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夜書所見古詩簡單記憶方法

夜書所見古詩簡單記憶方法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6 20:31:33

夜書所見古詩簡單記憶方法? 譚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複生,号壯飛,湖南浏陽人,清末維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夜書所見古詩簡單記憶方法?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夜書所見古詩簡單記憶方法(樂記妙憶中學古詩)1

夜書所見古詩簡單記憶方法

走近作者

譚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複生,号壯飛,湖南浏陽人,清末維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寫作背景

公元1882年秋,十七歲的譚嗣同,從湖南故鄉赴甘肅父親任所途中,經過陝西潼關,在這裡飽覽了一番北國山河的壯麗風采,十九世紀末葉,在我國曆史上,是一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代,也是一個民族精神空前高揚的時代.透過少年譚嗣同這首充滿浪漫主義精神的山水絕句,我們仿佛聽到一個迅速臨近的新時代的腳步聲。

原詩、翻譯和記憶方法

潼關

(清)譚嗣同

終古高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

譯文:

自古至今,高天的滾滾雲濤團團簇擁着這座城,一任獵獵秋風吹散了清脆的馬蹄聲。

奔騰的黃河流入平坦廣闊的原野仍嫌受拘束,連綿的秦嶺山脈,進入潼關(以西)便再也不知何謂平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