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都市類題材的電視劇裡,總少不了婆婆和媽媽,公公和爸爸這樣的角色。
有他們甘當綠葉,一部劇才會更有立體感。
因為劇情需要,他們可能不是主角,甚至有的戲份很少,但其精湛的演技卻不輸主角。
比如經常演婆婆的這幾位,劉莉莉、潘虹、許娣、王麗雲、張凱麗等等,他們被觀衆親切地稱之為是“婆婆專業戶”。
而在這麼多“婆婆專業戶”裡,比較有代表性的,應該還要數王麗雲和張凱麗這兩位。
這兩位戲骨級的女演員,曾在電視劇中有過合作,比如2017年熱播的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裡,兩位的演技都非常在線,不少觀衆在看劇之餘,會對她們倆進行對比。
在演技方面,誰更棒一些?
王麗雲和張凱麗都是東北人,前者來自吉林省長春市,後者是遼甯沈陽人。
她們從藝的軌迹,也有些相似之處,都有着從家鄉到北京發展的過程。
王麗雲于1955年,出生在一個工人家庭,比張凱麗大7歲。
兩個人都有當兵的經曆,也是通過部隊進的話劇團。
王麗雲進的是總政話劇團,跟經常一起搭檔演夫妻的白志迪,都是同一個單位的。
1988年,王麗雲曾随趙麗蓉一起,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參演過小品《急診》。
平時少有參演影視劇,直到2009年,她才在電視劇《非親姐妹》中出演角色。
這時候,王麗雲已經54歲,到了演婆婆或媽媽的年紀。
張凱麗和王麗雲的演藝經曆略有不同。
大學畢業以後,張凱麗被分配到了煤礦文工團,平時的工作就是演話劇。
1989年,魯曉威執導國内首部同期錄音電視劇《渴望》,張凱麗在劇中飾演女主劉慧芳,一舉奪得金鷹獎、飛天獎等多項大獎的最佳女主。
她也由此火遍大江南北,成為那一代人的偶像。
由于她所塑造的角色劉慧芳太過經典,觀衆隻要提到張凱麗,首先就會想到李慧芳。
其“好人”的形象,始終難以有所突破。
張凱麗的演技遭遇到了瓶頸:“有一陣《渴望》大火,熱度好像永遠都過不去了。”
那段時間,她一時無法适應成名後的光環和壓力,變得寝食難安。
1993年到1998年,這5年間張凱麗随丈夫到深圳發展,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期間,她也拍過幾部戲,但已經遊離了主流的演藝圈。
有一天,她突然懷念起在北京的日子,于是決定重返影壇。
2011年,49歲的張凱麗,在電視劇《裸婚時代》中,出演文章的嶽母。
這一時期,張凱麗和王麗雲的定位,基本上是一緻的。
在演藝圈裡,演員也是分類的。
有擅演喜劇的,比如沈騰、黃渤、徐峥、王寶強這算是一類;
有适合演老公的,比如張嘉譯、沙溢、靳東這類。
以此類推,每一位演員,都有适合自己的那一款角色。
所以,隻要有适合的本子,出品方都會根據需求,去找對應的演員。
而張凱麗和王麗雲是屬于,比較适合演婆婆、媽媽、嶽母這類角色的女演員。
在很多現代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她們倆的身影。
王麗雲的角色形象,讓不少觀衆對她種下了“惡婆婆”的印象。
在做節目時,甚至有女主持人見到她後,感到十分後怕。
2005年,王麗雲在電視劇《幸福像花兒一樣》中,演孫俪的婆婆。
這部劇,颠覆了她以往的熒屏形象。
在拍之前,定的是她演王部長的夫人。後來演員沒到位,她才頂上演了白楊的母親。
演完白母之後,她都沒有從頭看到尾過。
她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演的劇也不會好看,特别沒有自信。
直到得到家人的肯定,她心裡的一塊石頭這才落地:“看來我演得應該還行。”
其實,白母倒還算不上太壞,真正讓觀衆看後恨得咬牙切齒的,是《婆家娘家》裡的“婆婆”。
這部戲的導演,就是因為看到“白母”,才特意找上王麗雲的。
一開始王麗雲是推辭的,可投資人卻看好她“惡婆婆”的形象,非選她不行。
就這樣,王麗雲成為了圈裡有名的“惡婆婆專業戶”。
她參加活動,遇到粉絲請求合影:“我媽看電視劇,你一出來就吵着換台,要不心髒病要犯了!”
