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8月9日一大早,臨淄區皇城鎮崖頭村的吳長國就擺開陣勢,制作起了大鼓。隻見他将做好的鼓圈,碼放到一起,作出大鼓的雛形,再拿斧子敲敲打打,每一下敲打都經過思量,不放過任何一處細節。
吳長國是淄博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崖頭大鼓”第四代傳人。據《皇城鎮志》記載,“崖頭大鼓”始創于1852年,迄今已有160多年的曆史。早年間,皇城鎮崖頭村内有許多制鼓的村民。随着時代的不斷進展,制鼓這門手藝在皇城鎮已變的越來越少。目前,皇城鎮能制作“崖頭大鼓”的隻有吳長國和他的哥哥吳長綱。
傳承的制鼓工藝
“我們‘崖頭大鼓’創始人名叫吳化楠,第二代傳人叫吳玉泉,第三代傳人是吳奎臣,到我這裡已經是第四代傳人。”提起“崖頭大鼓”的曆史,吳長國娓娓道來,“據我父親說,我老爺爺是位赤腳醫生,為人樸實。有個南方人路經此地病倒了,老爺爺将他醫治好,那人沒錢給診費,便将制鼓的手藝傳給了我老爺爺,我老爺爺便是第一代。”
崖頭大鼓是純手工制作,一面大鼓的“出爐”要經曆解闆、制作鼓圈、裁邊抛光、蒙皮、踩鼓、上漆等20道工序。在鼓圈制作上,木質越硬,聲音越清脆。在蒙皮的制作上,削皮均勻才能保證鼓的質量。
吳長國說,制鼓技藝傳到他這一代,在工藝上有了很大改善:原來用刨子刨鼓圈,隻能選擇木質較軟的梧桐木,現在有了抛光機、刨床、電鑽等現代化的工具,不但大大縮短了制作周期,木料選擇也更加多樣化,鼓的質量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鼓簧是為了增加鼓的共鳴音,在鼓裡面加的彈簧。“鼓簧我們叫‘單挑一枝花’,是根據鼓簧的造型起的名字,也正是有了‘這支花’,鼓才能達到最佳的共鳴。”多年來,吳長國一直在尋求新的工藝打造“這支花”。如今的鼓簧采用琴鋼制作,雖然成本價比其他材質的鼓簧高出許多,“但是共鳴更好。”
在吳長國的鼓廠裡,一個放在鐵架上的鼓圈格外引人注意。鐵架是由底邊和三個支柱構成,底邊由帶鈎的鐵圈環繞,鼓圈就置于鐵架上,高于地面半米。吳長國将被水打濕的鼓皮延邊打好了眼兒放在鼓圈上,把契子穿過孔眼,用手指粗的繩子固定住,拉緊後再穿過焊着鐵鈎的鐵圈上,吳長國與妻子默契配合,将磨得光滑的木棍從繩子的中間穿過,不斷轉緊,鼓皮就被牢牢的貼合在鼓圈上。
接着兩人不停地用鐵錘敲打着鼓圈上的楔子,整張鼓皮均勻地被越拉越緊。随後,吳長國夫婦就登上高高的鼓面,圍着鼓面有節奏地一踩一跳,并踩出咚咚的鼓點聲,就像是在跳舞一般。
“崖頭大鼓之所以這麼有名,就是因為我們一直延續着老一輩流傳下來的踩鼓工藝。”吳長國說,踩鼓時,人站在鼓面上反複地用腳踩,使鼓皮松弛,然後勒緊皮子繼續踩,反複數次,直到鼓面繃緊為止。隻有經過這個工藝,做出來的大鼓鼓皮才能達到最大勁度,鼓聲才能清晰清脆。
制鼓既是技術活也是體力活,技術娴熟的吳長國,平均一天也隻能制作一面大鼓,要想鼓聲洪亮、铿锵有力,且耐用多年不壞,任何一道工序都不能省,質量來不得半點馬虎。
傳統工藝搭上互聯網
在吳長國的倉庫中堆滿了不同的鼓:鑼鼓隊專用挎鼓、特大号戰鼓,高中低調堂鼓、朝鮮鼓等,“這些是準備運走的,這些是天津的一個公司訂購的。要是過年的時候,這個倉庫早就空了。”邊說着,笑容不自覺的湧現面頰。
“我做了20多年的鼓,現在才算迎來好時候。”由于交通不便和客戶面窄,剛開始從事制鼓行業的吳長國常常面臨資不抵債的情況,“一年毛利潤三五萬,去掉成本根本剩不下錢。”
“當時和父親背着鼓,周邊各個集市都跑遍了,但是腿能跑多遠?最遠也就到廣饒。”看着用心制作的大鼓堆滿倉庫,吳長國無計可施。
“互聯網+”的出現讓他的生意有了轉機。“當時阿裡巴巴剛上線,抱着試試看的态度,我就注冊了,沒想到自此打開了銷路。”在阿裡巴巴平台四年間,吳長國擴大了客戶面,省外的客戶不斷增多,僅一年間,批發的大單就達20多個。
吳長國的大鼓以質量取勝。大鼓的售價根據尺寸從幾百到上千不等,客戶在購買時更為謹慎。僅通過圖片形式來展示商品的電商平台,在描述商品時還存在弊端,他的許多客戶是到現場考察之後才成為他的老客戶。
知名度變高,生意變好,吳長國卻更冷靜的審視自己:“我的初衷是做精不做量,所以在‘崖頭大鼓’有了一定知名度以後,我就轉到了淘寶平台,零售為主。”
“我注冊了“忠誠堂”和“崖頭”牛皮大鼓品牌。可以說互聯網時代成就了“忠誠堂大鼓”的發展”。如今,“崖頭大鼓”遠銷濟南、青島、河北、北京及全國各大城市,并出口到新加坡、泰國、韓國、朝鮮、日本等國曾在第二屆濰坊風筝會、九九年五十年大慶、曆屆齊文化旅遊節期間一展雄姿,2008又被命名為奧運會專用鼓。在吳長國的努力下,“崖頭大鼓”已成為國内黃牛皮大鼓标志性品牌。
銷售越來越好,影響越來越廣,吳長國感覺自己的責任更加重大,“我的目标非常明确,做自己的品牌,做百年老店。将“崖頭大鼓”這一淄博市非物質文化遺産更好的傳承下去。”
(大衆報業·大衆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磊 通訊員 孫文 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