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研究不僅僅是研究生學業的組成部分,也是有志于學術者安身立命之所在、事業發展之所求,更是一個專業研究者更好地履行其學術使命的關鍵。作為始入門庭的研究生,到底應該如何才能做好研究呢?我個人認為,“知識的積累”、“專業的思考”、“寫作和發表”、“總結和反思”是研究生做好研究不可回避的四個核心問題。其中,知識的積累是基礎,專業的思考是關鍵,寫作和發表是核心,總結和反思是保障。
1加強知識的積累
加強知識的積累就是要多閱讀,增加知識儲備,這是做好研究的前提和基礎。閱讀是文科研究生的主要任務之一,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反映的正是讀書在寫作中的重要作用,而時下我們經常提到的“讀研究生”一說也突出了閱讀對研究生學習的極端重要性。在閱讀過程中,“讀什麼”“怎麼讀”和“怎麼樣”是十分重要的三個問題。
“讀什麼”是閱讀内容的選擇問題,研究生在閱讀中要緊緊圍繞自己的專業方向,建立年輪式的閱讀内容體系,提高閱讀的針對性。随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閱讀早已從“無處尋找”轉化成“無從着手”,閱讀内容不僅有書架上琳琅滿目的書籍,而且各種電子讀物和自媒體等碎片化知識也充斥着我們的生活。這就要求我們在閱讀中增強内容的選擇性和針對性,閱讀内容的集中性應該是研究生閱讀和本科生最大的區别。本科生閱讀更多地可以是興趣為導向,閱讀内容的覆蓋面往往比較廣泛,具體内容也不一定與其所學習的專業相關。而對于研究生來說,加深對專業領域知識的理解,形成較為系統的專業和學科知識體系是十分關鍵的,因此在研究生的閱讀中,必須圍繞自身的專業方向展開閱讀,形成專業方向、學科領域和相關支撐學科知識構成的合理知識體系。
“怎麼讀”是閱讀的方法問題,研究生在閱讀中要根據閱讀的目的,合理選擇是精讀還是泛讀的方式,提高閱讀的效率。當前,且不說知識整體浩如煙海,就算是某一專業領域的知識也是數不勝數,而研究生的學習時間十分有限,學習的專業性又很強,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内最大限度地提高閱讀效率。這就要求研究生在閱讀中,要以閱讀目的為中心将精讀和泛讀緊密結合。精讀就是要深入細緻地閱讀,要在閱讀中對著者全文、每章、每節和每段的核心思想内容都有深入的理解,要能夠讀出作者的觀點、悟出自己的思想。在專業領域内,需要精讀的内容一般包括經典的著作和教材,以及自身研究中繞不開的經典文獻。泛讀就是泛泛而讀,在閱讀中強調對文獻的整體把握及閱讀的速度,而不關注具體内容。對于研究生來說,泛讀的内容一般包括為擴展視野而閱讀的文獻和研究中需要引用的素材等。
“怎麼樣”是閱讀文獻的整理問題,研究生要掌握文獻整理方法,采取科學的文獻管理方式,提高閱讀的實效。在文獻閱讀中,我們經常會有閱讀後短期之内體悟頗深,但長期以後能夠記住其核心觀點已實屬難得的窘境,尤其是在閱讀量較大的時候,還有可能出現觀點混淆的情況,且在具體寫作中又很難找到合适的論證材料。這都反映了閱讀材料整理的重要性,研究生要在閱讀中能夠科學地整理閱讀文獻,以提高閱讀對于寫作貢獻的實效。閱讀中的重要文獻,可以采用觀點摘錄的方式進行整理,列出文獻的主題、核心觀點、部分個人認為重要的觀點和感興趣的内容等,并附上規範的參考文獻信息,以方便以後在寫作中資料的查閱與引用。
随着當前信息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專業的文獻管理軟件可以用來提高文獻管理效率,如E-learning、Readcube、Mendeley、Endnote、Zotero、Reference Manager、Refworks、Notefirst和Noteexpress等,都可以用來幫助整理文獻。
2學會專業的思考
專業的思考就是要對問題展開專業性的分析,這是做好研究的關鍵。我們每個人都會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思考,研究本質上也是對一個問題的思考,隻不過與一般的思考不同,學術研究是一種專業性的思考,也正是這種專業性特征把專業的思考與一般的思考區分開來,專業的思考有專業的分析視角、專業的分析方法和專業的分析結論。
專業的分析視角是專業性思考的開端,專業的思考能夠在現象中找出問題、在名稱中把握概念、在觀察中滲透理論。日常生活中,人們所看到的往往是現象、知道的隻是名稱,往往也隻是對事物進行觀察而較少有更加深入的分析。與一般的分析不同,專業的分析視角是建立在專業背景上的,它能夠對現象進行深入剖析,并從中把握現象的本質和核心問題;能夠把名稱進行專業分析,并把握其本質含義;也能夠在觀察中滲透一定的理論方法,更加準确、科學、深入地看待問題,形成科學的理論分析體系。專業的問題分析視角是研究正式開始的第一步,研究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不僅要留心觀察日常現象,更要結合自己的專業繼續深入地思考問題,形成獨特的問題分析視角。
