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滿臉胡須,頭發髒成一縷一縷,滿身污垢,破衣爛衫的流浪漢,你會多看他一眼嗎?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流浪漢,他手裡卻捧着《尚書》再看,
這本對很多大學生來說都頗具難度的書,被這樣一個流浪漢捧在手裡,
非常的不合時宜,那麼他到底是誰?
為什麼看似流浪漢又非真正的流浪漢,他的人生究竟有着怎樣的經曆?
一個流浪漢不僅看高深的《尚書》,還有引經據典的發言,
這個視頻被網友發到網上,一下子就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随着大家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個流浪漢的身世也就此揭開。
他叫沈巍,是上海人,他的父親和母親都算得上是一個知識分子,
那大家就非常不解,這樣一個家庭再加上是在大城市,他怎麼會淪落至此?
說起沈巍的一生,繞不開父親這個角色,
他的父親是那個年代少有的大學生,任職于遠洋貨輪上的大副,
幾乎很少在家,所以父親和母親婚後,母親一直住在外婆的房子裡。
父親經常不在家,聚少離多的父子間感情本就生疏,
再加上父親性格非常的專橫強勢,對沈巍的一切都要橫加幹涉。
這讓沈巍從小就很害怕父親,其實很想得到父親的愛,
但是從小缺少父愛的他不知道怎麼表達。
他小時候非常愛看書,家裡的書都悄悄地看了個遍,但是他卻不會開口跟家裡人說買書。
而是自己想辦法,在那個年代,到處都是廢品回收站,
沈巍看到很多人撿了一些東西就可以拿去換錢。
這讓沈巍有了主意,放學後他都會跑去撿垃圾,
剛開始不知道什麼東西可以賣錢,他連橘子皮,碎玻璃都揀。
就這樣,很小的他就已經博覽群書,
但是隻要父親一回來看到他看閑書,畫畫就深惡痛絕,
見一次罵一次,有時候心情不好就直接把他的書撕掉。
每次父親回家,都是沈巍最驚恐的時刻,
他不敢看書,要看也是等着父親睡着了,偷偷地在被窩裡看書。
以至于在沈巍的心裡,父親是一個喜怒無常,暴烈的君主,
他的任何命令都得無條件的服從,這讓沈巍看見父親就非常的壓抑。
在這樣的童年下成長,沈巍逐漸覺得撿垃圾時的自己非常的自由自在,心情非常的放松。
後來他在一本書中看到一段話,意為“過度污染會造成地球巨大的負擔”,
這一觀點也讓沈巍非常的贊同。
更加堅定了撿垃圾的想法,從一開始的撿垃圾隻是為了買書,
到後來他已經養成習慣,為了環保而撿垃圾。
在他看來他做的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直到他長大。
由于沈巍沉迷于文學,導緻他的理科成績非常的差,
高考時選專業,沈巍想走文學之路,
但是父親卻非常不滿意他的決定,逼着他去學審計,
當時沈巍不敢忤逆父親,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上海大學審計培訓班。
但是進入大學之後的沈巍實在志不在此,他不喜歡這些數字,他喜好的是文學,
就這樣他經常跑出去逛書店,學畫畫,參觀畫展等等。
導緻畢業時成績很差,但是他也趕上了好時代,
雖然沒有很好的成績,但是那時審計局缺人,
他在父親的委托關系下,還是進入了審計局工作。
剛進入審計局時的沈巍,感覺就像老鼠進入了米倉,
看到到處都是隻用了一面的打印紙,還有很多紙箱,飲料瓶等等。
這些在别人眼中都視為垃圾的東西,但是在沈巍眼中卻是寶貝一樣的存在。
下班後沈巍并不是着急回家,而是會把那些垃圾桶裡的打印紙都撿起來,
另一方面他還可以拿來畫畫,慢慢的他已經不滿足于自己公司這片區域,
還會到别的樓層去翻垃圾桶撿東西。
這樣時間久了,也讓他的同事們發現,大家便在背後議論紛紛,
更有甚者說他“有神經病”,随着發酵,傳言也越來越難聽,
大家都說“他是個變态,在垃圾桶翻女同事們的衛生巾”。
一時間各種難聽的話語不絕于耳,很快沈巍也等到了領導們的邀請談話,
