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排坐、吃粿粿”。粿,顧名思義就是米做的糕點。粿種類繁多,寓意更是吉祥。閩南有句俗語叫“吃粿賺家夥”,意思是吃粿能生财,所以為了讨彩頭,逢年過節或者祭祀活動都有吃粿的習慣。在雲霄人年節的飯桌上,粿是必不可少的節令美食,雲霄縣飲食文化林林總總,粿是其中一大特色。
天微微亮,雲霄人便翻越山頭尋找做粿的核心材料——香蕉葉,開啟展示制粿手藝的一天,做粿,看似簡單,卻充滿了雲霄人的飲食之道。精選的優質糯米需浸泡12個小時以上,待米完全泡開後再用石磨手工研磨,将磨好的米粉兌水揉成團。與此同時,還需要制作花生、綠豆等餡料。一個個粿團在手掌間搓成漏鬥狀,填上滿滿的餡料,細緻收口,在粿模上印上寓意吉祥的圖案,适量抹油,攤放在一個個剪好合适大小的香蕉葉上,放進蒸籠蒸熟。蒸煮要先用大火将水滾開,再用小火繼續加熱約20分鐘。除了蒸着吃,還可以煎着吃、烤着吃,或者速凍在冰箱裡存上一陣子再拿出來回鍋,依然風味滿滿。熱氣騰騰的粿香在揭蓋的一刹那襲來,隔壁小孩都饞哭了。蒸好的糯米粿軟糯粘牙,象征着生活蒸蒸日上,是全家團圓的粘合劑,是诠釋鄉愁最好的家鄉味道。
發粿又叫發糕,是一種發酵類米制糕粿品。
糯米泡水後磨成米漿,加入适量的糖和發粉攪拌後倒入碗中,放入蒸籠蒸熟之後即成。看似簡單,但發粿必得要蒸出裂紋來,裂得越開,“發”得越大,寓意來年會更“發”。這也是對雲霄主婦手藝的年度大考,米漿、糖分、酵母的比例,以及蒸的時間、火候,都要把握精确。
熱氣騰騰的粿香在揭蓋的一刹那襲來,饞嘴的小孩都恨不得撲上去啃一口。但整籠發粿是要拜神的,大人就用小碗盛幾碗多出的米漿同蒸,出來的小碗粿,必然第一時間被孩子們瓜分殆盡。
所謂“菜頭粿”,便是蘿蔔糕,雲霄人把蘿蔔叫做“菜頭”,“菜”“彩”同音,這個粿自然有新年“好彩頭”之意。
蘿蔔去皮洗淨刨絲,切碎的香菇、瘦肉、蝦肉和勻胡椒粉、味精、鹽等佐料一起,于鍋中翻炒,香氣起,倒入米粉漿中水乳相融,這番功夫活兒,稀稠度至關重要。蒸籠早已鋪好白蒸布等候許久,穩穩地兜住它們,吹着蒸氣哄其“入睡”,待粿發硬成塊狀顔色乳白便可起鍋,切塊置于鍋中油炸金黃,沾醋或番茄醬、甜辣醬即可食用,外焦裡嫩、油而不膩、香而不甜。
好的蘿蔔糕,一定要和這年歲一樣,豐腴而厚實。一口咬下,内餡潔白,味道清香而不甜膩,質地柔軟鮮美、軟滑甘香。咀嚼咽下之後,清甜的蘿蔔還在嘴裡回甘,回味無窮。
紅龜粿
紅龜粿因為外形像龜,所以叫龜粿,是雲霄各種粿中,屬于人氣最旺的稀有品種。一來因為閩南語中“龜”與“居”同音,有生财安居的寓意;二來烏龜乃四靈之首,是瑞獸,象征長壽吉祥。
先将浸泡過後的糯米研磨成米漿,倒入米袋綁緊壓幹去除水分,待半幹後拿出。緊接着加入紅花米攪拌成紅色,再加以揉搗。揉搗完成後、再細分約巴掌大小一塊一塊,包入适量的餡後,往龜印上一扣壓,一個布滿花紋的紅龜粿就成形了!再将紅龜粿背面抹油平放于弓蕉葉上,再置入籠床後置于竈上大鼎,以熱水蒸氣炊熟。
熱氣騰騰的紅龜粿從蒸籠裡被端出,濃濃的米香混合着芬芳的竹葉清香一下就鑽進了鼻腔,吃起來口感如同麻糬、甜軟Q,回味無窮。
蝦粿
挑蒜絲、油鍋炒、浸泡、捶打……在馬鋪鄉泮坑村,村民們制作着一種叫做“蝦粿”的美食,作為對去年新婚或生育男丁喜事的慶祝。蝦粿制作工序繁瑣複雜,小小一個蝦粿,制作完成卻需要耗費整整三天的時間。
用木錘将熟坯敲打出粘性,把精選大蒜、新鮮的柑皮、白芝麻、紅糖等材料調配而成的餡兒料放在雪白軟糯的粿皮中間,對折,用大拇指捏出一個個褶皺,這樣包出來的蝦粿,皮不容易破。最後把兩條蝦包在粿裡,寓意着新添的男丁紅霞齊升,紅紅火火。
一個個剛出鍋的蝦粿晶瑩剔透,香氣撲鼻。蝦粿對于當地的村民來說,不僅僅是家鄉美食、童年的記憶、濃濃的年味,更多地融入了幸福、祥和的元素,已成為村民們的福粿,也變成了泮坑村的一種美食文化。
長壽粿
袅袅炊煙飄蕩在火田鎮白石村,小屋裡正制作着鄉村美食——長壽粿。 制作長壽粿最重要的材料是苎麻葉,而苎麻葉就長在白石村山間綠野之中。
