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的四分之一就悄然過去了,你的寶貝被别人叫着小不點?坐在教室第一排?排隊還在前三個?年年量身高年年不見明顯長?初二了,身高還不到1米5?你想再看看再等等?在日前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傳播行動廣州站活動中,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内分泌專家梁立陽教授提醒家長們,孩子身高有标準,如果達到矮小範圍或者兒童期的孩子每年長高少于5厘米,應該盡快就醫,辨明矮小原因,孩子“晚長”的比率并不多,别等到喪失幹預機會。
孩子多高算矮?看标準
孩子多高算矮?梁立陽教授表示,一是看身高值,根據孩子年齡與身高對照表(見下圖),如果孩子身高低于一個标準,是偏矮,低于兩個标準差,屬于矮小;二要看生長速度,3歲以下每年長高少于7厘米,3歲到青春期發育前每年長高少于5厘米。
男孩
年齡
正常
偏矮(-1SD)
矮小(-2SD)
身高(cm)
體重(kg)
身高(cm)
體重(kg)
身高(cm)
體重(kg)
1歲
76.5
10.05
73.8
9.00
71.2
8.06
2歲
88.5
12.54
85.1
11.24
81.6
10.09
3歲
96.8
14.65
93.0
13.13
89.3
11.79
4歲
104.1
16.64
100.2
14.88
96.3
13.35
5歲
111.3
18.98
107.0
16.87
102.8
15.06
6歲
117.7
21.26
113.1
18.71
108.6
16.56
7歲
124.0
24.06
119.0
20.83
114.0
18.20
8歲
130.0
27.33
124.6
23.23
119.3
19.97
9歲
135.4
30.46
129.6
25.50
123.9
21.62
10歲
140.2
33.74
134.0
27.63
127.9
23.40
11歲
145.3
37.69
138.7
30.95
132.1
25.64
12歲
151.9
42.49
144.6
34.67
137.2
28.41
13歲
159.5
48.08
151.8
39.22
144.0
32.04
14歲
165.9
53.37
158.7
44.08
151.5
36.54
15歲
169.8
57.08
163.3
48.00
156.7
40.63
16歲
171.6
59.35
165.4
50.62
159.1
43.51
女孩 | ||||||
年齡 |
正常 |
偏矮(-1SD) |
矮小(-2SD) | |||
身高(cm) |
體重(kg) |
身高(cm) |
體重(kg) |
身高(cm) |
體重(kg) | |
1歲 |
75.0 |
9.40 |
72.3 |
8.45 |
69.7 |
7.61 |
2歲 |
87.2 |
11.92 |
83.8 |
10.70 |
80.5 |
9.64 |
3歲 |
95.6 |
14.13 |
91.8 |
12.65 |
88.2 |
11.36 |
4歲 |
103.1 |
16.17 |
99.2 |
14.44 |
95.4 |
12.93 |
5歲 |
110.2 |
18.26 |
106.0 |
16.20 |
101.8 |
14.44 |
6歲 |
116.6 |
20.37 |
112.0 |
17.94 |
107.6 |
15.87 |
7歲 |
122.5 |
22.64 |
117.6 |
19.74 |
112.7 |
17.31 |
8歲 |
128.5 |
25.25 |
123.1 |
21.75 |
117.9 |
18.88 |
9歲 |
134.1 |
28.19 |
128.3 |
23.96 |
122.6 |
20.56 |
10歲 |
140.1 |
31.76 |
133.8 |
26.60 |
127.6 |
22.54 |
11歲 |
146.6 |
36.10 |
140.0 |
29.99 |
133.4 |
25.23 |
12歲 |
152.4 |
40.77 |
145.9 |
34.04 |
139.5 |
28.77 |
13歲 |
156.3 |
44.79 |
150.3 |
37.94 |
144.2 |
32.50 |
14歲 |
158.6 |
47.83 |
152.9 |
41.18 |
147.2 |
