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角之好”,是孫策對自己與周瑜關系所作的評價。
該評價記載在《三國志·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裡:“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大緻意思是說,周公瑾是才智出衆并具有特異才能的人,與我是兒童時期的好朋友,有骨肉親情的情分。
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軍起義,中郎将朱儁奏請孫堅擔任佐軍司馬。孫堅隻得把家眷留在九江郡壽春縣(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便率領一千多名士兵,跟随朱儁南征北戰。在壽春的少年孫策,已是非常有名氣的人物了。與孫策同齡的周瑜,慕名從廬江郡的舒縣(今安徽廬江縣西南)趕到壽春拜會孫策,倆人一見如故、推誠相待,孫策帶上周瑜去見自己母親。周瑜則邀請孫策一家人從壽春遷居舒縣,與自己住在一起。孫策一家人來到舒縣後,周瑜将自己的一座大宅讓給孫策他們居住。
上述記載,就是孫策與周瑜“總角之好”的故事。由于史書記載過于簡潔,有三個問題還需厘清:一是周瑜是哪年去壽春拜訪孫策的?二是孫策在周瑜家住了多長時間?三是少年孫策的名聲從何而來?
一、光宗耀祖,周瑜有意結交孫策
上網搜“總角之好”,大緻有以下内容:總角之好,漢語成語,意思指小時候很要好的朋友。出自《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總角,是古人對孩子幼年時的一種泛稱,一般八歲到十四歲的未成年時期都可以被稱為總角。因為古代孩子沒長大的時候喜歡把頭發梳成兩個小角似的模樣,總角之稱也就是這麼來的。總角一詞最早出自《詩經》之中的“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據《舒城縣志》記載,東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孫堅起兵讨董卓,徙家于舒①。這種說法與孫策所說的,他與周瑜系“總角之好”情形不符,公元190年,孫策16歲了。
我的觀點是,周瑜去壽春拜訪孫策的時間段,應該是中平元年(184年)之後,中平四年(187年)之前。可以這樣說,孫策到壽春年後,結交了當地一些知名朋友,名聲日益傳揚,周瑜才慕名到壽春拜訪他。當時孫策和周瑜的年齡在十二、三歲之間,符合“總角之好”的說法。
周瑜見到了孫策,還拜見了孫策母親,為了解決孫策一家人在舒縣居住問題,周瑜特地讓出路南大宅院供孫家居住。這就是史書上所說的“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所謂“升堂拜母”,就是到對方的家裡去拜見對方的母親,也指互相結拜為友好人家或者結為異姓兄弟的一種儀式。什麼叫做“有無通共”,就是互相幫助接濟的行為,可以理解為“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這種不分彼此的狀态。
有必要補充說明一點,廬江郡,楚漢之際設郡。廬江周氏原本漢初自汝南郡分出的又一支著名周姓望族,這支周氏兩漢開始露頭角,成為當地望族。周瑜曾祖父周榮,任過東漢章帝、和帝兩朝的尚書;其子周興,安帝永甯年間曾拜為尚書郎,為帝王之喉舌。周興之子周景,是周瑜的從祖父,字仲景,曾兩拜尚書,官至太尉,卒後,追贈安陽鄉侯;周瑜的從父周忠也官至太尉。換句話說,廬江周氏三世兩太尉,如此門楣,稱得上是豪門士族了。
周瑜的父親周異也曾官至洛陽令,由于周異早逝,相比而言周瑜這一分支在家族的影響力較弱。為此,少年周瑜志向遠大,立志要做一番大事業,這就有了結交能人異士、社會名流,以光宗耀祖。
