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歸因過程

歸因過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20 10:06:09

歸因過程?(本文首發于“劉潤”公号,訂閱“劉潤”公号,和我一起洞察商業本質),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歸因過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歸因過程(如何正确歸因)1

歸因過程

(本文首發于“劉潤”公号,訂閱“劉潤”公号,和我一起洞察商業本質)

知道錯很不容易,知道錯在哪同樣不容易。

因為知道錯在哪裡,涉及到一個詞,歸因。

做錯了,要正确歸因,及時改正。

發現問題了,要正确歸因,解決問題。

做對了,也要歸因。找到做對的原因,才可以通過正确的事情重複做,達到可複制的成長。

今天我們來聊聊歸因,什麼是歸因能力?如何正确歸因。


1

我的汽車對香草冰淇淋過敏

關于歸因。

我先給你講個故事。

有個客戶買了輛車。不久,售後的工作人員便接到了一個非常特别的投訴。

有多特别呢?這位顧客投訴說,他的汽車對香草冰淇淋過敏。看到這你可能和我一樣好奇,什麼?還有汽車對冰淇淋過敏。

這位顧客說,他每次去買香草冰淇淋,回來汽車保準打不着火。但是如果去買巧克力冰淇淋和芒果冰淇淋就一準沒事。

因為這件事他一連投訴了五次。後來,他再去買香草冰淇淋的時候,一位工程師跟着他,看看他說的讓汽車過敏的冰淇淋。

神奇的是,和顧客說的一樣,買冰淇淋回來後,汽車确實打不着火,但是買芒果和巧克力冰淇淋就沒事。

雖然這件事挺神奇。但工程師還是找到了原因,解決了問題。

問題出在哪呢?問題其實出在汽車的冷凝系統上。這款汽車的冷凝系統有些問題,需要5分鐘左右才能冷下來。

但這位顧客去的香草冰激淩店因為生意不太好,所以不需要排隊,每次3分鐘左右就買完回來了。

但是賣巧克力和芒果冰淇淋的店生意火爆,每次都要排很久的隊。等買完回來,汽車已經冷凝完畢,自然就不存在打不着火的情況了。

能不能解決問題,就看你能不能找到其中的規律。

所以解決問題有兩點非常重要:

第一,知道錯了。

第二,知道錯哪了。知道錯哪了,就是正确歸因,但凡你歸因錯了,問題就不可能得到解決。


2

什麼是歸因能力?

什麼是歸因能力呢?

就是用關聯的、整體的、動态的眼光看問題。

關聯的眼光,就是看到要素之間的關系。

整體的眼光,就是把一系列的事物放在一塊,把它變成一個系統。

動态的眼光,就是加上一個時間軸,不要光看到結果,而是要看到過去是什麼導緻了這個結果,以及未來又會是什麼樣。

我的本職工作是一名商業顧問,我接觸過很多企業的管理者,發現他們中很多人面臨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就是缺乏系統性的商業認知框架。

今天的商業界有一個說法很流行,“别跟我談理論,隻有在一線幹過的人才知道。”

不重視理論,導緻他們沒有搭建起系統性的商業認知框架。所以就導緻了他們的歸因能力很成問題。

有的人可能不具備這種歸因能力,他做了一件事,做成功了,但是他未必知道自己是怎麼成功的。

比如,這個企業今年賺了1000萬,如果你問他,你是怎麼成功的?

他可能說,我遇到了兩三件特别有挑戰的事,我把它們攻克了,所以我成功了。

實際上也許不是這樣,也許恰恰是他輕松跨過去的一道小坎,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隻是因為他解決這類問題的能力恰好很強,才讓他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隻留意了對他來說很困難的幾件事。

這會導緻一種什麼結果呢?

當他再遇到同樣的情況的情況時,就沒法持續取得成功。

比如,當他面臨轉型或者重新創業的時候,那些不具備歸因能力的人,可能就比較難獲得二次成功,因為他不知道到底什麼才是使他真正成功的原因。

而那些獲得二次成功甚至是三次成功的企業家,通常都被認為是戰略家,因為他們具備基礎的商業認知框架,能做正确的歸因。

雖然有些人做完一件事之後也會總結,并且用這次的經驗去指導下一次行為。但是經驗是很難指導成功的,因為經驗中容易忽略前提。

比如,處理上一件事的時候是白天,所以不需要手電筒,而下一次是在晚上,就必須要開手電筒了。

所以,必須能夠從經驗中把前提原因提取出來,抽象成理論,這才是真正需要掌握的方法。這樣的方法能夠幫助你理解商業行為的規律,系統地搭建商業認知框架。


3

如何正确歸因?

歸因能力很重要。那怎麼更好地歸因呢?

