關心起來年的收成。人們常常根據小寒的氣溫、雨水變化預測來年的天氣、農事。比如“小寒暖,立春雪”“小寒不寒,清明泥潭”,當年小寒溫暖,預示來年立春前後有雪,清明雨水增多;“小寒雨蒙蒙,雨水驚蟄凍死秧”,若小寒陰雨,寒冷将持續到來年雨水、驚蟄;此外還有“小寒無雨,小暑必旱”“小寒不寒大寒寒”等。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小寒的習俗大多與吃有關。比如南京人會在此時煮菜飯 ,取南京特色“矮腳黃”青菜、鹹肉片、香腸片、闆鴨丁,再剁生姜粒與糯米同煮,味道十分鮮美。

廣東人要吃糯米飯,糯米飯不光是糯米,得配上炒香的廣州臘味(臘腸、臘肉)、花生、碎白蔥等,吃來有滋有味。

江浙一帶有小寒吃花生的習俗,花生可以健體,當地俗諺說“小寒喜慶長生果”“小寒花生食來年”。

重視臘八節的北方人會喝臘八粥、泡臘八蒜。臘八在小寒節氣前後,在這個時候吃一餐内容豐富的熱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機體熱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以傳統中醫觀點來看,在經曆春、夏、秋三季的消耗後,人體氣血偏衰。“三九”最是寒冷,陰邪之氣頗盛,此時合理進補可以抵禦寒氣侵襲,使得來年身體強健。

小寒食補多講究“溫潤”,即用一些溫熱食物補益身體,比如羊肉、雞肉等肉類,核桃仁、大棗、龍眼肉等蔬果。正所謂“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除了美味,做好保暖也至關重要。小寒節氣期間,天氣寒冷,感冒、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保暖是第一要務。尤其要注意頭部保暖,外出記得戴帽子,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也要加倍呵護。

“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小寒時适當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能夠增強身體禦寒能力,但運動要注意适度,不要練到大汗淋漓,鍛煉後要及時穿衣,避免受寒。

作者:陳善坤

中國新聞社綜合中國新聞網、中國天氣網、央視網、人民網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