專業的分析方法是專業性思考的關鍵,專業的思考有其完善的方法論體系,能夠更加全面、科學地分析問題。科學的方法論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分析問題的關鍵所在,是否有專業的分析方法論體系是專業思考的核心特征。生活中的思考一般比較零碎化、表面化和随意化,思考過程中也會摻雜很多個人的情感色彩,思考的情緒化和情感化色彩較重。相較于生活中的思考,專業的思考具有系統性、深入性、專業性和客觀性的特征,能夠對問題進行更加全面的認識和系統的分析。其中最為關鍵的原因是,專業的思考有專業的分析方法,這種分析方法的專業性表現在,一方面從專業的視角來看待問題,能夠為問題的分析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可以更加深入、全面地分析問題;另一方面,建立在專業基礎上的分析,避免了問題分析中的随意性,采用辯證分析法、系統分析法等科學分析方法,能夠更加辯證、客觀、系統地把握問題的全貌。
專業的分析結論是專業性思考的成果,專業的思考不僅能夠得出系統的結論,而且會對問題解決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對很多事物産生自己的看法,這些看法中滲透着我們對事物的基本态度,以此來決定對事物采取的具體行為。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即使是在并沒有對事物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得出的主觀和片面性的結論,我們也習慣性地固執己見而不願做絲毫妥協。與生活中的結論不同,專業的分析結論具有客觀性、全面性和系統性的特征,它不再是個人情感的宣洩,而是建立在事實材料基礎上的科學邏輯推論,它的根本目标在于呈現事物的客觀面貌,很少會摻雜主觀色彩。得出科學的結論并不是專業分析結論的終結,專業的分析還會建立在結論的基礎上,依據科學理論對問題解決提出建設性的建議,促使問題的解決。
3 強化寫作和發表
寫作和發表就是要注重自己思想的表達,這是做好研究的核心。研究最終表現為一定的研究成果,而研究成果又是研究者經過系統研究、公開發表後的結果,其中寫作和發表是兩個十分關鍵的環節。在當前我國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中“不發表,就出局”的說法,客觀、形象地揭示了寫作和發表在研究生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值得注意的是,科研中的寫作和發表都非常重視專業性和學術性,這也是科研活動與其他活動相區别的重要特征。
寫作是科研中十分重要的一環,是發表的前提與基礎,它是将研究思想與實踐付諸文字、展示給他人的重要方式。在學術寫作中,“寫什麼”和“怎麼寫”是兩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寫什麼”是寫作主題的問題。學術寫作中可寫的主題十分廣泛,如相關專業領域内的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參與課題研究中發現的問題、上課老師講授的問題,以及生活中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等,這些問題或是一種現象,或是一個領域和範圍,研究初期一定要建立在已有研究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将其具體化為有價值的研究問題,為研究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怎麼寫”是寫作的方法問題。個人愚見,在學術寫作過程中必須“講真問題、有真洞見、做真論證、出真結論”。“講真問題”就是要研究相關領域理論和實踐中真實存在的問題,使研究要麼能夠做出一定的理論貢獻,要麼可以幫助解決一定的實踐問題,要麼二者兼有,不做空洞的研究和讨論,這也是對“寫什麼”的進一步具體化論證。“有真洞見”就是要對研究問題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而不是在沒有深入思考的情況下展開寫作。“做真論證”就是要能夠根據自己的思考,緊緊圍繞研究問題展開科學嚴密的論證,使寫作呈現出科學和富有邏輯的結構體系。“出真結論”就是要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能夠對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解釋,得出客觀全面的結論。寫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發表的第一步。
