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晚間,百潤股份發布的2016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股份營業收入同比大跌60.22%至9.35億元,營業利潤同比下跌142.76%至-2.66億元,淨利潤同比下跌128.39%,虧損1.42億元。
對此,百潤股份在公告中給出的解釋是:影響業績的主要因素是預調雞尾酒業務在2016年度持續消化渠道庫存,導緻預調雞尾酒産品公司出貨量減少,主營業務較上年下降幅度較大所緻。
事實上,在業内普遍以為即将迎來預調酒市場春天之際,始料未及的是,劇情翻轉,預調雞尾酒從2016年伊始便進入了寒冬,雖然2016年12月,百潤股份對生産RIO預調雞尾酒的巴克斯酒業增資擴大産能試圖扭轉局面,但随着生産者大量進入,模仿品牌大行其道,供大于求的矛盾凸顯,市場泡沫随之無可阻擋地破裂,曾經魔力十足、利潤空間巨大的RIO預調雞尾酒,也遭遇了銷售的滑鐵盧,不得不背起了拉低百潤股份業績的鍋。
然而,若真論起來,這鍋,RIO預調雞尾酒還真的非背不可。原因何在?有哪些營銷誤區?
其一,營銷策略問題。RIO從一開始依托的年輕化、時尚化營銷的定位并沒有任何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頗為令人難以苟同的是決策者錯誤地将營銷簡單地理解為影視劇作品植入、話題的熱炒,并誤以此為品牌,将知名度與品牌的價值等量齊觀。從最起初周迅代言的“Let’s RIO”到邀請新生代超人氣男神楊洋和宅男女神郭采潔共同拍攝的最新TVC,從從《何以笙箫默》到《微微一笑很傾城》,從湖南衛視金牌欄目《快樂大本營》到《天天向上》,再到強勢登陸央視及霸氣承包多家優秀衛視及省台,并且聯手四大主流視頻網站進行戰略性合作,全面覆蓋并滲透全國重要城市。RIO的這種地毯式霸屏式的廣告轟炸已經不僅僅是瘋狂可以形容。然而,短時間内的強曝光,在帶來高關注度的同時,也意味着大量資金的投入,更直接加劇了企業負擔,使得營收、利潤在與市場的賽跑中雙雙敗下陣來。有數據顯示,2015年,百潤股份廣告費用達到誇張的3.3億元;2016年上半年,百潤股份在廣告營銷上的投入也豪擲1.54億元。
隻是,殊不知,知名度并不一定與購買力成正比、更無法與品牌價值劃等号,消費者口碑才是為品牌背書加價的有效渠道,RIO卻恰恰與此相背離,忽視了産品的更新叠代,而一味地标榜自我與标簽化,到頭來,換來的永遠不會是消費者的買單。要明白,年輕并不隻有酷與輕奢,更有源源不斷的新玩法,這也是為什麼針對年輕人群體的服裝品牌每個季度甚至每月每周每天都會時時上新的原因所在。但RIO的決策者似乎并沒有意識到這點,因此,在營銷策略上,便出現了棋輸一步滿盤皆輸的連鎖反應。
事實上,百潤股份其實已經開始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大力着手解決,試圖做亡羊補牢的努力,于是相繼推出新品,包括酒精度為5%的“ORIGINAL(本味)”系列以及酒精度為8%的“STRONG(強爽)”系列。然而,市場反響慘淡,銷售業績表現欠佳。登錄天貓搜索“RIO”可以發現,RIO5度本味雞尾酒套餐的2017年2月截止至27日14:30的成交量為可憐的152筆,強爽系列的月成交量則稍強一點為938筆。這樣的銷量,在天貓旗艦店動辄10000 /月銷量的大背景下,不僅略顯寒碜,更對整體銷量的提振難有助力。可以說,百潤股份的出手為時晚矣。
其二,渠道管控問題。作為全國化的預調雞尾酒龍頭品牌,RIO建立了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銷售渠道,且在二、三線區域市場不斷滲透。
但是,必須看到RIO的渠道模式是以經銷商代理銷售為主,綜合性商超、CVS便利系統和娛樂場所等直銷渠道為輔,電商和網絡直銷為補充。目前,以經銷模式獲得的銷售收入占比達到總收入的80%-90%,直銷渠道銷售收入在一成左右,電商及網絡直銷基數較小。直銷渠道中,以綜超和娛樂場所渠道為主。
然而,這樣一套看似龐雜的體系,卻仍然無法回避銷售渠道較為單一的風險,經銷商代理銷售為主導的渠道模式,也許在一開始市場剛剛興起時,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但,随着同質産品的大量融入,當去庫存工作無法得到有效進展,面對大量的庫存積壓,RIO唯一的出路便隻有向經銷商不斷壓貨,而這就直接導緻了很多經銷商出現崩盤,最終不得不退出合作系統。好比是火車沒了火車頭,如何跑得動?這正是RIO的第二個營銷誤區,把雞蛋放同一個籃子裡!如此簡單的道理反而一直被忽視,大概這便是所謂的被勝利迷惑了雙眼吧。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斌臨城下社群兵法。接下來會分享更多關于創業及社群電商營銷的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