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香港,已經是高樓林立,紙醉金迷。
但在城市周圍,還有很多這樣破舊了房屋。
人與人之間的貧富差距,随着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大。
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
事業有成的人,常認為底層的人之所以始終呆在底層,是因為懶惰、不思進取。
隻要他們努力奮鬥,改變人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但,跨越階層真的這麼簡單嗎?
香港電視台的一檔真人秀節目——《窮富翁大作戰》,
邀請了在香港政商兩界無人不識的田北辰,住進1.6平方米的籠屋,體驗一名清潔工的真實生活。
體驗開始前,他還樂觀地說:
開拍第一天,他爽快的交出信用卡和現金,領取自己第二天僅有的生活費:50元。
但當他真正看到1.6平米的籠屋時,表情變得很複雜。
環境比他預期的還要遭。
歇腳的地方洗浴公用,一個房間裡有三十多張床位,空間狹小無比還分上格下格。
但鏡頭面前,他克制了自己,隻是吐槽了一句:不是一個很有人性的居住地方。
周圍,大多是領着低保的住戶。他好奇的問住在旁邊的陳伯,覺得這裡環境怎麼樣,陳伯隻是無奈笑:
住在這裡的第一晚,田北辰無法入睡,他的心情被環境感染了,覺得住在這裡的每一天,得過且過,渾渾噩噩,沒有盼頭。
很多事情,沒窮過的人真的不懂出行從來都是司機接送的他,為了避免上班遲到,不得不早起問路。
幾經周折,他才得知,隻有通宵巴士可以到達自己上班的地方。
清潔工的上班時間太早,他隻能乘坐通宵巴士。
而一趟通宵巴士的車票需要花費13元,往返就花掉了26塊,隻留24元解決自己的一日三餐。
他忍不住抱怨起來:
他一時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辦。
田北辰曾經就任過九鐵管理局主席。
有位記者問過他:“做生意是否隻要求成本平衡有利益(就行),不顧大衆的負擔?”
他說:“如果你覺得貴,可以有其他選擇,我們的鐵路公司不是社會福利機構。”
多年後,真正站在窮人的的角度,田北辰不得不承認,交通費确實扼殺了窮人的的生存空間。
感受完吃住行後,接下來就是工作。
原本計劃在兩個小時内完成的工作,因為動作慢的緣故并未完成。他隻能在午餐時間繼續工作。
走在馬路上,他還擔心被周圍的人認出來。但經過他身邊的人,都隻是捂着鼻子大步走開,恨不得離他遠一點。
這不止是清潔工的現狀,也是很多窮人的現狀。
他們幹着最苦最累的工作,還要被視為“魔鬼”避之不及。
結束工作後,他走進便利店,卻發現自己手裡的錢隻夠買得起最便宜的三明治。
耗費大量的體力,午餐錢卻無法讓他吃飽,田北辰有些崩潰。
熬了9個小時,終于到了下班時間,田北辰已經疲憊不堪。
而他的同事們,為了多拿一份薪水,還要趕去做夜班。
同事顯然習以為常:“我們都一樣,每天都工作十七個小時。”
這才是窮人真正的樣子:勤奮、努力,拿到和回報不成正比的工資。被生活消磨着意志,還要提着一口氣堅持。
今天都過不好的日子,哪還有力氣去想明天?
就算是商界大佬田北辰,也逃不出這個死胡同。
努力,有時候無法改變命運
這個世界,
多得是即使努力也無法得到相應回報的人;
多得是過于努力但撐不下去終于崩潰的人;
多得是在努力之前先被淋了一身冷水的人。
沒真窮過的人,總是想當然的覺得他們不夠努力。
但論拼命的程度,窮人中多的是那些“打兩份工的清潔工”。
誰都想改變命運,但命運從來不公平。
他們能抓住的隻有眼前的生活。
有時候,努力真的不一定能改變命運,生活到頭來還是一個死循環。
别再帶着偏見的眼光,去看那些辛苦活着的人,
他們在努力了,值得有尊嚴的活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