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朋友圈常見的一些網紅名句,其實都源自古詩詞。
例如“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鲸,夢醒時見你”,出自李白年輕時所寫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原句是“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渲染了山居的甯靜,無關風月。
再如“春風十裡,不如你”,原句是杜牧的“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表白的對象是一位13歲的雛妓。
還有“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最初的原句是“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是中唐著名山水詩人韋應物寫給外甥盧陟的一首詩。
以上這些網紅句都是在原句的基礎上,稍加修飾改動。
還有一種情況是根據詩詞的意境,而衍生出新的詞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對應的詩句是“萬裡歸來顔愈少”,出自蘇轼的《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讀了全文才知蘇轼有多牛。
古代有很多歌妓雖身陷大染缸,卻能出淤泥而不染,其品格氣節就是大丈夫也有所不及。
例如明末清初,“秦淮八豔”之一的柳如是,不僅知詩書,善音律,更有着強烈的家國情懷,在國破家亡之際,她表現出了比那些所謂士大夫更高尚的氣節和操守,曆來為後人所贊賞。
還有南宋中葉的女詞人嚴蕊,本是台州營妓,與知府唐仲友來往密切。
唐仲友因反對朱熹理學,被其彈劾,其中一條罪名就是與嚴蕊的風化之罪。
嚴蕊被捕下獄,然而無論如何嚴刑逼供,她始終不肯遵從指令污蔑唐仲友,“然是非真僞,豈可妄言以污士大夫,雖死不可誣也”。
而蘇轼這首詞中的“寓娘”也是一位多才多藝,人美心更美的奇女子。
她本是蘇轼好友王鞏府中歌妓,“烏台詩案”,王鞏受到牽連,被貶到濱州(廣西),是蘇轼一衆親友中貶得最遠,受罰最重的一個。
王鞏府中原有許多歌妓,在其定案後,都紛紛散去,唯有寓娘也就是柔奴不離不棄,陪着王鞏遠赴濱州。
濱州偏遠,環境惡劣,柔奴陪着王鞏一呆就是五年多。
哲宗繼位後,王鞏得以赦免北歸,而蘇轼也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
在兩人相聚的宴會上,柔奴為其獻歌斟酒。
蘇轼見柔奴風采更勝從前,有感而發,便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
詞的上半阕極寫柔奴的容顔和才藝,突出了她的外在美。
開頭兩句既贊美了好友王鞏,又點出了柔奴的天生麗質。
“玉郎”原本泛指青年男子,詩經有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詞人以“琢”字修飾,突出了友人的豐神俊朗。
而“點酥娘”則是指膚如凝脂的美人。
一個是琢玉郎,一個是點酥娘,兩人正是天作之合。
接着的幾句以誇張的手法,充分表現出了柔奴如天籁般的歌喉。
“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表面上是說她的歌聲讓炎熱之地變為清涼之國,實際上是指她給友人帶來的精神上的慰藉,撫平了對方心中因仕途失意而産生的煩悶、焦躁。
通過上半阕這幾句的描寫,塑造一個花容月貌、歌聲清麗的美女形象。
當然,才貌雙全的女子在那個時代并不少見,真正令詞人欽佩的是她身上所體現的曠達精神,這也是下半阕詞人所要着重描寫的。
換頭一句“萬裡歸來顔愈少”是描寫柔奴的神态容貌,和如今的網紅名句“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有異曲同工之妙。
賓州位于嶺南一帶,自古便有“嶺南卑濕,丈夫早夭”的傳說,而柔奴一個弱女子,在那裡呆了5年,卻更顯年輕,
這裡雖然有誇張的成分,更多的是對她曆經磨難,仍然面帶微笑的高度贊美。
“笑時猶帶嶺梅香”這是以梅花傲霜鬥雪的精神襯托柔奴的堅貞不屈。
“試問嶺南應不好”,這個問句帶了一絲肯定的語氣,因為那時的嶺南多瘴氣,偏遠貧瘠,自然比不上京都氣候宜人,環境舒适。
但是令詞人驚訝的是,柔奴卻答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心若安定,有了歸宿,無論天涯海角,處處是故鄉。
這是柔奴的回答,也是蘇轼半生漂泊所奉行的理念。
這首詞通過外貌、神态、語言等多處描寫,高度贊揚了一個才貌雙全,内外皆美的奇女子。雖然隻有短短幾十字,卻出了兩個千古名句。
“萬裡歸來顔愈少”,後來衍生了“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而最令後人推崇的當屬“此心安處是吾鄉”,這原本是白居易的詩句,卻成蘇轼的半生寫照。
他的後半生幾乎不是在貶谪之地,就是在貶谪的路上,然而無論身處何地,他都能安然自若。
很多人是因為“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一網紅名句才知道蘇轼這首詞,最後卻因“此心安處是吾鄉”愛上這首詞。
讀了全文,才知蘇轼有多牛。
不知你是否也喜歡蘇轼這首詞?歡迎一起來讨論。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就點個關注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