這是演反面角色,必須面對的苦果。
像李明啟的“容嬷嬷”,馮遠征的“安家和”,都有過類似的經曆。
其實,王麗雲曾在話劇舞台,演過不少主角,大多都是正面人物。
而且她特别敬業,剛調到北京時,鼻黏膜潰爛經常流血。
她随便塞上一團棉球,便登上台繼續了。
有一次,棉球塞得太多鼻子歪了,擔心被觀衆看到,便吞進嘴咽到肚子裡。
懷車曉5個半月,還挺着孕肚表演,不留神一個趔趄,差點小産。
生活中,她極其節儉,平時買的衣服,都是從地攤淘到的便宜貨。
為此,她沒少被女兒車曉數落。
車曉給她買名牌包她背着出去,不方便了就擱在地上,被劇組的人笑話。
一件衣服花兩三百塊,穿着舒服就行,從不追求奢侈名牌,被搭檔白志迪說摳門。
王麗雲與白志迪是最佳拍檔,兩人曾有十數次合作,在劇中大多都是演夫妻,被觀衆譽為“熒屏夫妻”。
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王麗雲與白志迪再次合作,演陳海的媽媽王馥真。
王馥真是一位行事大度的好妻子,也是一位慈愛的好母親。
盡管王麗雲在《家有公婆》、《婆婆來了》、《妯娌的三國時代》等幾部戲裡,把幾位好媳婦折騰得不得了,但在《人民的名義》中,卻絲毫看不出惡婆婆的影子。
通過這部戲,她終于演回了正面形象。
如果不是幾十年的演技沉澱,不會在把控角色的時候,顯得那樣應運自如。
然而,人們更多記住的,還是她飾演的“壞婆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大家對其演技是認可的。
觀衆有多入戲,對她演的角色就有多恨,反襯出她的演技也就有多棒。
張凱麗出生于一個文藝家庭,從小喜歡接觸多彩的事物,有過一段在體校學短道滑冰的經曆。
那時候,她更向往做一名花樣滑冰運動員。
但她做運動員的夢想,終究都被自己不如意的成績打破了。
于是,她的夢想變成了唱歌,也因為唱歌被特招,進了藝術學院。
可兜兜轉轉她卻與表演結緣,成為了那個年代首屈一指的女演員。
90年代初,張凱麗絕對是頂流的存在。
當代頂流女星不少,可那個年代像張凱麗一樣備受關注的,根本就找不出幾位。
在那一時期,她的演技得到了大衆的認可,站在了電視劇表演的頂端。
張凱麗在電視劇領域風頭一時無兩,王麗雲則在話劇舞台大放異彩。
她成為了團裡的女一号,先後參演了五部話劇,成為那一年唯一全票榮獲梅花獎的女演員。
梅花獎是我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張凱麗拿到這個獎是在十幾年之後。
可見,兩人的演技,在不同的年代,都達到了同樣的水平。
張凱麗的成功,同樣來之不易。
她是一個有強迫症的人,寫字的時候,不論寫了多少,隻要出現一點差錯,便撕掉重寫。
寫字如此,對待事業同樣如此。
她很照顧粉絲的情緒,隻要有人提出合影,她都會盡力而為。
有時候乘坐飛機,乘客都争着跟她簽名,她也能做到逐一滿足。
因為劉慧芳的好人形象“附體”,她不想讓大家對自己有一種距離感。
可是,難免也有例外。
有一次她參加活動,遇到喜歡自己的女粉絲請求合影。
由于太累,她揮手委婉拒絕了。
之後,立馬覺得不妥,找了個座位坐下,在人群中搜尋那位女粉絲:“希望再碰到一次,一定滿足她。”
最終,她失望了。
為這件事,她兩天都睡不好覺,一閉眼那個女孩的音容,就浮現在眼前。
粉絲對她的期待,是她去深圳之後,依然對表演充滿熱情的原因。
那一年,她抱着剛一歲大的女兒回到北京。
此後,她開始在話劇舞台上綻放光彩,憑借《紀念碑》和《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将梅花獎和金獅獎收入囊中。
經曆了長達十多年的熒屏回歸之路,張凱麗在《裸婚時代》裡演姚笛的母親,從而獲得安徽衛視國劇盛典,年度最佳女配角。
即使甘做綠葉,也能以另一種姿态,站在耀眼的聚光燈下。
而給她頒獎的嘉賓,正是王麗雲。
這一時期,國内都市劇泛濫如潮,王麗雲通過《小麥進城》、《滿倉進城》、《婆婆來了》、《丈母娘來了》、《嶽母的幸福生活》、《老媽的三國時代》等多部同類題材劇,站穩腳跟。
而張凱麗則在《閃婚》、《咱們結婚吧》、《愛情萬萬歲》、《功夫婆媳》等電視劇中,演婆婆或媽媽的角色。
張凱麗對演婆婆有心得,源于她對生活的體驗。
與丈夫結婚20多年,一直和婆婆住在一起。
在家,她與婆婆相處融洽,像一對親母女一般。
2017年,張凱麗與王麗雲相會,合作的《人民的名義》在各大平台開播。
同場競技,她們的表現一目了然。
有一說一,單就《人民的名義》而言,張凱麗對角色的把握不及王麗雲。
領導太太的威嚴,她發揮得有些生硬。
而且她動作誇張,比如歪頭、打手勢,難免會讓觀衆捕捉到,她在“婆婆劇”中誇張的表演痕迹。
特别是她的裝扮,不似“育良太太”,更像是一位“社會大哥”。
2022開年大劇《人世間》,她演的抽煙的“曲老太”,性格鮮明。
一部好劇,拉回了不少觀衆對她的好感度。
但總有觀衆,樂于拿她的演技,跟宋春麗作對比。
她們都是演官太太,雖然宋春麗的角色不讨喜,但代入感較強。曲老太讨喜,但演技卻差強人意。
其實,這種不足,正如與王麗雲的對比,所表現出的差距,大抵是一樣的。
若說演“劉慧芳”,可能沒人能及得上張凱麗。而這個角色,也讓她吃了一輩子。
但跟王麗雲對比,她似乎要遜色一籌。
也有觀衆認為,張凱麗這次演技有所突破,其言行舉止和行事的态度,都比較符合劇情,完美地展現了那個激情飽滿的時代,人們該有的狀态。
所以歸根結底,一個演員的演技高低,還是留給觀衆評判。
但觀衆對待藝術的感覺又是不同的,這也決定了這二位的演技,很難從理論上分出高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