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婚嫁習俗?河南洛陽一帶的婚禮程序,一直傳承着曆史的傳統方式,據老人相傳,是漢代的“周公配桃花”的結婚程序流傳至今:,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洛陽婚嫁習俗?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河南洛陽一帶的婚禮程序,一直傳承着曆史的傳統方式,據老人相傳,是漢代的“周公配桃花”的結婚程序流傳至今:
結婚時,迎親的隊伍從男方家中出發,車隊(古時是轎)前面就由唢呐、笙等樂器組成的班子吹奏喜慶的樂曲開路。兩邊還有兩個“夾氈人”,每人的胳膊上放着一塊方正的紅氈,走路的同時,間歇地燃放着“二腳踢”的花炮,他們的肩膀上都要挎着一個盛滿花炮、香煙、糖果的挎包,挎包的背帶上挂上線穿着的一沓厚厚的、方方正正的紅紙貼,隻要見着大一點的石頭或大樹,都要往上面貼上一塊紅貼;另外,還有兩個“放铳人”,手執着“三眼铳”,裡邊裝上火藥,隻要一點,就會發出震耳的響聲。
迎親的隊伍在來回的路上,唢呐隊要不停地吹奏喜慶的樂曲,來加重迎親的氣氛。特别是在回程,當路過任何一個村子時,唢呐隊就吹奏樂曲慢慢地行走。要是聽衆覺得吹奏的好,有人就會拿來一條闆凳,放在大街的中間,橫着擋在唢呐隊的前面,這時的唢呐隊更會亮出拿手的吹奏樂段來顯示自己的技巧。
唢呐隊站住吹奏一曲後,兩邊的“放铳人”就趕忙點燃三眼铳,意思就是要“點炮啟程”了,此時,原來放闆凳的聽衆,就會高興地搬過路中間的闆凳,唢呐隊又是繼續慢慢地吹奏樂曲往前走。
婚車(轎)到了男方家門前,會有兩人各自手拿一捆谷草點燃、一個人手裡用鐵鉗子夾着燒熱的铧(犁地用的),另一手端着一碗醋水往熱铧上倒。這三人要圍着婚車(轎)正轉三圈、倒轉三圈算是完成“燎炮火”的程序。
這時,執事人會手端着放有酒杯等酒具的盤子,請新娘的舅父飲酒三杯,新娘的舅父一般是将酒倒在車門前,然後拉開車門,顯示新人可以下車了。此時,兩個攙扶新娘的女人,将古書和“保平壺”分别放在新娘的兩腋下,護着新娘往家走。
新娘下車的同時,有人将一碗人們吃剩下的“雜花菜”倒在車的後邊,意思是 “讓跟車(轎)來的‘鬼’在搶着吃東西時”,新人平安進家門。
新人在人的攙扶下,腳踏紅氈,一步一步地前進,迎面有人專門往新人的身後撒出紅棗、果糖、核桃等物,以此吸引看熱鬧的人搶着拾東西給新人讓路。
新人進入門裡,要從擺放的馬鞍子上跨過,美其名曰叫“騎鞍”;還要從擺放的柽子(過去織布機上纏線的部件)上過去,美其名曰叫“過柽”。(有時為了簡便,門前對聯下方貼上“騎鞍、過柽”字樣代替)。
院落的正中間,擺放着“天地桌”,上面擺放着盛滿小麥的“鬥”,裡面插着戥子、鏡子,稱等物,特别是稱的鐵鈎上還挂一塊“連刀肉”(故意不切斷的,連在一起的肉)。新郎新娘在“天地桌”前舉行“拜天地”形式,就算新婚程序完成。
雖說有着古老程序的傳承,畢竟人們都在與時俱進,許許多多過去的程序被改變了。不過,人們在心目中還在回憶着:這些是過去的一種文化形式,我們現在的新的形式是在這些形式的基礎上發展進化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