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青少年護眼健康防護

青少年護眼健康防護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7:42:36

■不容樂觀,是我國青少年眼健康情況的現狀

■53.6%,是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

■數據顯示,三成多小學生、七成多初中生、八成多高中生已經成為“小眼鏡”

光明日報記者 周世祥

周末假期,就診時間剛到,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朱鴻的科室外就排起了長隊,其中不少是8-10歲的小學生。“疫情期間有患者在家待了3個月,一直上網課,幾位小患者近視度數增長了200-300度。”朱鴻告訴記者,不僅近視,近年來其他眼部病症包括幹眼症、角膜上皮損傷也不同程度“光臨”青少年,“8-10歲是外界因素最容易影響近視發展的年齡。”

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強制性國家标準《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近視防控衛生要求》(以下簡稱《要求》)。新标準規定了與近視防控相關的教科書、教輔材料、學習用雜志、課業簿冊、考試試卷、學習用報紙、學齡前兒童學習讀物、普通教室照明燈具、讀寫作業台燈和教學多媒體等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的衛生要求,将在2022年正式實施。

那麼,目前市面上的學習用品達标嗎?“新國标”從原理上究竟如何給青少年編織護眼屏障?

青少年護眼健康防護(如何為青少年構築護眼屏障)1

福建省邵武市實驗小學學生在近視防控實踐課上開展眼睛靈敏度調節訓練。新華社發

紙質印刷品字号、行距、反光度有新要求

“《小學生課外閱讀》這本書采用B5紙,5号字,每頁排33行、每行排38個字,每頁擠了1254個小字。《數學配套練習冊》給孩子們僅留出長6厘米、寬2厘米空白,孩子們隻能在有限空白處将字寫得小而又小。”記者搜索我國東部沿海某市的政務留言網,一位家長的留言映入眼簾。

“孩子上小學時字寫得還大,一到中學字就越來越小,可能就要趴着寫,”有初中家長這樣說。不僅行距小,反光度過強也是不少讀物存在的問題。近日,廣東省消委會、東莞市消委會聯合發布的《兒童讀物印刷品安全性比較試驗報告》顯示,抽樣測試的25款兒童讀物中,有8款的可遷移性熒光增白劑超出非強制性标準《綠色印刷第1部分:閱讀類印刷品》的要求。該報告對測試結果分析指出,可遷移性熒光增白劑的添加會導緻紙張白度高,長時間閱讀會影響兒童視力。

青少年護眼健康防護(如何為青少年構築護眼屏障)2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實驗小學,孩子們在眼科醫生指導下利用互動小遊戲進行優勢眼檢查。譚雲俸攝/光明圖片

字号、行距、反光,這些都直指青少年常用印刷品的質量。據記者了解,對于中小學教科書的用字大小,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1年曾經發布《中小學教科書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标準》(以下簡稱《通用标準》),但隻是非強制性的建議标準,而對教輔材料僅有部分地方提出要求。

記者注意到,此次“新國标”對教科書、教輔材料的字号、行距、印刷标準都有詳細規定,如規定即使是書中的目錄、注釋,小學階段最小用字應不小于“5号字”。初中和高中階段最小用字應不小于“小5号字”;對于行空,小學一二年級、三四年級、其他年級,應分别不小于5毫米、4毫米、3毫米。此外,新标準還要求,課業簿冊圖案、文字印刷要清晰完整,不應有明顯污迹;學習用報紙要墨色均勻,深淺一緻,印迹清晰,不應有影響識别的糊字;不應有明顯水印。《要求》還對彩色印刷、單色印刷教科書用紙定量、内文紙張亮度,課業簿冊内芯紙張平滑度、熒光亮度等做了規定。

“《要求》對學生用印刷品的規定涉及紙質界面反光的問題。為保護視力,我們提倡光線反射入眼時應是柔和的。市面上特别精美的紙張有的很光滑,看上去會有局部的一小塊反光特别強。刺入眼睛光線強弱過度變化會引起瞳孔的擴大收縮,睫狀肌的調節可能會出現過度,這會影響眼球的發育,可能導緻近視的加深。”朱鴻分析道,“此外,《要求》還涉及字體、間距的問題,合适的字體、間距一方面有助于緩解學生眼部疲勞,另一方面對近視防控也有作用。‍因為如果字體太小,孩子看不清,本能就會湊近看,一旦習慣養成,即使字大也會湊近,很難改正。距離過近除了引起眼肌調節過度之外,還可能造成輻軸反射異常,形成俗話說的‘鬥雞眼’。”

照明光源、多媒體設備亮度、頻閃等有新規範

“在2020年夏天疫情緩解複課後,學校為學生檢查視力發現,已經控制2-3年的近視率又有所回升,而這與網課期間長時間‘盯屏’分不開。”北京市東城區某中學校醫宋醫生告訴記者。

除了印刷品,發光光源、屏幕也是影響學生視力的關鍵因素。據媒體報道,這些用品設備問題也不少,如2020年12月南甯市衛生計生監督所對24所學校進行的随機監督抽檢發現,16所學校存在黑闆面照度及照度均勻度、課桌面照度亮度不夠,光線不好的問題。

