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女性獨立與工業革命

女性獨立與工業革命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4-30 16:10:37

女性獨立與工業革命?今天在聽《水浒傳》,說書人講到古代重男輕女的話題,我突然想起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名女性前同事在朋友圈吐槽(請忽略我跳躍的腦回路思維),她的大意是說這個時代從未給過女性多一點點寬容,既然女性經濟獨立,還要鼓勵多生孩子,又要在孩子面前時時刻刻保持快樂,孝順公婆,帶孩子,會做飯等等等等,總之,曆史長河女性價值在當代被體現得淋漓盡緻,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女性獨立與工業革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女性獨立與工業革命(女性主義生産力)1

女性獨立與工業革命

今天在聽《水浒傳》,說書人講到古代重男輕女的話題,我突然想起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名女性前同事在朋友圈吐槽(請忽略我跳躍的腦回路思維),她的大意是說這個時代從未給過女性多一點點寬容,既然女性經濟獨立,還要鼓勵多生孩子,又要在孩子面前時時刻刻保持快樂,孝順公婆,帶孩子,會做飯等等等等,總之,曆史長河女性價值在當代被體現得淋漓盡緻。

對此,我有一些想法,先說結論,我認為女性主義想要真正實現男女平等,男女平權的願景,女性必須要更加大力支持、推動與發展科技,深入參與到科技研發上來,利用科技來提升生産力,解放人類勞力,從而提升女性地位,最終實現男女平權。

首先,古代為什麼重男輕女。男性在體能等生理方面天然優于女性,在人類進化早期,更強的體能意味着更多的食物來源,部落戰争中更多的生存機會;到了農耕時代,也因為男性的體能優于女性,所以能更好地農耕幹活,能得到更多的回報,在資源有限甚至匮乏的農耕時代,一個家庭裡多一個男人就是多一個勞動力,還有在冷兵器時代,男人也意味戰鬥力。由此種種,男性地位不斷得到提高,在社會文化與習俗上也自然發展出重男輕女的思想。

可以看出,在存續了千年的農耕時代裡,重男輕女的現狀都沒有得到打破,直到工業時代。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珍妮機紡織機使人類直接參與勞動的“ 手” 被解放出來,完成了人類在物質生産領域的一次巨大飛躍,被認為是工業革命開始的标志。它的出現,被認為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端,比舊式紡車的紡紗能力提高了8 倍,使大規模的織布廠得以建立起來,從而讓女性得以走出家庭,走向社會,走向勞動力市場,成為生産勞動者。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裡,不單單是生産力得到了質的飛躍,還引起了社會生産關系的巨大變動,這變動是全方位的,比如社會、家庭倫理思想道德和思想觀念等等各個方面。正是因為科技的發展,讓女性可以從家庭中擺脫出來,以前男性能幹的活,現在女性也可以幹,而且不比男性幹的慢、幹的差。女性投入到了社會生産中來,有了獨立的經濟收入,從而使她們的家庭地位得到了提升。

回看現在,科技的發展比之前的工業革命更為深入,現代的科技對比工業革命時期,是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在的女性地位比工業革命時期的女性地位也是天翻地覆的得到提高。由此可知,女性想要更進一步提高社會地位,實現男女平權,就更應該去擁抱科技,以科技來不斷推動工業化發展、推動生産力提升。

但在現實狀況中,科技領域往往是男性在作主導,女性似乎對科技研發和創新不太感興趣,而且很多女性還會嘲笑那些專研科技的男性為技術宅男,枯燥無聊。但這些女性不知道的是,正是大量的技術宅男研發的新産品讓女性直接提升了家庭地位;比如掃地機器人、洗碗機和洗衣機等等科技産品的發明,讓女性解放雙手;也正是科技的創新和發展,創造了大量的工作崗位,讓女性可以進一步進入到社會生産中來,從而才有了那句:女性能頂半邊天。

可以看到,到了今天,社會上絕大部分的工作,男性能做的,女性也同樣能做,甚至還可以比男性做得更好,比如教師、會計、财務和人事等等領域,往往是女性從業者更多。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到了今天,女性地位想要得到進一步提升,乃至實現男女平權,女性就必須真正投入到科技領域裡面來,通過自己的雙手和腦力,去創造和發明更先進的科技産品,進一步解放女性,比如創造人造子宮,讓女性擺脫生育的痛苦;創造人力輔助動力裝置,一個普通人也能輕松擡起千斤物體等等等等。

最後總結,女性隻有積極參與到各行各業的科技領域中來,不斷去發明創造新産品,推動工業化發展,解放人類雙手,提高社會生産力,這樣女性地位才能真正意義上得到提升,最終實現男女平權。男女平權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光喊幾句口号就可以實現的,不是抱怨幾句求别人可憐就能實現的。要抛棄幻想,真正深入參與到科技發展中來,通過科技的不斷發展來推動社會生産力的發展,從而推動社會生産關系的的變動,最後推動社會、倫理道德和思想觀念等等各個方面的變化,這是一條曲折漫長的路,但也是唯一的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