二、抱團取暖,孫氏與周氏相扶持
中平三、四年(186年、187年)間,周瑜去壽春拜訪了孫策,接下去要說的是第二個問題,孫策一家人何時到舒縣居住,他們又居住了多長時間?這個問題重要嗎,很重要!這關系到孫氏家族與周氏家族是否存在相互協助的問題。
據《三國志•孫策傳》中記載,“(孫)堅初興義兵,策将母徙居舒”,而在《三國志•周瑜傳》中卻記載,“初,孫堅興義兵讨董卓,徙家於舒”。
這兩段記載雖然都說,是在孫堅“興義兵”的時候,孫策搬家到了舒縣,但是《三國志•周瑜傳》明确是說,在讨伐董卓的時候,孫家人才搬到舒縣的。也就是說,孫家搬到舒縣的時間應該是初平元年(190年)之後,這也是《舒城縣志》記載,孫堅起兵讨董卓,徙家于舒的時間由來。
然而,在《三國志•孫策傳》中,說孫策家人是從壽春搬家到舒縣的。再結合《三國志·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記載:“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可得出孫策一家人從壽春搬家到舒縣居住的時間,應該是在中平元年(184年)之後,中平四年(187年)之前。
既然如此,那麼如何解釋《三國志》孫策傳與周瑜傳在孫策搬家時間上的矛盾呢?有一種可能,是孫策兩次搬家到舒縣居住。還真有這種可能,這是因為孫堅曾擔任過長沙太守。
我的觀點是,《三國志•孫策傳》中的“堅初興義兵”是指,孫堅跟随朱俊讨伐黃巾軍的時候後,孫家第一次從壽春搬家到舒縣,時間是中平三、四年(186年、187年)間。孫策一家人到舒縣後,周瑜就是将自己的位于道南的大宅子讓給孫策居住。
據《資治通鑒》記載,中平四年(187年)冬,十月,長沙郡(今湖南長沙)的區星自稱将軍,聚衆萬餘人,起兵反漢,攻打郡縣。東漢朝廷任命孫堅為長沙太守,以剿滅區星叛軍。孫堅到達長沙,施設方略,身先士卒,一月之間,即将區星叛軍讨平。孫堅因其功被封為烏程侯。孫家人就将家從舒縣搬到了長沙,孫策一家人終于團聚了。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入京獨掌朝政。初平元年(190年)孫堅響應号召,決定起兵反對董卓。孫堅離開長沙北上,其家人再居住長沙就不是很合适。于是,在孫策建議下,孫堅拍闆決定,孫家再次前往舒縣,居住在周瑜家。這就有了《三國志•周瑜傳》中的記載,“初,孫堅興義兵讨董卓,徙家於舒。”
如果說中平三、四年(186年、187年)間,孫策聽衆周瑜安排到舒縣居住,是出于兩個年輕人相互傾慕之情;那麼到了初平元年(190年)孫策一家人第二次到舒縣居住,則應該是由孫氏家族掌門人孫堅與周氏家族掌門人,比如周瑜伯父周尚等人決定的。董卓道行逆施,關東豪強紛紛起兵反抗,孫堅也決定起兵。周氏家族接濟孫堅家人,說明他們有共同的政治理想與抱負,雖然沒有證據表明孫堅北上抗擊董卓,周氏家族為其提供銀兩或兵卒,但是能為孫堅解決後顧之憂,這就是對孫堅的最大支持。
孫堅決定北伐董卓時,将家屬留在舒縣,托付給周氏家族,似乎也能從另一個側面得出,孫堅與周氏家族掌門人等在周瑜到壽春拜訪孫策前,他們可能就相識,且關系很好。周瑜到壽春拜訪孫策的背後,可能是兩個家族都在考慮在亂世裡有必要抱團取暖,相互扶持。
三、整合營銷,打造孫策品牌效應
在解決周瑜拜訪孫策的時間及孫策曾兩次在舒縣居住之問題後,有必要解答少年孫策為什麼能在壽春短短的時間裡,會有如此名聲的問題,這在史書上仍然沒有現成的答案。我們從以下三方面來分析,大緻能得出結論孫策的名聲,是他父親孫堅一手策劃的。
第一、孫堅對孫策寄予很大的期望。俗話說,世上父母無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隻不過許多父母對自己孩子有期望,卻沒有清晰的培養目标,這也是許多父母期望落空的原因之一。孫堅對長子孫策的培養,既有明确的目的,更有清晰的目标,這可從孫堅給他與正室吳氏所生的四個兒子命名中看出看出端倪:
