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在樓下看見隔壁李叔,走路一拐一拐的,腳不敢落地的樣子。問了原因才知道,李叔這不是摔傷了,而是腳上長了幾個雞眼,實在太疼了,不敢碰。說是上了各種雞眼貼和藥膏,效果都不太明顯。想着是不是可以直接去醫院給做手術給切除了。
“雞眼”其實就是一種肉刺,主要是足部皮膚受到長期擠壓或者摩擦,導緻皮膚局部出現圓錐形的增厚。一般表現為淡黃色或者深黃色的皮膚硬性角質,就像我們常說的老繭子一樣,但是雞眼是圓錐形的,尖頂嵌入在皮膚内,表面卻是光滑或者半透明的情況。一開始症狀不明顯,但是病情不斷發展後,可能會出現走路或者穿鞋子時,擠壓觸痛,嚴重時簡直寸步難行。
長期需要站立或者行走的人,不管是站立還是行走,都會增加腳部的負重,會比常人更容易造成腳部局部皮膚受到擠壓或者摩擦,從而産生雞眼。
經常穿高跟鞋的女性,高跟鞋會讓腳趾部位遭到擠壓,每天都這麼穿,尤其是一些鞋子款式很好看,但是穿起來并不舒适,就給了雞眼可乘之機。
而且不合腳的鞋子容易形成腳墊和厚繭,若是不能夠及時糾正的話,還會導緻腳部局部結構畸形,時間久了就特别容易出現雞眼的問題。這種情況可能會讓雞眼反複,有的人以為雞眼會傳染,其實不是,雞眼并非感染引起的,所以不會傳染。隻是腳部已經産生了畸形,又穿了比較窄小的鞋子,就會讓雞眼不斷出現。
當然,不管是哪一種方法,都要注意安全。有些人會自己在家忍痛去挖出雞眼,一定不要這麼做,自己操作不當很容易損傷肌膚,造成肌膚感染的問題。如果實在拿不準,建議去醫院進行處理。尤其是有糖尿病或者是其他會導緻肢體麻木、皮膚敏感度降低的疾病的患者,最好就醫,不要私自處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