發表在任何學科的研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加強發表是提升寫作水平的重要方式,研究者公開發表相關研究成果,不僅是表達自己思想與同行交流的需要,而且是促進學科和相關領域知識前沿發展的需要。科研活動中,在寫好科研成果的基礎上,如何發表又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特别是在當前科研群體規模不斷擴大而可發表載體又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如何促進作為科研新人的研究生的學術發表,是一個值得探讨的問題。個人拙見,研究生科研成果發表除請導師幫助以外,可采用如下流程:一是明确作品定位。這就是要在深入分析自己作品,并将其與已發表作品進行對比分析的基礎上,明确自己成果的主題和質量。二要把握雜志特征。每個雜志都有其特定的風格和定位,把握好雜志的特征,并根據自己成果的主題有針對性地投稿,能夠極大地提高成功概率。三要了解投稿方式。網絡技術的發展,一方面極大地方便了作者和雜志社的溝通,另一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假雜志”和“假投稿方式”,這就提醒我們一定要了解學術雜志的官方投稿方式,以免對物質和時間造成浪費。四要及時跟進進度。一般來說,學術雜志都有一至三個月不等的審稿周期,在這期間要及時跟進審稿進度,以避免浪費太多的時間。五要重視編輯意見。當前,很多雜志就算是拟采用某作品時,往往也會提出一些修改意見,使其更加契合雜志的風格,這時著者一定要重視編輯的意見,隻要按照意見認真修改并及時反饋,基本上都能夠成功發表。
4 深化總結與反思
總結與反思就是要不斷對自己和研究本身進行反思,這是做好研究、不斷提高研究水平的重要保障。在科研活動中,研究成果的發表并不意味着研究本身的終結,作為科研新手的研究生,更應該以對整個科研過程的總結與反思為抓手,自覺總結其中的正面經驗和負面教訓,在自我反思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反思什麼”和“如何反思”是深化總結與反思中的兩個關鍵問題。
“反思什麼”是指反思的内容,研究本身是十分複雜的活動,這種複雜性在客觀上與科研本身的創造性特征有關,在主觀上與科研人員從事研究活動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方法等都密切相關。依據科研活動過程,研究反思的内容可以分為對研究過程的反思和對研究者自身的反思兩個部分。
對研究過程的反思,一是要反思選題的方式,追問選題從哪裡來、選題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何在,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選出最有價值的選題;二是要反思論證的方式,要考慮該選題可以采用哪些論證方式、寫作中采取的是哪種論證方式、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論證方式,以及如何才能夠提高論證的科學性和嚴密性等問題;三要反思研究結論,要着重反思該結論是如何得出的、能否進一步深入、在該結論的基礎上能否深入探究其他相關的問題等。
對研究者自身的反思就是要反思研究者的知識體系、科研态度和行為。反思知識體系,就是根據研究需要及時彌補相關知識,以促進自身知識體系不斷完善;反思科研态度,就是要反省研究中在心态上存在的問題,促使自身時刻保持積極的科研态度;反思科研行為,就是要反省自己在科研活動中的具體行為過程,總結其中的經驗和教訓,不斷提高科研專業化水平。
“如何反思”是指反思的方法,掌握科學的反思方法,能夠促進科研人員有效地開展反思活動、總結科研經驗,進而提高科研能力,為做好科研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反思有很多方法,其中最為關鍵的是要在這些方法的基礎上形成科學的反思視角,以促使反思成為研究者自主自發的行為。研究生開展科研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一是通過回顧整個研究過程來反思。通過系統分析整個研究過程,把握其中的優點和不足之處,提高對整個研究過程的把握能力。二是通過與優秀研究生的對比來反思。在科研活動中,研究生可與優秀研究生的做法和成就進行對比反思,以發現自身的問題和不足,在不斷改進中提升科研能力。三是通過老師和同學的評價來反思。在科研成果完成後,可以邀請身邊的同學和具有豐富科研經驗的教師一起對科研成果進行評價,依據其評價意見,深入反思整個研究過程,不斷優化研究設計,提高研究能力。四是通過閱讀相關文獻來反思。每個領域都有很多優秀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不僅在科研過程中可以作為參考,而且在科研成果完成後,可以将其與該研究成果進行對比分析,以明确自身研究的優勢與不足,從而積累更為豐富的研究經驗。
5 結 語
研究生作為學科發展的後備力量,做好研究是其基本任務和使命。研究生要做好研究,應将“知識的積累”、“專業的思考”、“寫作和發表”、“總結和反思”緊密結合,有了豐富的知識積累才能開展更為專業的思考,而專業深入的思考是高質量寫作和發表的關鍵,總結與反思又是優化研究過程、提高研究能力與水平的保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