白石人取其嫩芽用石舀滲入米漿内反反複複搗爛壓泥揉成粿皮,以蔥花肉餡、綠豆粉餡、花生餡等餡料進行捏制,造型簡單,口感Q嫩,外甜裡鹹,蘊含着濃厚的白石地方文化色彩。
新鮮出爐的長壽粿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白石村自古就有制作長壽粿的傳統,每逢傳統節日家家戶戶都會制作長壽粿,長壽粿已經成為白石村的特色美食。
大糯粿
走進莆美鎮莆東村,一陣陣木槌捶打石臼的聲音铿锵有力,村民們正在制作大糯粿。
大糯粿制作工序複雜,在水裡浸泡四五個小時的糯米經過了攪漿、攪碎、瀝幹、塑形、蒸熟等程序,倒進石臼,才來到了用木錘敲打出粘性這重要一環,捶打的兩個人需要十足的默契配合,一個敲打,一個翻大糯粿,隻有這樣,大糯粿才有粘性,口感才會更香更糯。放到盤子成型後,在粿上充滿儀式感地蓋印和點紅,寓意吉祥如意,阖家平安。
莆美大糯粿已有五百多年的曆史,是為了紀念莆美祖姑,又名英濟夫人,皇帝封的一品夫人的忌日,才形成制作這種大粿的習俗。如今,敬奉先祖的古早美食——莆美大糯粿,經過曆史的傳承與演變,已經成為雲霄文化中的一個獨特記憶。
綠豆粉粿
雲霄綠豆粉粿始創于清末,是雲霄民間古老的消暑小食,屬閩菜系。
制作綠豆粉粿,需選用優質綠豆仁研磨成綠豆漿,靜置沉澱,一斤綠豆七兩糖,加兩大碗水熬煮,投入十足耐心不停攪拌,在不懈努力之下,綠豆粉粿慢慢褪去白色妝容,露出透白無瑕的本真,分盛小碗,自然冷卻成型即可食用,口感Q軟、柔韌而富有彈性。
這是一道晶晶亮亮、賞心悅目的美食,外表樸素卻溫柔味蕾,一入口就能夠扣動多巴胺的旋轉按鈕,快樂油然而生。泡軟的綠豆加水磨細濾渣夏日的午後冰鎮食用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舌尖之上。
米梭粿
雲霄人常言道“好吃不過水晶餃子”,說的便是米梭了。作為雲霄曆史悠久的民間小吃,深受老少喜愛,形似卻又區别于福州小吃金包銀,是雲霄獨有的一道特色面食。
其晶瑩剔透的外皮由木薯粉、地瓜粉做成,軟中帶着嚼勁,軟糯香甜,味道濃郁,舒适爽口,包着蝦仁、豬肉、蘿蔔、卷心菜等餡料,鮮美多汁,百食不厭。一個好吃的米梭講究皮薄餡滿,皮厚了口感則會大打折扣,但皮太薄了則會露餡影響美觀,以在外觀上能隐約看到内陷且一口能咬到多汁鮮美的餡料為佳。
包好的米梭隻需上籠蒸制約十分鐘便可食用。剛出鍋的米梭是極燙手卻也是最好吃的,用保鮮袋裝着熱騰騰的米梭,個頭正好地鑲進大茶杯中,撐開袋子,加入喜歡的調料,就可以“哧溜——哧溜——”開吃咯!
仙草粿
仙草粿又稱燒仙草或仙草蜜,是雲霄人防暑清涼的小吃。夏天,經常有小販駝着“仙草粿”走街闖巷,開啟高亢的嗓音吆喝:“賣仙草粿”“仙草粿,好吃又退火……”此起彼伏的叫賣聲抑揚頓挫,裹着熱風,伴着蟬鳴。
仙草粿呈黛黑色,有着琥珀般剔透的光澤,芳香沁脾,形狀頗像罐裝龜苓膏。這原料來自大自然的解暑清涼小吃需純手工制作,先是把曬幹的仙草洗淨,加水與少許食用堿放鍋中熬煮約五六個小時,然後添加少許面粉漿,冷卻後仙草膠質凝結成凍。
食用時,把整塊仙草粿用小刀或勺子劃碎,放些紅糖或者蜂蜜,食之甘甜冷冽,清涼爽滑,似乎還沒來得及品出味道,就順着食道滑溜溜抵達腸胃,給人以意猶未盡之感。一碗仙草粿進口,頓覺神清氣爽。
水晶粿
最有愛美之心的雲霄古早味美食非水晶粿莫屬。
上等地瓜粉制作成皮,魚露、豬油、油炸蔥頭等汁料調拌切碎的蘿蔔絲、蝦米、竹筍等主料,翻炒入味裹入皮中,捏制成三角形狀,故民間又稱它為“三角樓”,外形像是姑娘頭上的俏皮裝飾,整齊擺放至蒸屜中籠蒸至熟,掀蓋霧氣起,朦胧中,頭戴金黃帽子的水晶粿愈發明亮動人。入口,皮薄卻帶着韌性,質地柔軟、内餡豐富、味鮮可口。
其實 雲霄的粿還有很多,比如畲家青草粿, 馬鋪淮山面粿,橋頭村荞粿……
雲霄粿,雲霄人幸福的味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