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雕像為何閉着?關羽是東漢末年舉足輕重的人物,三國時期,天下分裂魏、蜀、吳三國逐鹿中原,爆發連年的戰役,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關羽雕像為何閉着?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關羽是東漢末年舉足輕重的人物,三國時期,天下分裂。魏、蜀、吳三國逐鹿中原,爆發連年的戰役。
三國在曆史上雖僅僅存在六十年的時間,但卻是群雄并起,烽火連天。
所謂時世造英傑,在如此戰亂紛飛的年代,武将就是那個時期具有決勝關鍵的存在。
關羽作為劉備麾下的武将,是自呂布之後三國的第二大武将,他不但跟劉備、張飛結拜,承擔恢複漢室的重任。
就連曹操将關羽打敗之後,曾一度重用關羽。
在曆史上關羽是忠義的代言,關羽一生講“忠、信、義、勇”。
正如詩中所寫:“關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昭然垂萬古,不止冠三分!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隐微處不愧青天。”
關羽死後曾得到宋朝,明朝,清朝三朝皇帝的屢次追封。
宋朝時期,宋徽宗追封關羽為“忠惠公”、“武安王”。
明神宗在萬曆四十二年,更是将關羽追封成為了“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此追封對關羽賦予了,超脫于人間的神靈色彩。
清朝年間,關羽被康熙帝封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可見關羽對後世的影響有多大。
關羽在如此多名号的加持下,幾乎成為了神一般的象征。
曆朝曆代的民間,多處有關羽的雕像,畫像,玩偶,以供人們瞻仰。
民間更有将關羽畫像紋于身上的,以保佑平安,也為了提醒自己牢記忠義二字。
紋身關羽像,隻能紋前胸,不能紋後背,且多數情況下隻能紋閉眼的關羽,不能紋睜眼的。
不僅如此,民間關羽的塑像,不論哪一尊,不論是誰雕刻,均是閉着眼的,沒有一個睜着雙目的。這到底是為何呢?
而木匠說出的答案更是讓人匪夷所思“沒有人敢不這樣做”,這其中到底有何玄機?
原因之一:殺氣太重,有損關羽形象
關羽一生浴血疆場、殺戮太重,當時關羽殺過的有名有姓的将領如程志遠、管亥、袁紹的上将顔良、文醜,長沙之戰之中的楊齡,過五關斬六将之中的卞喜、王植等,這些就有三十多位,更别說戰場上關羽殺過的無名士兵了。
關羽跟随劉備三十多年,幾乎每個月就會有一場戰鬥,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有時隻能活下一人。
在這種刀頭舔血的形式下生存,關羽殺過的人可以說不計其數。
長此以往,關羽的雙目之中自然飽含殺氣,距離幾米甚至就能感受得到。
民間刻畫關羽畫像更多的是為了保一方平安。
如若雕刻睜眼的關羽,殺氣太重自然不太好,也有損關羽,美髯公的形象。
原因之二,關羽多年讀書近視
關羽有眯眼的習慣,傳說中,關羽不僅武力勇猛驚人,而且也十分喜愛讀書,可謂是文武雙全。
由于生逢亂世,白天戰役很多,沒有時間讀書。
關羽隻能在晚上看書,而古時候,隻有昏暗的煤油燈,長此以往在這樣的燈光之下讀書,眼睛自然會近視。
關羽經常眯着眼睛看人,而且關羽在認識劉備之前靠賣紅棗為生,紅棗本來就不易保存,不能過季度或過年販賣。
當時很多人家中本身就種有幾棵紅棗樹,對紅棗的需求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在這種情況之下,關羽的紅棗生意肯定不是很好。
那麼關羽不可能點燃多盞煤油燈讀書,積年累月夜晚讀書的壞習慣,造成了雙眼有眼疾的關羽經常微眯雙眼,當然這也隻是民間的口口相傳而來的推測。
原因之三,關羽開眼即殺人
關羽在少年時期就殺過欺壓自己的豪紳,跟随劉備後更是殺敵無數,這些冤魂每天在自己眼前飄過,關羽便微閉雙目,以此來求得心中清淨。
很多時候關羽開眼就代表要殺人。而刻畫睜眼的關公無疑會給擁有者帶來不安和災禍。
原因之四,眼睛難以刻畫
根據自古以來我國的信仰,刻畫神靈形象都不敢畫眼睛,除非有高僧指點,否則會為畫像者帶來災難,而這種說法在唐朝張彥遠的《曆代名畫記》中得到了證實。
傳說在南北朝時期,一位叫做張僧繇的畫師,非常擅長畫龍,在應陵安樂寺的邀請下,張畫師在寺廟牆上畫下四條龍,以保佑寺廟平安。
這四條龍畫得惟妙惟肖,但唯獨就是沒有眼睛,這唯一的不足,讓寺廟裡的僧人們有些不悅,他們認為畫龍就必須畫眼睛,不然就是殘缺的龍,并無用處。
張畫師無奈,隻好在兩條龍上分别點上眼睛,誰知突然風雲大作,電閃雷鳴。
這兩隻被畫上眼睛的龍,一時間騰空而起,盤旋在寺廟上空,之後飛入烏雲之中。
當時寺廟裡的僧人們全部都吓壞了,而牆上安靜的隻有沒有點眼睛的兩條龍。
此典故就印證了,刻畫神靈,不可亂畫眼睛,否則會釀成災禍的說法。
關羽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和神靈無異,所以自然不敢有哪位畫師或木匠,打破常規,給關羽畫上雙目的。
而且眼睛是畫像中最精髓的所在,關羽本來就是丹鳳眼,怒目圓睜的樣子很多畫師也不敢枉自作畫。怕刻畫不出關羽的威嚴之相。
結語關羽的形象,在古代都是通過人們的描述,口口相傳得來的。
也隻有關羽生前見過他的人,和他的親人才知道他真正的長相,而其餘的人隻能憑靠世人的描述和想象才得知。
這就是為什麼關羽在每個朝代的形象皆有所不同。
南北朝至唐朝,關羽的臉色是土黃色,宋朝以後,關羽的臉色由黃變成了紅色,而到清朝關羽的臉變成了紅中透黑的樣子。
這也就是為何每個地方塑造的關羽外貌有差異的原因。
正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關羽,我們所信仰的并不是關羽的外表,而是關羽勇猛無畏,忠肝義膽的品德,這也是後世向關羽學習的原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