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以前官師不分,具體的學術掌握在當職業官員中,所謂的“學在官府”。但随着周王室不振,禮崩樂壞,這些學術官員地位不保,紛紛淪落民間,散落在諸候各國,促成了私學興起。這種現象稱作“學術下移”。這些掌握管着文化的官員像星星之火,引燃了後世百家争鳴的燎原之勢。
當時以齊國的稷下學宮為中心,天下名士鹹集,各種學術派别的代言人争辯馳術,著書論說。僅在齊宣王之時受上大夫之稱的稷下學士多達七十六人,司謂群星閃爍,盛況空前。
各國也效仿齊國,争相養士。戰國四公子,平原,孟嘗,春申,信陵,各養士數千。後有秦國李斯,亦養士三千,編寫了《呂氏春秋》。這種人才彙聚,熱烈自由的學術探讨,争辯之風,形成了文化的高度繁榮,促成了百家争鳴之态。可見,所謂百家是對各種學派的統稱,當時諸侯争霸,這些學說各自的政給主張被不同的政治努力所采納,十分活躍,最終形成各持已見,争鳴天下的态勢。
百家流傳下來并對後世有較大影響的到了漢代已經不多。司馬談把百家歸納為六家,為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陰陽家。漢代劉向和劉歆父子收天下圖書,彙編官方目錄,所著《七略》,九流麟萃,殺青所編,百有八十餘家矣。《漢書.藝文志》也記載,百家中數得上名字的有189家,有4324 篇著作。但所謂百家,發展成為學派的也隻有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這十多家。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将小說家去掉。稱為九流。俗稱,十家九流。
關于各家學說形成的源流始末,漢代劉歆有獨到的見解。劉向劉歆受命整理天下圖書,所見廣博,故而劉歆能夠究本探源,成一家之言。他認為儒家出于司徒之官,道家出于青史,陰陽家出于義和之官,法家出于理官,名家出于禮官,墨家生于清廟之守,縱橫家出于行人之官,雜家,出于議官,農家 出于農稷之官,小說家、出自稗官。這種說法從社會變革和曆史發展的角度解釋了學術下移,百家出現的原因。
當時孔子,孟子,荀子以仁義禮制為儒家代表。老子,莊子以清虛守道為道家代表。墨翟以城池守禦,兼愛非攻之理為墨家巨子。張儀,蘇秦縱橫捭阖,以合縱連橫為縱橫家代表。韓非,申不害,商鞅以法,術,勢為法家代表。鄒衍以陰陽五行,天象地理為陰陽家代表。惠施,公孫龍以合同異,離堅白之辯為名家代表。雜家兼收各派,兼儒墨,合名法,自成一家,李斯為代表。農家許行,與民同耕,播百谷,勸耕桑。小說家,采街談巷語,道聽途說,為青史曲綴,并沒有出色的代表人物。
個人認為兵家和方術家也是較為重要的學術流派。孫武,孫膑将以攻守戰備,戰陣籌謀為兵家代表,亦有吳起,尉缭,白起等縱橫其間。方術家,通醫蔔星相之術,多為醫師方術之人。
這十家之中,對後世統治影響最大的就是儒家,道家,法家了。
秦國用法家的峻法森嚴,并六國,吞八荒,崛起之速令人驚歎,然仁義不施,天下苦秦,二世而亡,其滅亡之快也令人唏噓。可見,亂世多用重典,偏用刑名,重武修兵這些都是正确的,然而治世卻需輕刑減賦,休養生息,倡導禮樂以教化民衆。但依法治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可謂影響深遠,百世不衰。
漢統四方,先用黃老之術,無為而治以養民,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強化王權,奠定了儒家幾千年的統治地位。
諸子犀利的思辨,嚴密的論證,多元的發展思想,豐富的美學思想,獨特的語言魅力,對後世的文化心理和學術傳統形成了深遠的影響。諸子的審美哲學為文論的發展提供了指引,其著述從語錄體到專題論文的演化為後世文章的發展體供了法則,其豐富的語言和修辭手法滋養了曆代文學家。
此外,儒家的入世踐道,道家的出世超脫,還形成中國士大夫的兩個重要精神領域,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後續,會分别探讨各家學說,敬請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