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沈從文人生信念

沈從文人生信念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1 03:44:10

沈從文人生信念(沈從文透過如蕤)1

作者沈從文先生

身為中國人,卻沒有讀過中國著名作家沈從文的作品,對其本人也不甚了解,既愧疚又遺憾。而得知沈從文先生曾是中國唯一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兩次的作家家,更讓我深感敬佩。

沈從文(1902-1988),湖南鳳凰縣人,從少年到青年,做過土匪當過兵,他嘗遍生活艱辛;因自己的文化根基淺,後到北京求學。在北京邊旁聽邊開始發表作品,1934年創作出成名經典作品《邊城》,後又發表《長河》、《湘行散記》等著名作品。

解放後因政治原因,他放棄了文學創作,轉而從事考古研究,在此方面的專注研究,成果斐然,成為中國著名文史專家。

據瑞典文學院院士、漢學家馬悅然回憶,沈從文的名字曾多次進入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名單,“我個人确信,1988年如果他不離世,他将在10月獲得這項獎。”

在沈從文的短篇小說集《月下小景》中,有一篇名叫《如蕤》的小說,就是沈從文先生年輕時發表的多部小說中的一部經典短篇。

沈從文人生信念(沈從文透過如蕤)2

01《如蕤》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和這樣一個女子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年輕女子如蕤,容貌生的異常美麗,皮膚白皙、身材修長,加之學業優秀,性格開朗,又是大學裡的運動健将,這樣全才的女子自然成為學校所有男青年們的傾慕對象。

如蕤的父親是政府官員,家境殷實,她從小便接受中西方思想和文化教育,由于受成長環境的影響,讓如蕤很早就形成了獨立的人格。她既有賢惠溫柔體貼人的一面,又有自由奔放、思想開明的一面。

她不僅在學業上各科成績優異,而且對自己的感情婚姻都會有獨到的想法,更有自己不俗的追求。

面對那些追求者,如蕤的處理方式是一概的拒絕,因為這些人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戀愛對象。她認為,追求她的這些男人都是世俗的,都是大衆的,沒有什麼特别之處。而且貪圖的更多的是她的外表和她的家境。這樣庸俗的愛情都不是她的理想,她想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

小說裡這樣描述她的思想,“愛她的人可太多了,她卻不愛他們。她覺得一切愛皆平凡得很,許多人皆在她面前顯得又可憐又好笑。許多人皆因為愛了她把他自己靈魂,感情,言語,行為,某種定型弄走了樣子。譬如大風,百凡草木皆為這風而搖動,在暴風下無一草木能夠堅凝靜止,毫不動搖她的美麗也如大風。可是她希望的正是永遠皆不動搖的大樹,在她面前昂然的立定,不至于為她那點美麗所征服。她找尋這種樹,卻始終沒有發現。 “

沈從文人生信念(沈從文透過如蕤)3

這段文字裡,我們看得到,如蕤厭倦了都市人中千篇一律的愛情。在她眼中,都市的一切包括戀愛都變成了商品。她甚至希望自己遇到一個奇遇,哪怕遇到的是一個粗魯的農夫。如蕤渴望奇遇,渴望激情,渴望固執的愛與熱情,渴望挑戰與被征服——這也是一個長期生活在都市女性人格獨立的象征。

但是這種愛情又是何等的難以遇到。

終于在那樣的一個海灘上,她的船被風浪打翻,他被一個年輕的男孩子救起後,他愛上了這個男孩子,而這個男孩子卻比他小了好幾歲。但這個男孩子,恰恰是如蕤心目中的那種人。男孩子健壯、高大、俊美,雖年齡不大,但性格含蓄沉穩,驕傲又清高,對如蕤若即若離,從不主動示好,一直以禮相待。這樣謎一樣的男孩子恰恰是如蕤想象中的理想伴侶,激發了如蕤強烈的探求欲和好奇心。

随後的幾年光景裡,如蕤毫無保留的對這個男孩子奉獻着自己的一片真心,細緻入微的體貼和照顧,她知道自己是真的愛上了這個男孩子。出于對如蕤幾年的付出,男孩子對如蕤有了如家長般的依賴心理,終于在幾年後從感情上接納了如蕤。

而此時的如蕤,終于明白,男孩子對她的情感中更多的是同情和感恩,并沒有真正的愛上自己的思想和靈魂。于是她選擇了毅然離去。依然去追求她想要的愛情。她想要那種不世俗的,獨特的,愛她的靈魂甚于愛她容貌的人。

小說到這裡噶然截止,并沒有交代如蕤的後來,這是開放型的結尾。給了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憑着如蕤的那股韌勁,憑着她對理想的專注之心,通過努力,我想如蕤得償心願隻是時間問題。

沈從文人生信念(沈從文透過如蕤)4

02任何一個男人都不喜歡被征服的感覺

其實,我們都知道,從古至今,從東方到西方,在男強女弱的傳統觀念中,任何一個男人都是不喜歡被征服的,隻有女人才是被征服的對象。

隻有男人去征服女人,才能達成男人的理想,滿足他們生為男人的自尊心和虛榮心。隻有他們采取主動的追求,才是男女感情的正确路徑,才是正常婚姻應該有的模樣。

也許正是在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影響下,女孩子主動的追求反而讓男孩子感覺這份感情太輕易得到,他始終是被動的,被動地接納着如蕤對他做的一切。但是這種被動,讓這個男孩子對如蕤的感情更像是親人的感情,産生出的更多的是依戀和索取,實質上骨子裡并沒有真正愛上如蕤。

03如蕤深陷愛情中,為自認的愛情全力付出

與男孩子的交往,如蕤心甘情願,他是她的“豔遇”,也是她期待的驚心動魄的波瀾,她願意為這樣的男子奉獻自己,為了這段感情,她隻給予沒有索取。在如蕤這樣做了幾年後,男孩子習慣了這種情感,對如蕤的感情從内斂、沉靜變成依戀,而如蕤卻錯把這種依賴當成了愛情。

但終于有一天,如蕤警醒。這不是愛情,單方面付出的感情不是愛情,更不是自己想要的,盡管自己為此段感情付出了幾年的光陰和心血,但她也絕不會屈服于年齡,始終跟随自己的内心,不将就不對付,依然是她不變的初衷。

如蕤又變回了那個獨立自信的美麗女子。

如蕤的性格,在那個時代不僅是特立獨行的,更是超前的。這也能體現作者的開放的思想意識,對新事物、新風氣的接納和贊賞。

放在今天,如蕤是屬于高富美的女子,而敢愛敢恨,敢于大膽的追求自己的愛情,卻需要足夠的勇氣、驕傲和自信,更需要具備足夠獨立的人格,否則她也走不出這一步。盡管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但這樣的奇女子,依然是少見的,更多的是從善如流,最終屈從于大衆的審美。

沈從文人生信念(沈從文透過如蕤)5

沈從文先生

盡管“如蕤”們是極其稀缺的資源,但是,但這份心,這份勇氣,卻是值得我們欣賞和叫好的,她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那麼一群人,能夠沖破世俗的束縛,敢于尋求自己想要的愛情,敢于尋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

天底下,也隻有這樣人格獨立的女子才配得到自己想要的愛情。而追尋這樣愛情的過程,也未嘗不是一段充滿甜蜜與哀傷的苦樂人生。

沈從文人生信念(沈從文透過如蕤)6

沈從文先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