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冬吃蘿蔔夏吃姜的姜怎樣吃才有效

冬吃蘿蔔夏吃姜的姜怎樣吃才有效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1 18:48:40

來源:【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冬吃蘿蔔夏吃姜的姜怎樣吃才有效(冬吃蘿蔔夏吃姜)1

俗語說“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處方”“家有生姜,小病不慌”,夏日已至,姜應該怎麼用才能起到保健作用?在中醫師眼裡,在日常生活中,生姜除了發揮其食療功效,還有什麼妙用呢?

夏季吃姜有什麼好處?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五羊門診針灸科主治醫師吳滢珏醫師介紹,從中醫角度看,生姜味辛,性微溫,入肺、脾、胃經。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療風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嘔吐、肺寒咳嗽,解魚蟹毒等。夏季暑濕熱比較明顯,加上天氣炎熱,人們吹空調喝冷飲,均會傷及脾胃陽氣,容易出現寒濕吐瀉,而生姜則能溫胃止嘔,散寒止瀉,所以有“夏吃姜”這一說法。 從營養學角度看,生姜中的揮發油可加快血液循環、興奮神經,使全身變得溫暖,預防感冒,并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防止肝髒和血清膽固醇的蓄積。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有促進消化的作用。

炎炎夏日,姜還可以這麼用

生姜作為廚房常備三寶(姜蔥蒜)之一,常常被用于增進食欲、健脾開胃、驅寒暖胃等。比如,炎炎夏日,食欲不振、胃口不開的時候吃點酸姜;在空調房時間待久了,容易頭痛、頭暈,喝點生姜茶,或者吃個蛋炒飯,都能預防調理一下“空調病”;夏天瓜果冷飲過度,容易胃痛腹瀉,煮菜的時候加點姜末或姜絲,也可以起到健胃、暖胃的功效。除了上述日常用法之外,吳滢珏醫師還推薦了以下三種夏季常用食療法:

1螃蟹的最佳搭檔螃蟹性寒,味鹹,脾胃虛寒的人進食後易出現腸胃不适,如腹瀉、嘔吐等。那麼在煮食螃蟹時,宜加入生姜或紫蘇葉以辟腥味解蟹毒,減其寒性。若貪嘴吃多了螃蟹,那飯後記得來一杯生姜紫蘇紅糖飲。生姜紫蘇紅糖飲材料:生姜3~4片,紫蘇葉5~10克,适量紅糖。做法:生姜冷水下鍋,大火燒開後加入适當紅糖,和紫蘇葉轉小火煮15分鐘濾渣即可飲用。

2風寒感冒初起的小幫手風寒感冒初起時,應對惡寒、頭痛、全身酸痛、打噴嚏、鼻塞流清涕等症狀,可以在家中先煮碗生姜蔥白飲,以緩解外感風寒引起的症狀。生姜蔥白飲材料:生姜3~4片,連須蔥白6個。做法:生姜冷水下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十分鐘,加入蔥白後關火焖兩分鐘後即可飲用。注意:喝完後以微微出汗為佳,這時更應該注意保暖。或者生姜煮水泡腳,以微微出汗為度,也是治療風寒感冒初起的小辦法。陰虛内熱及外感風熱者則不建議服用。溫馨提醒:疫情期間,如出現發熱、幹咳等新冠十大症狀者,請及時通報和就診。

3孕媽媽的好朋友在懷孕早期,很多孕媽媽會出現孕吐反應,生姜作為中醫界裡嘔家聖藥,可以幫助孕媽媽緩解孕吐症狀,同時可以促進腸胃消化、增進食欲。孕媽媽吃姜,可以把姜做成甜品,比如姜撞奶,也可以入菜、入茶等,比如姜絲炒菜。貼姜片吳滢珏醫師表示,如果孕媽媽實在不喜歡生姜,也可以切姜片貼于内關穴或中脘穴上,亦能起到溫中止嘔的功效。要注意的是,生姜屬于熱性藥物,不建議過多食用,如果孕期反應症狀嚴重,應及時到專科醫院就診。内關穴:在前臂掌側,當曲池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桡側腕屈肌腱之間。主治症狀為:孕吐、暈車、手臂疼痛、惡心嘔吐、呃逆、胃脘痛、心悸等。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主治症狀為胃痛、腹痛、腹脹、嘔逆、反胃、食不化、腸鳴、洩瀉、便秘、失眠、麻疹等。

中醫手裡,姜常常這麼用

據介紹,生姜具有溫中散寒的功效,通過熱力和生姜的聯合作用對局部組織産生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擴張,血流加快而改善周圍組織的營養;其次,利用生姜的溫熱性能和外加熱力,刺激局部經絡穴位,可達到溫通經絡,行氣活血,祛濕散寒的功效。比較為人熟悉的外治用法如——

(一)

隔姜灸

吳滢珏醫師介紹,隔姜灸作為一種古老的外治方法,早在明朝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已有記載,是指在艾柱與皮膚之間襯墊姜片而施灸的一種方法,有溫中止痛、升陽祛寒的功效。适用于一切虛寒病症,如嘔吐、腹痛、痛經、面癱及風寒濕痛等。

(二)

姜熨法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陳楚雲介紹,中醫藥熨療法之一。我國現存的最早醫學書籍《五十二病方》中,就已有熨療法的記載,常用于各種風濕、寒濕痹證。治療時将加熱到四五十度的生姜放于人體的某一部位或一定穴位來回慢慢移動滾燙,使藥力和熱力同時自體表毛竅透入經絡、血脈而達到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祛瘀消腫的功效。在臨床上,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風寒感冒之頭痛、身痛、咳喘,各種傷寒及外感發熱等,一切因經脈不通所緻的肢體關節筋肉的疼痛、腫脹、麻木、癱瘓、攣縮和僵硬等病變,對各種痛證如頭痛、脅痛、腰痛、面痛、腹痛等有止痛的作用等。

這也是為什麼中醫院裡不時會飄出濃郁的生姜香氣路過聞到都餓了

提醒

夏食姜也要看體質最後特别提醒的是,夏吃姜并不是人人合适,更非多多益善。特别是天氣炎熱,市民容易口幹、咽痛、煩渴、汗多,而生姜性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熱者寒之”原則,不宜多吃,在做菜或做湯的時候放幾片生姜即可。 此外,陰虛體質的人不能多吃姜。陰虛就是燥熱體質,表現為手心發熱出汗,口幹口臭,睡眠不好,尤其是患有癰腫瘡疖、目赤内熱、肺燥咳痰、便秘或痔瘡的患者,更是不宜食用。另外,變質的生姜還含有黃樟素。姜辣素和黃樟素能使肝炎病人的肝細胞發生變性、壞死,以及間質組織增生、炎症浸潤,而使肝功能有所失常。因此,建議肝炎病人不吃或少吃生姜。民間有諺語“早上吃姜,勝過參湯,晚上吃姜,賽過砒霜”,這個說法在中醫看來也有些許道理。吳滢珏醫師解釋,中醫認為,巳時(上午9—11時),是脾經當令,生姜可以健脾溫胃,有助于脾胃氣運化;而晚上進食辛溫走竄的生姜,則容易出現“上火燥熱”的症狀,但也不至于“賽砒霜”,少量服食也是沒問題的。

本文來自【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