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學而思的教材要不要扔

學而思的教材要不要扔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05:28:34

學而思11月13日發布公告:根據國家“雙減”要求,學而思培優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服務将于2021年12月31日截止。在此之前,學而思培優将保質保量完成用戶已報名的課程服務。

公告一出,就有不少家長問:“要不要趁着截止前,囤一些學而思的教材?”我看到某平台上有一位數學老師抨擊學而思的教學模式,說學而思是教孩子一些沒有邏輯、毫無意義的公式、套路,這樣做會逐步讓孩子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等等。首先聲明,我是非利益相關人員,我也沒聽過學而思的課,不過家裡倒是也買了一些學而思的教材。針對上述老師的論斷,我簡單談談我的看法。我覺得他的論斷是片面的。

我不認為那些公式、套路是毫無邏輯、毫無意義的。我先舉個通俗的例子,我們把做數學題(物理、化學等等都一樣)比作做菜好了,那各種菜譜就可以看作是公式、套路。但凡做過飯的人,我想絕大多數人都是看過菜譜的。剛開始學做飯的時候要看菜譜,想挑戰高難度料理的時候也要看菜譜……那你說這些菜譜有沒有用?做飯可能比較“俗”,那就再舉個“雅”的例子,學下棋。學下棋的,不管圍棋、象棋、五子棋,都有棋譜,都有口訣。你說這些棋譜、口訣有沒有用?菜譜有沒有用、棋譜有沒有用?你也别急着說有用。我覺得關鍵要看人。看人是什麼意思,就是得看學生的資質、老師的水平、教學的目的。下面就聊聊人的問題。

每個學生的天資都不一樣,老師的教學水平也參差不齊,公式也好,菜譜、棋譜也罷,這些充其量是工具和手段,好不好用、合不合适,得看用它的人。依舊以做飯為例,比如,今天你要做鹵雞爪,你絞盡腦汁也不知道該怎麼做,于是你找來菜譜看到裡面用了十三香,于是你就加了十三香,結果做出來的鹵雞爪确實很香。十三香就好比一個複雜的公式,對于一般初學者來說,知道十三香适合鹵雞爪就基本夠了。但是呢,假如你是個天資聰穎的人,你馬上就會問,十三香是哪些成分,為什麼選這些原材料,各成分間的配比如何,為什麼要這個比例,換個比例行不行,少一味變成十二香行不行,多一味變成十四香行不行,換一味變成新十三香行不行,除了鹵雞爪之外還能用來做什麼,鹵豬手行不行?等等。此外還有天資愚笨的,就是你告訴他鹵雞爪加十三香好吃,他一步一步照着做了,做出來卻很難吃。那麼在做這個鹵雞爪的過程中,老師的作用體現在哪裡呢?對于天資聰穎的,他能問出很多問題,通常他也能自己去尋找答案,所謂的“無師自通”嘛。對于資質平平的,就需要老師點撥了,有“一點就通”的,有需要多點幾下的。對于天資愚鈍的,恐怕就是怎麼點都通不了的,或者說得下一番大功夫才行。無師自通的,有成為頂尖廚師的潛力,一點就通的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廚師,至于那些愚笨的,還是别做飯的好,免得把廚房給炸了。

學而思的教材要不要扔(你會囤學而思的教材嗎)1

此外,還要考慮教學的目的。仍舊以做飯為例。絕大多數人學做飯,隻是為了一日三餐能吃得可口一點,奔着成為廚師,甚至頂尖廚師去的,終究是少數。事實上,能成為廚師的,也隻是少數,能成為頂尖廚師的,更是鳳毛麟角。再回過頭想想那些參加教培班的孩子,他們的學習目的又是什麼呢?

看到這裡,我要表達的意思應該已經很明顯了。教學教學,一個教一個學,缺一不可。老祖宗早就說過了,“因材施教”,所謂的公式套路,隻不過是教學的手段而已。撇開教學的主體,隻談手段的好壞,又有什麼意義呢?同樣是那把刀,有的人能用來拍黃瓜,有的人能把黃瓜變成藝術品,刀本身的好壞,又何須多言呢?同樣是那包十三香,有的人看完鹵雞爪的菜譜後,拿去鹵豬手了,有的人拿去炒青菜了,哪個香呢?

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你會囤學而思的教材嗎?我覺得教材本身沒有對錯,隻有合适不合适之說。這裡的情況非常複雜,籠統地說就是當學生、老師、教材互相适配的時候,教材就是好教材,關鍵還是得看學生的能力、老師的水平以及教學的目的。所以,教材好不好,學過才知道。不過,鑒于學而思畢竟曾經是教培行業的佼佼者,我認為囤點他家的教材不是壞事,就當做囤點有品牌的工具而已,或許哪天用上了呢?不過相比于教材,我認為更需要我們思考的是,教育的本質是什麼,送孩子上學的目的是什麼,以及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