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浙江頻道9月23日電(記者呂昂)面積達6000餘平方米的“珠鍊式”民生綜合體、實時監測河道水質的智慧标牌、“15分鐘應急救援圈”……社區雖小,卻連着千家萬戶。近年來,杭州市西湖區以強街優社攻堅、強村富民攻堅、“五社聯動”攻堅等七大攻堅行動為牽引,黨建統領,網格“智治”,統籌推進現代社區建設,努力構建高質量發展、高标準服務、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的人民幸福美好家園。
翠苑一區始建于1984年,是典型的“雙老”社區,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0%,設施陳舊、環境髒亂、功能缺失等“通病”普遍存在。2022年3月,翠苑一區啟動未來社區建設,通過改擴建、維修改造、功能置換等方式,建成包括老年食堂、翠松居、翠科館、翠鄰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黨群服務中心等服務設施在内的“珠鍊式”民生綜合體,為居民打造“15分鐘幸福生活服務圈”。
走在如今的翠苑一區,智慧的“觸角”已伸向角角落落:依靠地磁檢測器、單雙向引導屏等設備讓泊車更便利;引入“大物業”管理模式,讓專業化精細化服務一“觸”即達;搭建完善“呼應為”智治平台、“治理雲”等數字化應用場景,讓老小區有了新面貌。
“翠苑一區的蝶變,關鍵在于劃小治理單元、做強黨建核心,将數智融入社區治理體系方方面面。”翠苑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小區被分為7個網格,通過“線上 線下”問卷調查、入戶訪談、黨群座談征集意見等方式,充分征求居民意見,及時協調解決問題,僅用一百餘天,項目就建設完成。
城市新社區、老舊社區、國際化社區、農村社區、撤村建居社區……針對社區類型多樣性,西湖區堅持分類施策、網格化管理,将全區203個村社由原來的585個網格增加至960個,網格下設6901個微網格(樓道、樓棟),平均每個網格覆蓋367戶,每個微網格覆蓋52戶,重塑“村社—網格—微網格(樓道、樓棟)”治理架構。同時,深入實施“強社惠民”“強村富民”等集成改革,優化村社資源配置,推動空間布局叠代升級,産業發展提質增效。
外桐塢村位于西湖西面群山之中,傳統上以茶葉生産為主要經濟來源。近年來,外桐塢村着力打造藝術主題村莊,對基礎設施進行整體設計,人居品質大幅提升,村風村貌煥然一新。
據悉,該村目前已有100多名藝術家入駐。茶産業、茶鄉文化與藝術産業、旅遊産業結合,不僅給村民帶來房屋租金收入,更把藝術氣質傳入尋常百姓家。2021年,村民人均年收入達7.1萬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突破500萬元。
西湖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區将聚焦老舊小區和安置房小區物業管理、村社閑置資産有效利用等重難點問題,靶向施策,以“實施争星創優工程、争創首善現代社區”為契機,提升黨建統領基層治理能力水平,全面推進城鄉社區現代化建設。
來源: 新華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