雖然是談話,但其實就是在對他進行批判,建議他去醫院檢查身體。
後來這件事也傳到了家裡人的耳朵裡,
一向對他要求嚴格的父親更是非常生氣,對他直接上手。
就連一向疼愛他的外婆也很不理解,還指責他,“你好好地上班不上,你揀什麼垃圾啊”
在家人的眼中,似乎也覺得他有問題,一邊指責他,還一邊悄悄聯系了精神病醫院。
後來在大家的哄騙下,直接把沈巍騙到了精神科,在這裡沈巍度過了最黑暗的一段時光。
一上去就被一群醫護人員五花大綁起來,每天的一舉一動都被監視着,
更讓他痛苦的是沒有書可以看,這種被剝奪了人生自由的感覺讓沈巍生不如死。
後來輾轉幾個月後,沈巍終于走出了精神病房,
先是家裡人給他租了房子住,這時他終于可以随心所欲地撿垃圾了。
可是好景不長,周圍的住戶不滿他經常把垃圾塞進房子裡,
多次跟房東投訴了他,為了不影響自己的租房生意,房東就讓他搬走。
後來又換了一個地方,但是沒住多久,還是被多次投訴,
這樣之後的沈巍也不再找房子住。
而是帶着自己的行李,住到了天橋下,俨然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流浪漢。
這次他終于可以堂堂正正,愉快地撿垃圾了,
他每天淩晨兩點起床,翻一遍他周圍的垃圾桶。
可以吃的留着吃,可以用的留着用,有多餘的食物會分給流浪動物們。
如果能撿到書和報紙那就是他一天最開心的事,他每天都有了非常多的時間看書。
這種以天為被,以地為席的流浪生活平靜而規律,
他也在這樣的生活當中自得其樂,這樣一開始就持續了26年。
這26年間,沈巍隻回家過兩次,一次是外婆離世,一次是父親離世,
父親臨終前,一直哭着請求沈巍的原諒,
忏悔地說兒子如今的落魄人生,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可是直到現在才忏悔似乎也晚了一點,
但是看到父親這樣的請求,沈巍多年的積怨也終于釋懷。
送走父親後,沈巍依舊一邊看書一邊撿垃圾,過着流浪生活。
直到2013年9月的一天,他的這份平靜被一個路上所打破,
當時沈巍正在看《尚書》,路人很好奇地發問,
但是沈巍接下來的談吐卻讓他震驚,沈巍不僅通曉四書五經,還有滿口的博學經典。
路人就把他錄下來發到了網上,這也讓沈巍一夜爆火,
他在視頻裡雖然衣衫褴褛,但是卻思路清晰,出口成章。
就這樣“國學大師”“金句大師”“流浪大師”等名号紛紛而來,
更有很多網紅看到了他的名氣,紛紛跑來蹭熱度,
但是對于“大師”這個稱号,沈巍連忙說自己還配不上,
并說“不是我知識淵博,而是你們讀書太少了”。
随着網絡的發酵,很多老闆也開始借着沈巍的名氣賺錢,
他也開始了直播帶貨,他曾說過“之前的流浪是被逼的,誰不想有房子住”,
直播帶貨幾個月後,他也賺到了一筆積蓄,在上海也買了屬于自己的房子。
他一直都有個夢想,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房子,
在灑滿陽光的房子裡畫畫,看書,對他來說是最幸福的事情。
如今的沈巍已不再是那個流浪漢邋遢的形象,
他修剪掉了長長的頭發,也剃去了胡須,換上了幹淨的衣服,
但是在他的眉宇間還是可見那一股書生氣息。
偶爾也會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國學知識和見解,
還經常輾轉多個圖書館,給大家直播講解裡面的典故和文學知識。
遙想當年他的話語還猶在耳邊,
“一個讀書人最大的夢想就是像諸葛亮一樣成名成将,如果不能,
那就要像杜甫一樣憂國憂民”。
胸有大志,心懷天下,這樣的氣概也讓他成為了網友們心裡真正的“大師”。
網上突然傳出沈巍與女作家曉曉結婚的消息,
沈巍回應記者稱,以上消息并不屬實,
至今他還沒有結婚,或許婚姻對他來說是一種約束吧。
豐子恺先生曾說過,人有三種境界,
第一層是物質生活,第二層精神生活,第三層靈魂生活,
像沈巍這樣自由灑脫與世無争,不停地學習知識在靈魂深處修行的人,
對他來說也隻是換了一種方式流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