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沒有公婆管束的宋朝婦女特别爽”,那有了公婆管束呢?
懷過孕的朋友都知道,懷孕時候口味會變特别怪,比如我,懷孩子時候有一陣子特别愛吃螺獅,一定要放很多醋那種,螺獅湯淘飯,能幹掉兩碗。有一陣子要吃糖醋裡脊,能把汁都舔幹淨。還有一次好吃孜然羊肉,那天老公跑遍N個店才買到現炒的。
我有個朋友就懷孕時候每天一定要去吃一個現烤出爐的燒餅,刮風下雨也要去吃到。
那麼我們說到的這位懷孕媳婦,要吃個榴蓮。婆家卻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懷個孕變傻子了,什麼是榴蓮,榴蓮是啥?
也難怪婆家有疑問,宋朝根本就沒有榴蓮嘛~
和下西洋之前,中國古籍中從來沒有榴梿的影子。鄭和下西洋以後,他的兩個随船翻譯各自寫了一本介紹東南亞風光的小冊子,一本是《瀛涯勝覽》,一本是《星槎勝覽》,都提到了榴梿的形狀、大小、味道和吃法。那時候,榴梿被寫成“賭爾焉”(有的版本誤寫為“賭爾馬”),是用漢語對馬來語的音譯。在馬來語中,榴梿的發音确實很像“賭爾焉”。
榴梿的果皮臭不可聞,所以鄭和的翻譯馬歡将榴梿描述為“一等臭果”“若爛牛肉之臭”,但是“内有栗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塊,甚甜美可食”,“其中更皆有子,炒而食之,其味如栗”。榴梿的果肉又大又多又甜美,種子還能炒着吃,跟糖炒栗子一樣美味。
查《明史》《清史稿》以及十三行貿易檔案可知,從鄭和下西洋到清朝末年,東南亞諸國的商船和朝貢隊伍源源不斷地将土産運抵中國,既有珍珠、玳瑁、象牙、珊瑚等珠寶,也有白檀、龍涎、胡椒、豆蔻等香料,還有魚翅、燕窩、海參、鮑魚等水産,甚至還有蘋果脯、香蕉幹、山竹幹之類的幹果,但是沒有榴梿。推想起來,别說宋朝人,就連明清兩朝的人也不可能吃到榴梿(除非走出國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