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學會基本飛盤?在地面滑跑過程中,側風對于飛機主要有三方面的影響,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怎麼學會基本飛盤?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地面滑跑過程中,側風對于飛機主要有三方面的影響。
(一)側風推動機身整體位移的傾向
在地面滑跑過程中,飛機保持縱軸與中心線平行的狀态。側風吹向機身會産生側向位移的傾向。
在正常滑跑狀态下,飛機輪胎的摩擦力足以克服側風造成的位移傾向。
在離地過程中,輪胎與地面摩擦力逐漸減小,飛機可能會出現少量的側向移動。
但是飛機離地後,會很快形成偏流角。所以隻要操縱得當,這個位移偏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二)機翼向下風方向橫滾的傾向
側風會導緻上風面機翼相對氣流速度更大,升力也就更大。兩側機翼的升力差異會造成飛機向下風方向橫滾的傾向。在後掠翼飛機上,這一特點尤為明顯。
為了克服升力不對稱現象,機組應當向上風方向施加一定量的盤量。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上風盤"。
開始起飛滑跑,保持駕駛盤大緻中立。在整個起飛滑跑過程中,逐步向上風壓盤,到剛好能夠保持機翼接近水平為止。
——《B737機組訓練手冊》
(三)機頭向上風方向偏轉的傾向
當側風吹過機身時,垂尾造成的風阻遠大于其他部位。這會造成機尾向下風向偏轉,機頭向上風偏轉的傾向。
為了克服垂尾的偏轉傾向,機組應當向下風方向蹬舵,以保證滑跑過程中飛機縱軸與跑道平行。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下風舵"了。
蹬正縱軸滑跑,可以避免輪胎側滑,減小起落架側向載荷,還可以避免中斷起飛時反推産生側向分力。
在适航的氣象和道面條件下,使用"上風盤,下風舵"操作,可以保證飛機穩定的,縱軸平行跑道的滑跑。
在實際飛行中,地面風是不斷變化的。而且随着空速的增加,副翼和方向舵的氣動效能會逐漸增強。
這就決定了"上風盤,下風舵"不會是一個恒定刻度,必須随狀态實時進行調整。
通常來講,"上風盤"量以飛機沒有向下風面"掀起"的感覺即可。
而"下風舵"的控制則更為直觀,隻要蹬正飛機縱軸滑跑即可。
在側風條件下,飛機在地面滑跑階段實際上處于側滑的狀态,即飛機縱軸與氣流的來向存在一定夾角。
而在空中,我們使用"偏流法"飛行。飛機的縱軸偏向上風面一側,利用空速的側向分量克服側風影響。
這也就意味着,在離地過程中,我們需要将飛機由側滑狀态轉換至偏流狀态。
在飛機由側滑向偏流轉換的過程中,機組操縱動作的先後次序是很有講究的。如果操縱動作錯序,或者同時松開"上風盤,下風舵",則可能導緻飛機狀态不穩定。
在飛機離地以後,先壓住"上風盤"不要松,逐漸撤舵。
撤舵過程中,機組需要少量調整"上風盤"量,以保持機翼水平為标準。待方向舵回到中立後,柔和撤回"上風盤"。此時,飛機就已經形成穩定的偏流狀态了。
側風起飛過程中,還有幾個小問題需要注意:
(1)飛行擾流闆
擡頭和離地過程中過多壓盤會增加擾流闆升起。随着擾流闆升起增加,阻力增加升力減少,會導緻機尾離地高度減少、起飛滑跑增加、且飛機加速更慢。
——《B737機組訓練手冊》
如果"上風盤"盤量超過10度,會導緻上風側飛行擾流闆升起。"上風盤"量過大,可能導緻升力損失,進而造成離地延遲,或者與預期相反的橫滾傾向。
(2)新的基準位置
除了側風影響外,飛機在滑跑過程中還會受到短時的陣風擾動。
在陣風修正中,很多初學者會本能的将舵撤回中立位。這會導緻人為的方向擺動。
操作者應當将側風穩定時的"下風舵"位置作為新的方向舵"基準"位置。陣風擾動修正完成後,方向舵應當回到"側風基準"位置,而不是中立位。
(3)确認飛機離地
機組必須在确認飛機完全離地後,再開始由側滑向偏流的轉換動作,否則可能導緻極低高度下的坡度、偏航或側向位移。
以筆者的習慣,通常會待起落架電磁鎖銷的"咔哒"聲出現後,再進入轉換動作。
來源:飛行叫獸
免責聲明:本頭條号所載内容為本頭條号原創或網絡轉載,轉載内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跟我們聯系!轉載内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本頭條号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頭條衆号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