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端午節的來曆

端午節的來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01:39:23

端午節的來曆?端午節到了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是非常熱鬧的,人們總是早早的籌備端午節的事宜“端”字有“正”之義,“五”為中在《易經》裡,天為奇數,一三五七九,五數相加為二十五;地為偶數,二四六八十,五數相加為三十;天地之數相加是五十五天地數之和都是五的倍數,它們的總和正好二五相逢,所以五月五日稱為“天中節”它們碰在一起才是“正”,也就是“端午”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端午節的來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的來曆(家鄉的端午節)1

端午節的來曆

端午節到了。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是非常熱鬧的,人們總是早早的籌備端午節的事宜。“端”字有“正”之義,“五”為中。在《易經》裡,天為奇數,一三五七九,五數相加為二十五;地為偶數,二四六八十,五數相加為三十;天地之數相加是五十五。天地數之和都是五的倍數,它們的總和正好二五相逢,所以五月五日稱為“天中節”。它們碰在一起才是“正”,也就是“端午”了。

在記憶裡,端午節這一天總是在父親的嚴厲罵聲中驚醒。還是初高中學生時期,每到端午節放假,對我來說最美的事,無非是美美的睡一個懶覺,不管端午節這一天有多忙,我也要睡到自然醒,可每到這一天,在一陣喊叫和催罵聲驚醒的幾率是百分百的,以至于我連周末在家都不能好好的睡一個懶覺。父親在家裡對我們是很嚴厲的,一旦犯了錯誤總會少不了一頓罵或者挨打,這也成為小時候最怕的事情。端午節的太陽還沒有從東邊的山坳裡升起,父親便在院子裡喊了起來,讓我快起床折一些柳枝插到每個門前屋檐下。

在《大戴禮記·夏小正》介紹了端午節的民俗活動:“此日宜乘水臨風,采艾、柳、桃、蒲等芳草,揉水煎湯為沐,以求避惡去災。民間古諺也有“端午到、天濕熱、五毒醒、不安甯”和“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所以端午節插柳枝也就成為西北人們辟邪除蟲、預測天氣的一種習俗,當然在其他地方也有插艾條的。特别是甘肅、青海、甯夏一帶的人們,端午節一大早趁着太陽沒有升起,便會折一些柳枝插于門窗縫隙或者屋檐下椽棱之間,寓意是辟邪祈福,也有祈禱風調雨順之意。而我懶得動,錯過了折柳的時機,故而會被父親訓斥。

折柳插柳也有一定講究,一般會選一些新生長出的柳枝,或許是由于柔軟性好吧,也寓意青春常駐的意思。插柳枝時,一般選擇寄數,五根為宜,一般不選擇偶數,插上之後一般不取下來,等到第二年的端午節用新的替換掉,這叫做“有始有終”。

家鄉的端午節這一天,除了插柳枝,還有編織五色絲線的習俗,俗稱“花花繩”。一般手臂、脖子、腳腕等,應劭《風俗通》中說:“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所以,端午節吃過早餐後,各家大人也張羅着編織起花花繩,系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節,才解下來仍在屋頂,傳說喜鵲會銜着“花花繩”為牛郎織女搭橋。還有一說,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意味着讓河水将瘟疫、疾病沖走,謂之可去邪祟、攘災異,會帶來一年的好運。總之,五月五系“花花繩”是我們孩童時最開心的事。

連同編織花花繩一起的,就是縫制香囊,俗稱“荷包”,家人們用事先準備好的彩色綢子布,剪出心狀,做成一個小口袋,裡面裝上新棉花,将配有朱砂、雄黃、香藥的香料撒入其中,将口封好,再配上花花繩,做上彩絲吊穗,就成了香囊,據說有避邪驅瘟之意。

故鄉的端午節最熱鬧的除了上述的習俗外,還有唱大戲,也是秦腔,估計是由于地裡位置的原因。西海固地裡位置陝西和甘肅相挾之地,屬甯夏南部,受秦腔和“隴西梆子腔”的影響,人們除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作,就隻有聽聽秦腔了,所以對秦腔的喜愛也是獨一份的,無論老少都會吼上幾嗓子。秦腔起于西周,源于西府,也就是今天的寶雞市的岐山與鳳翔。成熟于秦,估計因此而得名為“秦腔”;“隴西梆子腔”,又稱甘肅秦腔,形成于明清之際,也叫“西秦腔”。但五月五這天唱大戲可不是家鄉的業餘戲班,而是由村裡集資到陝西請的專業的“秦腔”戲班,連續唱“五天五夜”,四面八方的村民都會慕名而來,有專門看戲的、有買貨郎的、有搭棚照相的、有設錄像廳的等等,人聲鼎沸,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現如今,随着時代的發展,交通便利,村裡的年輕人們都外出打工,走出了大山,而留下的基本上是年邁的老人,還有那座曾經演繹了多少故事的戲樓,也在歲月風雨的摧蝕下,變得蕭條調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