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喝茶看似一個簡單的活動,其實有很多講究,我國的茶文化曆史悠久,單單各種茶葉的保質期都夠讓人眼花缭亂了。茶葉的保質期,有三點很重要。
首先,目前國家以食品衛生标準為依據制定了茶葉标準,對其産品标簽也做了限定,要按GB7718的規定标明保質期。第二,茶葉的保質期與茶的品種有關,不同的茶,保質期也不一樣。第三,過了保質期的茶葉,一般來說,還是可以飲用的。
比如綠茶
綠茶堪稱茶中“傲嬌小公舉”,是所有茶類中最易陳化變質的茶,極易失去光潤的色澤及特有的清香。市場上常見的綠茶包裝,一般标注保質期為12個月、18個月等不同時長。
但是,過了保質期的綠茶,也同樣有人喝。據說陳了十幾年的老龍井茶,陳味十足,湯水醇厚、甘甜,十分耐泡,被很多老茶客奉為不可多得的上品.
比如紅茶
紅茶是全發酵茶,散裝紅茶的保質期一般标注18個月,紙袋裝紅茶一般标注24個月;罐裝或鋁箔紙包裝的,可保存3年左右。
但在貯存适當的情況下,長期保存的老紅茶,也深受一些茶友的追捧,甚至有茶友會疑惑,紅茶是否也是年份越久越好——這一點目前還沒有來自實驗數據的比較說明,但可以肯定的是,老紅茶的品質,肯定與新茶的不一樣了。拿“保質期”的概念來說的話,肯定是“變質”了。(來源:流年似茶)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微号:6480348(長按複制)交流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