孫堅希望孫策“掌符”,執孫家之牛耳,為家族策劃未來。孫策,字伯符。“策”,從字面上看為“策略”或“計謀”,也可引申為“策劃”或“規劃”;“符”,是指虎符。虎符,中國古代帝王調兵用的憑證。用銅鑄成虎形,分為兩半,兩半都鑄有相同的銘文,右半存于朝廷,左半交給帶兵将帥。調發軍隊時須持符驗合,作為憑證。戰國到隋代盛行,唐代改用魚符。
孫堅希望孫權成為家族的智囊。孫權,字仲謀。孫權的“權”,不作“權力”或“大權”名詞用,而是作為一個動詞,表達的是“權衡”之意,即一種能夠審時度勢,權衡利弊的決斷力;字仲謀之“謀”,也作動詞用,即“能謀善斷”。
孫堅希望孫翊和孫匡成為輔佐性人物。孫翊,字叔弼;孫匡,字季佐。“翊”和“匡”同樣是動詞,就是“輔助、輔佐、匡扶”的意思;再說他們兩人的字,一個是“弼”,一個是“佐”,就是左輔右弼,體現幫助或輔佐之義。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孫堅希望孫策在戰略上能為家族把握全局,善于謀劃;孫權在戰術上權衡利弊,赢得時機;期望孫翊、孫匡能成為孫策的左膀右臂,共同成就孫氏家族的千秋霸業。
第二、孫堅給了孫策最好的教育以及最佳的人脈資源。對孫策有個明确的定位後,孫堅自然要為孫策提供最好的教育,将孫策培養具有文武雙全的領袖型人物。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也就是說,同類的東西聚在一起,人按照其品行、愛好、才幹等形成團體。據此就有了,要想了解一個人,就有了去看他的朋友之說。孫策的好朋友周瑜,就是文武雙全的儒将,從中可反襯出孫策的内在素養,這也是孫策與周瑜之所以惺惺相惜的原因所在。
與此同時,孫堅通過家族、同鄉、師友等社會關系網為孫策營造了廣泛的地域影響力和号召力。為此,有人曾提出周瑜與孫策的交往,原本就是雙方家長安排的。這一說法雖缺乏相關史料佐證,但是隻有十二、三歲的孫策沒有幹出經天緯地的業績,則能在淮泗地區赢得巨大的名聲,其結論就是有人刻意營銷的結果。誰為孫策刻意營銷?當然是他的父親孫堅。
晉人裴啟著作《裴子語林》(亦稱《裴啟語林》)裡,有則《英雄忌人》故事:
十四歲的孫策在壽陽拜見袁術。剛到不一會兒,有人通報:豫州劉備來了!孫策就馬上起身要走。袁術好奇:“劉豫州來,你就要走,他和你有什麼關系?”孫策說了一句讓人頗值得玩味的話:“不,英雄相忌。”說完就告辭往外走。此時,孫策從東面台階往下去,劉備從西面台階走上來,兩人隻是互相觀察而已。此時,孫策知道對方是劉備,但劉備并不知道孫策在此。非常微妙的是,劉備隻是看到了孫策走路的姿勢,竟然就不再往前走了②。
事後怎樣?沒有記錄。這則故事不見于正史,在中平六年(189年)前後,劉備拜見袁術的可能性不大,而作為與袁術同朝為官的孫堅長子孫策,拜見袁術還是有可能的。後來袁術還曾上表任命孫堅為破虜将軍,領豫州刺史,孫堅領軍出征,袁術在後方提供糧草補給。
孫堅為孫策所作的營銷,是成功的。這可從孫策在淮泗地區結交了一些世家大族與儒學名士,就是證據。比如,文臣有張昭(彭城人)、張纮(廣陵人)、秦松(廣陵人)、陳端(廣陵人)、胡綜(汝南固始人)等,武将有周瑜(廬江舒縣人)、呂範(汝南細陽人)、蔣欽(九江壽春人)、周泰(九江下蔡人)、陳武(廬江松滋人)等。
第三、孫策是孫堅内定的接班人。首先,孫策是孫家長子;其次,從孫策能順利執掌父親孫堅留下的舊部,且舅舅吳景、堂兄孫贲、老将朱治、程普、黃蓋、韓當等都願意聽從孫策的指揮,就可推測出孫堅在生前就明示過,孫策就是他的接班人。再者,從孫策對孫權的刻意培養,也可以看出他是在有意模仿父親孫堅的做法。
《三國志·吳主傳》注引《江表傳》記載:孫堅去世後,孫策在江東開創事業,孫權經常跟随着他的身邊。……每次宴請聚會賓客時,孫策常常回頭看着孫權說:“這些人,都将是你的部屬。”孫策為什麼會說出“這些人,都将是你的部屬”,這樣莫名其妙的話呢?