分享幾個方法。

5WHY法。

什麼是5WHY法?簡單來說,就是追問5個為什麼。“追問5個為什麼”作為一種思考工具,最早是由豐田公司的大野耐一提出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問:“豐田汽車的質量為什麼會這麼好?”他說:“我碰到問題,至少要問5個為什麼。

從問題出發,不斷追問為什麼,告别直接原因,路過間接原因,最終找到根本原因。

比如,有一個很經典的故事,也可能是真事。

“為什麼傑弗遜紀念館的外牆班駁陳舊?”

“因為清潔工經常使用清洗劑進行全面清洗。”這就是它的“直接原因”。

你當然可以責令清潔工減少清洗,這個問題也許也會立刻得到解決。但這僅僅是“緊急處理”的方法,就像止痛針一樣,緩解痛感,但治标不治本。

所以你要“追問”:又是什麼導緻了這個直接原因呢?

“因為有很多鳥在這裡拉屎。”“那為什麼又有很多鳥呢?”“因為這裡非常适宜蟲子繁殖,這些蟲子是鳥的美餐。”

你注意,這些就是導緻直接原因的“間接原因”了,但它們還不是“根本原因”。

你要接着追問:為什麼這裡适合蟲子繁殖呢?

“因為那一排窗,太陽把房間裡照射得非常溫暖,很适合蟲子繁殖。”

原來,那一排沒有窗簾的窗,才是導緻外牆班駁陳舊的“根本原因”。

那怎麼辦?挂上窗簾。問題就解決了。

營銷達人李叫獸,在他的文章裡,也總結過類似的方法。

比如,多維歸因。

什麼意思?就是要一層一層,剝洋蔥式地把問題剖開,才能找到産生問題的根本原因。

比如,有個人說他牙疼,第一時間想到要吃止疼藥,但是藥勁兒過去還是疼。去藥店呢,人家說這是牙齒發炎,得吃消炎藥。吃完消炎藥沒幾天,牙又疼了。沒辦法去醫院,大夫說牙齒裡有食物殘渣,所以會反複發炎。理所當然,他就想到吃完飯以後要用牙線剔除殘渣。

但這不是根本原因。問題的關鍵是什麼,是找到根本原因。好端端的牙齒為什麼會發炎,因為牙齒裡塞了食物殘渣,為什麼牙齒裡會塞食物殘渣。因為牙齒有個洞。

通過多維歸因。找到牙痛的原因是牙齒有個洞。隻有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問題才能得到解決。

比如,不要為了答案找答案。

很多時候,當我們犯了一個錯,做的事情出了問題。我們的第一反應不是找到真正的問題,而是去找一個能撇開自己責任的答案。

這能理解,人大多是趨利避害的,從心理上來說,承認我錯了,這個問題是因為我的失誤造成的,并不容易。

所以會為了回答一個問題,去找一個對應的答案。

比如,今年項目賠了100萬。

然後,你發現今年行情不好,再加上疫情的影響,整個行業都不景氣,這是個原因。

項目經理離職了,找不到合适的人,導緻耽誤了項目進度。這又是一個原因。

所以,賠了一百萬的原因,一方面是行業大環境造成的,另一方面是項目經理的不負責。

你為出現的問題找到了原因,而且這兩個原因看起來都和你沒有關系,你不用承受做錯事的愧疚。

真正的問題是什麼呢?

項目經理為什麼離職?因為底下的員工不好管理。

底下的員工為什麼不好管理?因為員工越級彙報,而你也默認了這種行為。

導緻項目經理覺得自己說的話沒有分量,項目成員不願意積極配合。

所以項目經理離職的原因,是你沒有分清責權利。

再看第二個問題,大環境不好,為什麼會影響了公司業務。因為沒有風險防範意識。

因為疫情,線下的業務停滞了,于是整個公司陷入混亂,這說明什麼,說明公司缺乏風險防範意識。沒有提前布局線上的業務。

所以真正需要解決的,是分清責權利,增加抵抗風險的能力。


最後的話

我們說歸因能力,就是用關聯的、整體的、動态的眼光看問題。

關聯的眼光,就是看到要素之間的關系。

整體的眼光,就是把一系列的事物放在一塊,把它變成一個系統。

動态的眼光,就是加上一個時間軸,不要光看到結果,而是要看到過去是什麼導緻了這個結果,以及未來又會是什麼樣。

怎麼訓練歸因能力呢?

5WHY法。從問題出發,不斷追問為什麼,告别直接原因,路過間接原因,最終找到根本原因。

多維歸因。就是要一層一層,剝洋蔥式地把問題剖開,找到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

不要為了答案找答案。很多時候,我們會為了回答一個問題,去找一個對應的答案。但這樣,問題永遠得不到解決。所以,正視問題,正确歸因,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共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