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現代人對于傳統文化的态度

現代人對于傳統文化的态度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5 22:21:19

現代人對于傳統文化的态度?作者:張洪興(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現代人對于傳統文化的态度?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現代人對于傳統文化的态度(從傳統走向現代)1

現代人對于傳統文化的态度

作者:張洪興(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說起人本主義,學者們往往以西方來立論。他們從古希臘哲學談起,探讨文藝複興時期人文主義與人本主義的關聯,重點闡釋自啟蒙運動以來如盧梭、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叔本華等學者的人本主義觀點,仿佛人本主義是西方學人、西方文化的專屬品。人本主義是西方哲學、西方文化的本質特征嗎?在筆者看來,人本主義并非是西方文化的本質特征,而恰恰是中國文化的本質特征。在此方面,陳鼓應、樓宇烈、牟鐘鑒等先生已有論及,如陳鼓應先生在訪談中說到西方哲學時說“西方哲學側重于神本,神是唯一的、唯我獨尊的,是帶有獨斷性的西方性的自我”,并立足于中西文化的差異,指出了中國人本主義的淵源:“西方文化的根底是神本思想,中國文化則從殷周祖先崇拜的信仰中漸漸走向人本主義,是對人群的關懷。先秦諸子的著述中,彌漫着濃郁的人文思想和情懷。”樓宇烈也在《人本精神是中國文化的核心》一文中告誡說:“我們一定要知道,人本主義不是從西方來的,是我們中國的土産,而且是這樣一種原汁原味的土産。”

從曆史上看,西周建立後,周公旦制禮作樂,确立了以“親親”“尊尊”為核心觀念的宗法制社會;并且,周人認識到天命靡常,唯德是輔,故敬德明德,從殷商時期“帝”“上帝”的觀念,轉變為“天”“天命”的觀念,實現了從“有命在天”向“以德配天”的轉變,阻斷了中國文化從自然宗教向一神教發展的路徑,從而奠定了中國文化的基本框架。至春秋戰國時期百家争鳴,儒家倡導仁義禮智,道家鼓吹道德,墨家宣揚兼愛非攻,法家主張法術勢,并明确提出了“以人為本”(《鹖冠子·博選》)的觀念,在人世、人生、人性、人情等多個層面圓融互補,從而形成了儒、道、法相互支撐的中國古代人本主義架構。本文中所謂新人本主義,即是在傳統人本主義的基礎上,固本培元,融入現代質素,建構起符合時代特點的新人本主義體系(當代西方亦有所謂新人本主義,但已完全背離了西方古典人本主義,表現出非理性化、非理想化等特征)。我們這裡隻談四個方面的問題。

堅定文化自信。晚清以降,志士仁人為救國圖強,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層面掀起了狂飙式的改革。在文化領域,由于受到歐洲啟蒙運動以來思想家、歐美來華傳教士乃至于日本學者的影響,中國知識分子也從根本上批判、否定中國文化,形成了文化批判的潮流。從客觀上看,文化批判開闊了中國人的視野,解放了中國人的思想,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思潮極大地助長了某些國人文化虛無主義的思想。在他們看來,中國文化簡直一無是處。其實,一個民族的文化既不能“移植”,也不能憑空臆造出來,隻有繼承傳統才能有所創新。作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中國文化五千年生生不息,自有其曆史的合法性與存在的合理性,自有其偉大輝煌的一面,可以說,中國曆史文化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根基。當下,我們應堅持文化自信,一方面從正面弘揚傳統文化,相信中國文化能夠解決中國人自身面臨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要堅持文化批判的底線思維,在對文化中落後的、愚昧的内容進行批判時,不能“一棒子”打死,從整體上徹底否定。

涵養家國情懷。從西周開始,宗法制社會即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特征,《孟子·離婁上》中所謂“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即是中國人所謂“天下國家”之内涵。在此觀念影響下,中國人重家國情懷,這與張揚個性、重個體精神的西方文化有很大不同。需要指出的是,百餘年來,在西風東漸影響下,某些國人受西方文化影響,曆史虛無主義流行,家國情懷淡漠,甚至成為“香蕉人”。另外,我們還要警惕“己本”主義。根據牟鐘鑒先生的說法,“當代西方人本主義以無神論激烈反對宗教神學,但它崇拜最高唯一真理上帝的思維方式沒有變,隻是在把‘神本’變成‘人本’的同時,又把‘人本’變成‘己本’,自我成了新的‘上帝’”(《中華文化是人本主義,西方文化是神本主義》),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以小團體、小宗派利益為中心,進行抗争與鬥争,往往撕裂社會、異化人心。家國情懷需要長時間潛移默化的涵養,這是中國人本主義文化的優勢,需要發揚而廣大之。

建設道德生态。一個人由于出身背景、天賦秉性、教育程度、宗教觀念、經濟狀況乃至于社會地位的不同,必然會形成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種類繁多、姿态各異的道德觀念。這就如同自然界的生态系統一樣,也形成了一個錯綜複雜的道德生态系統。中國古代道德生态以儒、道、法(法家側重于實踐層面,茲不論)為根基,三足鼎立。儒家之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從正面響應人性中的正能量;而道家則從無、靜、虛三個方面消解人性中的負能量,儒道互補,體現了不同層面的生命追求。尤為重要的是,中國文化一直把“和而不同”作為最高原則,儒家、道家思想雖相互攻讦,但實際上處于一種互補的、動态的平衡狀态,從而培養了中國人的藝術情懷與生命情結,從整體上形成了較為良性的道德生态系統。但是,百餘年來,中國傳統道德生态系統受到了侵蝕與破壞,亟須修複,以期重新煥發生機。一方面,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加強道德的養護與培育;另一方面,當下的道德生态也需要融入新的“血液”,諸如社會主義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核心價值觀念,也需要不斷強化并得到切實有效地施行,不斷完善道德生态系統。

關注精神世界。人有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這就意味着,人有物理空間、物質空間以安放身體,有精神空間、心靈空間以安頓靈魂——形成人的心靈栖息地。而二者之間是一個矛盾體,既可以共生共榮,相輔相成,也可以彼此疏離,互相傷害。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以儒家、道家為支點,儒家做人生的“加法”,道家做人生的“減法”,共同作用于人性與人心。尤其是孟子和莊子,受戰國時代風雲激蕩,前者倡導浩然之氣,後者鼓吹齊物逍遙(适性逍遙),極大地張揚了中國人的心靈境界。而百餘年來對中國文化的批判,對西方文化的“拿來”,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中國人的心靈栖息地。顯而易見,當下人們正欣欣然享受着物質文明的成果,發達的通信、便利的交通、吸人眼球的娛樂、令人透爽的消費、一日千裡的科技進步,人們的生活籠罩着耀眼的光環。但在發達的物質文明背後,人們的精神世界卻出現了一些問題,諸如誠信缺失、精神頹廢等,正困擾、侵蝕着人們的心靈,有些人甚至成了“空心人”。人的心靈空間、精神世界是需要支點的,精神也需要“溫養”,一個民族的文化亦然,而此方面很難或者說無法短時間建構起來,隻能且必須向文化血脈中尋求幫助,而中華文明五千年的“累積”足以支撐起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總之,中國自西周以來奠定的人本主義傳統,是中國文化之所以能夠綿延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而當下正是中華民族重新崛起的緊要關口,新人本主義的建構或許是實現文化自信、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推手。中國這大半年來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和殲滅戰,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人本主義的特征,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觀念的融入,則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新人本主義的基本内涵。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31日1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