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楊國強和許家印?去年,曹德旺應邀在企業家發展年會上發言,他說:“許家印的事兒大家也看到了,他39億的資産就能搞出2萬億的債務,我國的GDP才100萬億,他占2%這還僅僅是許家印一家可能還有張家、王家、你家......不知道什麼家”,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碧桂園楊國強和許家印?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去年,曹德旺應邀在企業家發展年會上發言,他說:“許家印的事兒大家也看到了,他39億的資産就能搞出2萬億的債務,我國的GDP才100萬億,他占2%。這還僅僅是許家印一家!可能還有張家、王家、你家......不知道什麼家!”
在曹德旺看來,許家印的巨額負債并不稀奇,國内有很多這種高負債經營模式的企業,不僅僅是恒大一家的問題。在房企圈中,有一家負債與恒大不相上下的企業:欠了1.6萬億的碧桂園。
從近期碧桂園的表現來看,曹德旺的預言似乎在一步步變成現實:中國除了徐家外,還有個楊家。
5月16日,碧桂園發布公告,将在本周内發行新的企業債券,由于害怕沒人購買,碧桂園特意給債券買了信用保護工具“信用違約掉期”和“信用風險緩釋憑證”,即使債券暴雷,債權人的錢也能通過第三方取回。
市場對此傳達出了樂觀情緒,碧桂園連續下跌的股價終于反彈,借新債還舊債,政策層面似乎對房企發債開了口子。
從另一個側面看,如今房企融資渠道很窄,大部分房企選擇消化庫存房來降低負債。在這樣的背景下,碧桂園仍要頂着質疑聲發行債券,很難不讓人懷疑他們的現金流是不是遇到了問題?
3月底,在2021年業績說明會上,碧桂園總裁莫斌信心滿滿地稱:2021年碧桂園全年營收達5580億,回款率達90%,加上手握1800億現金,相信2023年就能實現“三道紅線”全部轉綠。
碧桂園業績挺好,雖然負債有1.6萬億,但手上仍有1800億的現金,可以保證交房,交了房便有回款,不像恒大手頭沒有現金,各地樓盤相繼停工,陷入惡性循環。
與恒大相比,碧桂園至少資金一直在流轉,有流轉就有希望。從财報上看,碧桂園的形勢一片大好,穩中有進。
在官方稿件中,碧桂園特意強調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對碧桂園的評級依舊為“投資級”。
進入4月下旬,碧桂園股價連續下跌,最兇的一天5月10日,股價跌了13%,市值蒸發75%,大筆資金出逃。随即,惠譽将碧桂園的評級從“投資級”下調到了“負面”,不建議投資者購買。
看空的情緒很快從股市蔓延到了債市。有些手持碧桂園商票的供應商慌了,甯願以7折的價格抛售商票,早日拿到現金,落袋為安。
從穩中有進到股債雙殺,不過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種種迹象表明,似乎碧桂園持有的1800億現金,支撐不住1.6萬億的債務了。
2與恒大許家印喜歡追求“大大大”“好好好”的風格不同,碧桂園的楊國強為人頗為低調,除了房地産外,沒有過多涉及跨界投資。
唯一能讓楊國強提起興趣的事兒是如何降低建房成本?楊老闆對壓縮成本的追求到了極緻的地步。
比如,碧桂園小區住宅的地漏,原先是采購的,楊老闆問了下價格,感覺太貴,幹脆自己建了個工廠,專門生産地漏,自産自銷,壓低成本。
楊老闆東摳摳,西省省,最後發現企業最大的成本是人力!他竟打起了機器人的主意,準備花10年時間,研發出能蓋房子的工業機器人,徹底淘汰農民工兄弟。
别人都以為楊國強在開玩笑,你一個泥瓦匠搞啥高科技?
楊老闆秉承“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産”的思路,真的注冊了一家機器人公司,從日本請來專家負責研發,還約定兩年為期,搞出行業首個蓋樓機器人。
同時,為了集思廣益,楊老闆又搞了個民間機器人大賽,邀請民間高手帶着自己的機器人前來參賽,如果機器人現場能蓋房,楊老闆立刻給投資,充分相信群衆,依靠群衆。
全國各地的民間科學家紛至沓來,最好的一台機器能自動抹水泥。日本專家看後搖搖頭:這些都不是機器人,他們隻是按照設定好的程序進行機械運動而已,與智能化毫無關系。
兩年後,這位日本專家也沒做出成績,提前辭職走人了。
楊國強雖然不懂高科技,但幹的事兒至少繞着房地産轉。沒有拿着錢去造車、賣礦泉水,幾十年如一日,研究如何壓低造房成本。
楊國強曾說:隻要房價每平米有100元的利潤我就敢幹,别人做這個樓盤會虧,碧桂園不會!碧桂園做房地産不求利潤高,隻求賣得多,給中國樓市走出了一條“傾銷”的新路。
3碧桂園的楊國強在企業經營中,充分發揮了中國農民敢想敢幹的本色,不相信市場規律,相信自己的直覺。
早年為了借錢蓋樓,他敢以30%的高利貸向别人借5000萬,借款方當場扣了1500萬利息,給了他3500萬。正常做生意的人誰敢賭?他敢。
一年後,楊國強把樓蓋好了,賣了6000萬,倒賺1000萬。
有自媒體斷言:和楊國強這樣的企業家談控制負債,完全是多此一舉。30%的利息都敢借,搞出1.6萬億的負債也就能理解了。
碧桂園曾有個财務官叫吳建斌,他入職碧桂園後,定下了負債不得超過70%的紅線。
沒多久就突破了,吳建斌有些生氣,在高管會上,喋喋不休向楊國強講了為何要控制負債,旁征博引,市場規律,經濟形勢等大道理講了一大堆。
楊國強聽後一言不發,轉向和高管們讨論起今年流行什麼戶型?老闆顯然對多賣出房子更感興趣,負債什麼的都是專家拿出來吓人的,專家開過公司嗎?如果他懂企業經營,就不會給我打工了,早自己當老闆了。
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和波士頓咨詢,都給碧桂園作過詳細的咨詢報告,警告碧桂園存在的一些問題,楊國強看後也沒有任何表示,他打心眼裡瞧不上這些專業人士。
楊國強每次都能利用自己超人的自覺度過危機。這次的債務危機并不是碧桂園第一次遇到危機。碧桂園上一次危機是2008年的次貸危機,股價從11元跌到了1元。
楊國強跟朋友抱怨說:“壓力太大了,每個月要還銀行20個億。”為了度過危機,楊國強尋求國企入股,平安成了碧桂園第二大股東,撐到了2010年樓市再次爆發。
活着就有希望。
希望這次楊老闆也能用“土辦法”幹過“洋專家”。
作者:江左佑安
參考資料:
《碧桂園、龍湖、美的置業将于本周發債并啟用保護工具》财聯社
《業績持續下滑、債務高居不下……碧桂園不斷曝“雷”危機已現》
《那本楊國強想燒掉的書,到底寫了什麼?》
《碧桂園營收規模跨過5000億 負債率進一步下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