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在中國人心中始終有着一個根深蒂固的想法,那就是:賤名好養活。所以,自隋朝到唐朝直至二十世紀十九年代,很多人都會給自己的孩子起一個奇奇怪怪且比較難聽的名字,就是為了好養活,這種名字雖然聽起來很難聽,但是叫的多了不僅不會覺得很别扭,難聽,反而會把孩子越叫越好,比如,長的醜的會越叫越好看。
尤其在古時候,醜奴是最常見的人名,顧名思義,醜奴的意思是醜陋的奴隸,不僅僅代表了人名,更是從側面體現出了人的地位。現在,則不是這樣的,即名字是一種寄托與象征,代表了上一輩人對下一輩人的期望與祝福,所以,在起官名的方面人們是最認真的。
一、姓名和醜奴的由來1、姓名的由來:姓名的文化淵源與曆史足迹
我們通俗的把他叫做名字,官方一點來說,她叫姓名,姓名有姓和名兩個字組成性一般代表的是自己的家族部落名則為家人們的寄托與希望,其實這就是一個符号,象征借此來劃分人與人之間的區别,姓名出現在語言之後,随後姓名成為了人們的一種習慣,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特色文化,所以人們所起的姓名都包含了不同的含義。它使人們的人文标識,傳承着中華民族的文化與祖祖輩輩的思想。
在曆史的習俗沿革來看,名有乳名、本名、學名、曾用名、筆名、藝名等之分。這個階段都由着自己的名字,比如小的時候叫乳名,從始至終貫穿人一個一生的為本名,當你作為一位學者的時候,用的是長大之後,因為種種事故需要更改名字的,之前的名字作為曾用名,當然還有名名很多很多關于名字的種類,我們今天要說的是賤名的由來。
在古時候,人們往往認為賤名如同“神名”一樣,神事名是祈求神靈的善意護助,賤名則是為了避免鬼神的惡意傷害。詞牌名醜奴兒便是由此而來的。
2、醜奴的由來:并非都是賤名
醜奴,這個名字隻是見面的一種。而賤名卻包含了很多很多種,也就是說賤名的範圍很廣,醜名常常由醜字與褒義乃至高貴字眼結合構成,違背了賤名的低賤原則。很常見的“醜仁”一名尤其觸目。在古代有很多很多關于賤名的記載,比如在《唐代墓志彙編》中,在《趙郡李夫人墓志銘》中等。但是不能想當然的把醜名和賤名化為等号,他們有着各自的意義與解釋。
在一些佛教類的文學作品中是比較特殊的,在這裡醜名大多屬于賤名,但是這也隻是在佛教中這樣,“醜奴”一名牽涉到賤名的源流問題。也就是說,賤名與神名的意思差不多,都有着庇護,祈福等等祈求保佑的意思,是鬼神和超自然力量進入命名領域的結果——神事名是祈求神靈的善意護助,賤名則是為了避免鬼神的惡意傷害。
賤名并不完全是醜奴,賤名隻是不好聽,或者身份低微的人們起的名字,也包含着人們的憧憬,這一點與醜奴想類似,而醜奴也不僅僅是賤名,它更是含有自己的含義,在多種文化行伊朗文化,佛教文化等的影響下,不同的理解有着不同的釋義。
3、姓名的意義:美好向往與祝願
人們的祈福方式以及祝願方式有很多,比如:去廟寺拜佛祈求神靈的保佑,或者多做善事,又或者起與神靈,十二生肖相關的名字,多種多樣的方式都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幸福的渴望。
每一個生肖都有着獨特的寓意,比如在兩《唐書》中經常不記載卒于何年,均記載成生肖年,由此可見,以神靈代表年,就好比神事名原先主要來自伊朗文化圈一樣,十二生肖從地支的通俗性配屬,演變為代表本命年的保護神,尤其是出現在大量神事名中,也有明顯的伊朗文化因素。
自古以來,從思考再三的起個名字到平時生活的油鹽醬醋茶無不體現了人民的單純與可愛聰明,更體現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曆史源遠流長,雖然是一個符号化的東西,但是它是多少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多種文化的融合,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姓與名。我們應該感歎這種文化的奇妙。
二、十二生肖的生活化1、賤名的變遷:從醜奴到十二生肖
