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存在有心理問題的人
不知道大家是否接觸過心理存在問題,或者一些心理不太健康的人,曾經目睹兩個同學心理出現問題,他們兩個人身上的共同點就是在童年時沒有得到足夠親人的關愛,一是因為父母雙方離異沒有人願意撫養他,隻得在叔叔家寄宿。還有一個是父母家庭暴力導緻的心理問題。
他們似乎與我們明顯不同一些,存在一些不正常的行為,喜歡突然敲窗戶,情緒有時候不受控制,有時候很容易暴躁。有個同學喜歡拽自己的頭發并且似乎抗挫折能力很低,在老師較輕微的訓斥後,對我們來說是一個不足去在意的訓斥的時候,他卻産生了輕生的想法,還沒有下課,就很快沖到了窗台的位置已經開始有往下跳的動作。
他們不喜歡社交總害怕自己不合群,所以就會突然變得像另外一個人一樣。有些帶有心理問題的人似乎已經不再适合學校學習,基本上在求學中途就休學或退學了。這兩個同學年齡比我們同班同學的都更大些,因為治療需要服藥來維持他們的情緒;雖然重返學校後堅持服用藥物治療,但他們的成績并不是十分理想。另外一個表現就是似乎不能接受競争失敗,回到學校後他們的病情仍然加重。他們中有一人在退學後選擇學習音樂,病情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也他對音樂有一定的愛好吧,這樣看有一樣自己喜歡的愛好對人們的心理健康恢複是有益的!
Emo和抑郁的區别
最近幾年抑郁情緒相關詞彙也不斷激增、蔓延,從藍瘦香菇到喪到網抑雲再到emo,這種名詞的變化也似乎代表這種情緒化在如今年輕人中很常見。正常年輕人的抑郁似乎都是間斷性的有時間存在,有時間不存在;但心理抑郁的患者的抑郁情緒是長期存在,甚至嚴重影響到他們的生活。
抑郁在百度詞條的解釋是具有顯著的持久的情緒低落的主要特征。也許這些網絡名詞的産生,或許大多數人的無病呻吟,單純玩梗,可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需要提醒。
這些過度泛濫的網絡詞彙可能給患有抑郁症的人帶來影響,從而害怕就醫。網絡和現實是存在差别的,會使抑郁的人害怕面對現實,所以很多人讨厭那些網絡詞彙的陰陽怪氣。
如何幫助抑郁的人
大學生應該是這個時代比較容易出現抑郁症的群體,在2019年中的調查顯示我國抑郁症患者約有9500萬其中近5成是18-25歲,男女比例是3:7,而且抑郁症的患者不斷增加。2009年一項研究讓志願者持續10周不同強度鍛煉,研究表明:從抑郁症緩解的程度來看,低強度和中強度下降無差異,而高強度鍛煉下降最明顯。由此可見:堅持一定強度的運動鍛煉對改善抑郁是很有意義的。
如果發現朋友或者同學出現抑郁的情況時可以約他出來玩,一起吃飯,一起跑步,一起去圖書館學習。盡量不要刻意去說一些安慰的話,利用自然、溫和的交流模式幫助他們走出抑郁的狀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