2020年6月,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發布的關于各省教室照明現狀的調查報告也顯示,教室光環境不良較為嚴重,并集中表現在照明設計或監管時缺少技術依據、照明設計不合理、輕視色溫及顯色指數等參數、照明設備老化缺乏定期維護,造成課桌面照度水平偏低、均勻度偏低等問題。

青少年護眼健康防護(如何為青少年構築護眼屏障)3

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第三實驗小學的學生在觀察眼球構造模型。新華社發

記者注意到,此次“新國标”對普通教室照明燈具有了明确規定,要求燈具應具有遮光性,沒有過度眩光等,還規定了燈光色溫最大最小值,一般顯色指數、燈具在額定電壓下輸出波形深度也有了限值要求。對于如今教學中常常使用的多媒體,新标準提出,教學多媒體設備不應出現可察覺的閃爍,符合藍光防護要求,使用時屏幕亮度不應過大;還提出了對于光輸出、最大屏幕亮度、對比度、亮度照度均勻性、亮度可視角、屏幕尺寸的相關指标要求。

‍“良好的照明其一要求‍光線柔和,其二要穩定,不能有劇烈的頻閃。平時我們用的有些燈管,如果‍快速、高分辨地去成像,就會發現它的光線是一直在閃的,‍隻不過肉眼可能看不出來。這種頻閃時間長了會造成視網膜發育不良,不僅可能引發近視,還可能導緻弱視的發生。”朱鴻解釋道,對于青少年來說,視覺成像不清晰,‍或者有一些失真,‍都會‍影響其視力發育,一方面會造成眼軸的增長,另一方面會影響視網膜的發育,“例如‍8歲的孩子一般是1.0的視力,在8歲以前他還處在一個正常發育階段,‍但如果經常接受異常‍光線的刺激,有可能‍導緻視網膜的感光細胞發育不正常,出現弱視的情況。”

關于多媒體設備,朱鴻還提到,之所以要有藍光防護,是因為屏幕光源射入眼睛的光量‍要比燈具大,藍光‍過強會造成視網膜損害。‍而且屏幕如果光線太強或者頻閃太多,還會造成幹眼症。“關于亮度可視角的标準,屏幕在角度範圍内是自發光屏,而超出就相當于是玻璃屏。教室裡坐在正中間的學生能看清楚,但若是坐在兩邊,如果可視角過小‍就有可能會出現光線的折射,一是可能導緻學生看不清屏幕,‍二是可能會出現過強反光,這種反光屬于鏡面反光,比光面的紙張反光還要強,對眼部刺激‍也會造成過度調節,誘發近視發生。”

青少年護眼健康防護(如何為青少年構築護眼屏障)4

江西省新餘市渝水區城北街道締景社區邀請眼科醫生走進百樹小學,開展“呵護眼睛預防近視”主題公益活動。廖海金攝/光明圖片

落實“新國标”、構築護眼屏障,還需多方努力多措并舉

“如今青少年近視率還是很高,降低近視的發生率涉及方方面面,不隻是眼科醫生或者學校的職責,它和我們整個社會的發展、對青少年一代的要求都密切相關。”朱鴻表示。

“人教社作為全國中小學教材出版的主力軍,一直以來嚴格按照國家标準,甚至制定高于國家标準的企業标準來保證中小學教材質量。《通用标準》雖是推薦标準,但我社在教材版式的設計上,一直嚴格執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趙占良說,“新的《要求》取消了高中理科教科書正文可用5号字的規定,用行空值代替了用‘行數和每行字數’确定不同版心、不同字号下的行間距要求,同時要求教輔和學習用雜志參照教材标準執行。由于這三個變化,不符合要求的教材、教輔需要進行重新排制,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我社一定會在嚴格執行新的國家标準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教材、教輔版式。”

宋醫生表示,每年學校都會接受疾控中心對于教學環境的檢測,黑闆、教室自然光線、燈具等,并會提供詳細報告,學校據此來做整改。總務處的老師也會不定期巡樓,查看燈管是否有損壞、照度不足等情況,若有則及時更換。

“上個學期我們将所有教室燈具更換為新式LED照明燈,統一向教委報備。對于多媒體設備使用,教務教學部門也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再三強調能不用PPT則不用,如果要使用,字号應在40号以上,并避免使用強烈的沖擊色,盡量減少PPT頁數。”宋醫生表示,“此外我們還對學生近視情況不斷追蹤監測,提醒家長注意學生的用眼衛生。例如學生在家學習時台燈是近光源,所以還要再開一個遠光源,比如頂燈;為學生選購桌子要高低合适,學生要有标準坐姿等。”

“除達标外,人教社所有合作的生産企業均需通過綠色認證,我社按照國家要求大力推行中小學教科書綠色印刷,學生用手觸摸教科書時,就不會把有害物質通過手轉移到眼睛、口鼻中。我社現有教材行文也講究圖文搭配,降低學生的閱讀壓力。”趙占良表示,未來還将加大檢測力度,把影響中小學生視力的指标作為圖書質量重要檢查項。

“總之,标準的出台不意味着‘一勞永逸’,一是要落實标準,二是使用用品、設備時要注重細節。例如除了出版物外,學校自印試卷、家長打印微信中作業、講義等都要注意字号、行距等。”朱鴻說。

《光明日報》( 2021年03月30日13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