醜可以代表人們的生肖以及生肖年份,本命年地支和生肖已經被認作是該年生人的保護神,與醜名類似的中古人名有寅奴、寅姜、申子、申娘、未奴、巳奴、戌兒、亥仁、亥女等等,都有神靈保護的意義在裡頭,在很多史料中均有記載,
神事名是在中古時代從中亞傳入中國,主要是依靠伊朗—粟特文化傳入。賤名傳播中土的依舊是依靠伊朗—粟特文化作為媒介。這有兩個主要理由:第一,在信仰多元的粟特人中,如《古粟特文信劄》裡一位棄婦的詛咒,狗的形象并不比豬高明。
第二,如下文所述,中古時代常見的幾類漢語賤名,常有對應的伊朗—粟特人名例證。諸多證據顯示中古賤名的由來是有依有據的。多種文化的結合和傳播,才使得一個個名字都頗有源源。
《八瓊室金石補正》中有一個人叫做王石買,我覺得這就可以推論出:像這種“市場買來型”賤名,義為“寄養的奴仆”,意在避免招惹鬼神的關注和傷害。衆所周知,繁體字“醜”即為人們口中的“醜”的原形,其左半正是酉字。由于在通俗的寫法中“醜”“醜”兩字通用,所以醜名也可以代表地支第二位的神格化,其大有來頭。
在北朝時期,字面上涵義低賤的醜名便是如此,也罕見于傳統士族家庭。醜名在唐末五代後基本消失,與士大夫階層掌握主流文化“話語權”不無關系。所以,文化的變換也與時代的交替有關,這些一起繪成了一幅優美的畫卷,即中華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文化。
2、十二生肖人格化的發展
十二生肖的人格化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了,對于十二生肖而言,這一特征在考古文物上體現的淋漓盡緻,用動物命名人的本命年,在宗教上,名字的主人與信奉的神靈之間直接的個人關系,在敦煌文化上,十二生肖作為保護神,在伊朗文化上,地支和生肖名的出現等等,都使得“醜奴”與十二生肖不可分割。
到了唐末和宋代,生肖俑又從人身獸首繼續演變為完整人物塑像。這一人格化過程也見于墓志四周常見的十二生肖線刻:初唐時期,這些線刻完全是動物。
例見《西安碑林博物館新藏墓志續編》收錄的貞觀十年(636)《陳叔達妻王夫人墓志》和貞觀十六年(642)《劉照璧及妻墓志》。它們後來逐漸變成人身獸首的圖案。通過人們的改變和完善,生肖文化仿佛有了自己生命一樣,仿佛有了自己的思想。是那麼的活靈活現,生肖的人格化也同時象征着人類文明的進步化。
到了唐代晚期,許多墓志上的線刻生肖完全以獸首人身形象呈現。人們對于聖獸可以保佑蒼生,可以給人們帶來好運這一點堅信不疑,回到醜名的話題。酉年屬雞,在傳統文化中一般以鳳凰作為這一屬相的嘉名,有大量例證。然而醜名卻以繁體“醜”字代表酉年,加上了偏旁“鬼”,這正是生肖人格化的需要。
3、古詩詞中的十二生肖
屈原的一首詩中寫道,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充分說明鬼具有人的形象。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種形象也是由人來賦予的,人們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美好願望寄托在一些神靈,鬼怪的身上。
将十二生肖人格化,賦予它們意義,這不正是人類文化的進步和多重文化的融合嗎?伊朗文化、中亞文化相互交融帶動了相關地區各個方面,經濟,文化,習俗,無一類外。都在相互影響中茁壯成長與發展,在古詩詞中,十二生肖具有了靈性。它的意義非比尋常。
四、結語任何事情都有它的過度階段,但都是從單一到逐漸完善,逐漸的多樣化,這是神事名中國化的一項特征——神靈的人格化受到漢字的約束。再如地支“申”的人格化兼神格化的自然選擇是“神”字。固然這是神事名常用的神靈通稱,但也可以找到神字代表申年的若幹例子。
以生肖為保護神其實從古至今都在沿用,人們都會給自己的孩子取一個好名字,當然,賤名也開始比較少見,在二十一世紀,科技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賤名好養活,這種話已經不能麻痹人們的思想。最後,每一個人兒都可以如同名字一樣,過好自己的一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