是否有這種可能,在孫堅在世時,他在會見其部下時,經常當着部下的面對孫策說,“這些人,都将是你的部屬。”這就是俗話所說的,有樣學樣。當然,孫策要比父親孫堅做得更好,那就是孫策讓十五歲的弟弟孫權出任陽羨(今江蘇省宜興市)縣長,有意識讓孫權從政。
綜上,孫策和周瑜這兩個心懷夢想的少年,惺惺相惜,共同演繹了精彩無比的“總角之好”的大戲:為此,孫策開創了孫氏家族的百年大業;周瑜亦讓廬江周氏在東漢末期家族聲望達到了頂峰。
四、總角之好與年齡指稱詞
漢語成語“總角之好”,意思指小時候很要好的朋友。
“總角”一詞,語出《詩經》。比如,《詩·衛風·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大緻意思是,回想少時有多歡樂,談笑之間露溫柔。海誓山盟猶在耳,哪料反目竟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終結便罷休)又如,《齊風·甫田》“婉兮娈兮,總角丱兮。未幾見兮,突而弁兮”。(大緻意思是,漂亮孩子逗人憐愛,紮着小小羊角辮。才幾天沒見面,忽然就頭戴冠帽已成年。)古時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兒童将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總角,借指童年時期。
古代表示兒童的用語很多,比如,7歲(女),髫年;8歲(男),龆年;10歲以下,黃口;10歲,幼學;12歲(女),金钗之年;13歲(女),豆蔻年華;13歲(男),舞勺之年。這些年齡用詞,形成了古代漢語很有趣的現象,故年齡用詞就形成了一個專門名詞——年齡指稱詞。
年齡指稱詞是專門用來指稱年齡的詞,一般可歸納為借代型、隐喻型、字迷型、白描型、衍生型、綜合型等基本類型。透過蘊涵于年齡指稱詞中的傳統文化事象與民族文化心理,可以窺見漢語深厚的文化意蘊。
譬如,以詞指稱具體的年齡數字,不僅更能生動形象地體現該年齡的特征,而且可以大大豐富表達的整體語義。以“弱冠”為例,它除了可表明二十歲這個年齡數字之外,至少可以隐含幾層信息:20歲的人尚弱(即尚未發育健全的人);成人禮自古有之;20歲男孩舉行加冠禮之後預示成人的開始。不僅如此,年齡指稱詞的運用,往往可以使表達變得含蓄隽永,端莊典雅,而這些也正是中華民族審美心理的有效表達③。
(二〇二一年二月二十一日于麗水)
附:古語年齡部分用語摘錄:
(一)童年:
初度:是指生日之時;
赤子:剛出生的嬰兒;
湯餅之會:指孩子出生第三天舉行宴會;
未滿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4~8歲:垂髫[三四歲至七歲(女)、八歲(男)]
7歲(女):髫年;
8歲(男):龆年;
10歲以下:黃口;
10歲:幼學;
12歲(女):金钗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3歲(男):舞勺之年。
幼年泛稱:總角,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兒童。
(二)少年:
15歲:志學之年;
15歲(女):及笄之年;
15~16歲(女):待字閨;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破瓜之年、二八;
15歲或15歲稍上的年歲:成童;
15~20歲:舞象之年、束發;
18歲(女):二九;
20歲(男):弱冠;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已到出嫁年齡:摽梅之年。
(三)中年:
30歲(男):而立之年、始室、有室;
30歲(女):半老徐娘;
40歲(男):不惑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
51歲:開六;
54歲:六九年。
(四)老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下壽;
61歲:還曆、華甲、開七;
64歲:破瓜(瓜字可分為“八八”兩字);
70歲:古稀、杖國之年、緻事之年、緻政之年;
71歲:開八;
77歲:喜壽;
80歲: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壽、望八;
88歲:米壽;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鲐背之年、望九;
99歲:白壽;
60歲以上:耆老
80歲以上:大耋;
老年人:皓首(白首)、龍鐘、潦倒之年。
(五)百歲以上:
100歲:期頤、上壽;
108歲:茶壽;
120歲:花甲重開;
140歲:古稀雙慶。
注:①轉引于錢征《周瑜與巢湖》,2007年第9卷第5期巢湖學院學報。
②《裴子語林·英雄忌人》記載:孫策年十四,在壽陽詣袁術。始至,俄而外通:“劉豫州備來。”孫便求去。袁曰:“劉豫州何關君?”答曰:“不爾,英雄忌人。”即出,下東階。而劉備從東階上。但轉顧視孫之行步,殆不複前矣。
③吳言明《漢語年齡指稱詞的類型及文化意蘊探析》,2014年5月第35卷第3期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