35.80 |
15歲 |
159.8 |
49.82 |
154.3 |
43.42 |
148.8 |
38.16 |
16歲 |
160.1 |
50.81 |
154.7 |
44.56 |
149.2 |
39.39 |
如何關注孩子身高?定期量
梁立陽教授表示,雖然現在家長對孩子的身高十分關注,但是在如何關注上了解甚少。“每年孩子長了多少,大部分家長講不出。能拿出孩子完整生長記錄的家長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她建議,家長要給孩子定期量身高,并保存好資料。在孩子2歲前,每三個月量一次。2歲後,可以一年量1-2次。為方便記憶,可以選擇在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量,如孩子生日、春節、六一兒童節等;為便于留存,家長可以在家裡牆上貼上身高尺,量一次劃一道線,标注好日期,這樣不僅可以知道孩子有多高,還能對孩子每年的身高增速有直觀的了解。
“身高記錄還可以幫助醫生更好的追本溯源”,梁立陽教授說。她舉了個例子,曾經有個孩子,根據生長記錄身高一直很正常,但突然從某一年起,生長變得非常緩慢。根據家長回憶,孩子曾經摔到過頭,再經過檢查發現,孩子的垂體柄受到了外力損傷,生長激素的分泌因而受到了影響,孩子沒有再長高。
骨齡落後代表會“晚長”?想錯了
孩子個矮,很多家長會想會不會是“晚長”呢?梁立陽教授說,确實有一部分孩子會“晚長”,在醫學上叫“青春期發育延遲”。在以前生活水平不高的年代,由于後期營養狀況的改善,孩子會出現晚發育的現象。現在的孩子由于營養過剩和不安全食品、不良信息等,發育普遍比上一代人早,不能用上一代人的發育時間來判斷現在的孩子,現在“晚長”的例子越來越少。“'晚長'的孩子可能還不到10%,其中女孩要比男孩更少。”
有的家長給孩子測過骨齡,比實際年齡小,于是放心的認為孩子會“晚長”。梁立陽教授提醒,骨齡落後并不代表孩子會“晚長”,目前還沒有任何的科學手段可以預測孩子一定會“晚長”,當次的骨齡結果隻能評價孩子當時的生長發育水平,還需要定期追蹤檢查。骨齡和實際年齡一般是匹配的,可以前後相差一年,如果骨齡落後太多,還要考慮生長發育遲緩。
打生長素就能長高?才不是
衆所周知,人的身高與遺傳關系重大,先天因素約占70%,父母個子高,孩子個子矮應該引起重視。另外的30%受後天影響,科學研究表明,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是促進人體長高的關鍵,營養、運動、睡眠、心情等都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因此通過後天營養指導、睡眠指導、遠動指導、心情指導、疾病預防等科學的身高管理,可以促進人體生長激素分泌,進而提升身高。父母個子矮,如果充分利用後天因素進行身高幹預,孩子可以突破遺傳身高,長得更高。
部分矮小的孩子需要用到“生長激素”幹預治療。許多家長提到“激素”就色變,梁立陽教授表示,此激素非彼激素,生長激素是人體自身分泌的促進生長的最重要的激素,是治療不同原因造成的生長激素缺乏性矮小的理想藥物,是唯一有效的促進兒童增長的藥物。一個矮小兒童是否需要适用生長素幹預,需要由專業醫務人員進行體格檢查、骨齡測定、内分泌功能檢測等來判定,個别患兒還需要進行遺傳學分析和影像學檢查,明确導緻矮小的原因,嚴格掌握治療适應症。
遺傳身高有點矮,但是生長正常,能靠打生長素增高嗎?梁立陽教授表示,這種情況的孩子屬于正常身高,但是沒有那麼完美,可以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讓生長能力發揮到最好,突破遺傳身高。生長素是用來治病的——生長激素缺乏性矮小症,用于正常孩子的“拔苗助長”是不可取的。
骨骺閉合打生長素還能長高嗎?梁立陽教授回答,人體的長高是骨骼延長的過程,骨骼生長的根本原因是骨骼生長闆軟骨細胞的不斷增殖骨化使骨骼延長。生長闆軟骨細胞的增殖并不是一直持續的,男孩骨齡在14-16歲,女孩骨齡在14-15歲時,生長闆軟骨細胞停止增殖,骺軟骨完全被骨組織取代,身高的增長停止。這時生長素是被禁止使用的。
她提醒,生長素存在黃金治療時機,骨齡超過12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一旦發現孩子有矮小的可能,應在還有治療機會的時候及時去正規醫院做檢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